淘新聞

回顧2016年:媒體人眼中新技術實現多少?

【IT168 資訊】回顧整個2016年,手機市場湧現出一大批新技術,它們有的僅僅曇花一現,有的卻成為行業的焦點,這些新技術的推出也讓手機市場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而在2016年伊始,包括本站在內的眾多大型門戶網站對2016年可能普及的新技術做了一個展望與分析。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做個匯總,看看在IT媒體眼中可能會火的新技術究竟是成為潮流,還是已經消失在人們的眼中。

快速充電技術

現狀:隨著成本的下降,快充已經獲得大範圍的普及

▲目前千元機基本擁有快充

雖然2016年並不是快速充電技術出現的元年,但是2016年卻是快充技術得到大範圍普及的一年。隨著高通、聯發科等上游晶片商的大力支持以及華為、OPPO等手機品牌擁有自主技術的快充推出,快速充電技術在安全性以及成本兩個方面都已經相當成熟。這也為快充進入主流價位的產品提供強有力的支援,可以看到目前價格在1200元以上的產品基本都有擁有快充技術。

無線快速充電技術

現狀:仍存在技術壁壘,僅有少數旗艦級別的產品搭載

▲無線快充仍不主流

無線快充技術可以說是上面快速充電技術的延伸,在上一年的展望中包括我們網站在內多家網站對這一技術都報以極大的期望。但整一年下來,我們並沒有看到相關產品的大規模發佈,目前市場上搭載該技術的僅僅只有三星的旗艦產品。小編認為目前無線快充技術的主要問題除了技術實現的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成本控制的問題。相比快充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習慣,無線快充的應用仍舊存在較大的技術壁壘;同時,當前無線快充的成本相較於快充也要昂貴很多,這也造成了無限快充普及的難度很大。

可折疊螢幕

現狀:整體設計難度大,目前應用範圍不廣

▲技術雖好,但卻無人採用

在2015年底,三星、LG等多家液晶品牌宣佈旗下可折疊螢幕正式發佈,這讓我們看到搭載折疊螢幕的手機變得可能。但整個2016年下來,讓我們備受期待的折疊螢幕卻逐漸銷聲匿跡,甚至連實現的產品都沒有。小編認為,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折疊螢幕在目前的應用範圍並不明朗,並且可折疊螢幕對手機的外觀設計、體積以及可靠性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讓折疊螢幕的位置變得尷尬。

曲面螢幕

現狀:突然在年末火了,目前已在多款旗艦手機中應用

▲搭載曲面屏的vivo Xplay系列產品

與可折疊螢幕相比,曲面屏卻趕上了2016年的尾班車,在2016年末多款搭載曲面屏的產品誕生也讓曲面屏開始正正進入尋常老百姓的眼中。對於曲面屏為何突然在年末火一波的原因,小編認為這與三星note7脫不開關係(手動滑稽)。對此小編特地查了一下,在沒有三星note7的前提下,三星S7 edge並不能完全消化曲面屏的產量,而其他手機品牌對於曲面屏也有濃厚的興趣,為曲面屏年末的火爆場面奠定基礎。

4G+網路,Volte高清語音

現狀:目前4G+已在移動/電信兩個運營商大範圍普及,而Volte暫時只有移動

▲目前中國移動的4G網路最完善

說到4G+網路以及Volte高清語音通話這兩項技術,在硬體方面隨著晶片商的適配,目前絕大部分的手機已經支持者兩項技術;而在上游介面方面,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已經基本完成這兩項技術的佈局;中國電信在已經基本完成4G+的佈局,開始轉向Volte的發展;中國聯通在4G+以及Volte兩項技術方面仍然需要下更多的功夫。

模組化設計

現狀:有產品推出,但市場熱情並不高

▲模組化概念並不叫座

模組化設計是2016年初提出的一個新方向,在2016年MWC上LG G5的模組化設計讓整個手機市場為之側目,但在G5之後,市面上鮮有模組化手機發佈,目前市面上只有LG、MOTO在模組化的道路上前行。小編認為,模組化設計對於目前手機市場而言是一個比較前衛的話題,在工業水準尚未改革的今天,要實現真正的模組化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Type-C介面

現狀:簡單易用,目前已經獲得大範圍普及

▲Type-C擁有優秀的電器性能

作為一種全新的介面,Type-C無疑是成功的,其擁有更多電路設計以及更優秀的電器性能,可以讓手機擁有更強的資料處理能力。同時,其正反盲插的特徵極大的降低了手機品牌的維護成本以及用戶的學習成本,擁有相當優秀的用戶端體驗。以上這些因素最終讓Type-C介面在2016年飽受讚譽,並且得到全面的普及。

光學防抖

現狀:成本問題無法控制,仍舊不溫不火

▲“老兵”仍舊不溫不火

光學防抖作為新技術裡面的“老兵”,早在諾基亞時代其性能就已經得到使用者極大的評價。但這項技術直到今天仍然處於一個不溫不火的狀態,主要的原因就是體積以及成本的問題,由於光學防抖元件的體積仍然無法做太多的妥協,想插入目前追求輕薄的手機市場無疑紙上談兵。而較高的成本也降低了它的競爭力。

3D-Touch(壓感屏技術)

現狀:多種因素影響,目前仍較好不叫座

▲國內只有少量旗艦採用壓感屏

3D-Touch壓感螢幕是由蘋果主導的一項全新的交互技術,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品牌,每次蘋果推出新技術都會有無數廠商跟風,但壓感屏技術卻是一反常態。除了蘋果之外,目前手機市場對於壓感屏仍舊處於觀察的階段,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壓感屏技術需要軟體端適配才可以使用,在安卓碎片化嚴重的今天十分困難;另一方面,在觸摸操作仍然主流的今天,壓感屏僅僅是作為觸屏的補充,而不是改革,這也讓手機品牌提不起興趣去做。

小結:

在我們IT媒體的眼中,智慧手機是目前所有消費電子設備裡面技術改革幅度最大,行業風向變化最快的消費級電子設備。從我們2016年展望的新技術現狀來看,一些在我們編輯眼中或許能火起來的新技術在手機品牌以及消費者的眼中存在的價值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手機市場的競爭到底有多激烈。

展望2017年,隨著行業的成熟,手機品牌對新技術的把控將會更加謹慎,這也讓新技術的普及變得困難,但小夥伴們無需擔心,總會有一些手機品牌敢於把這些技術展現給大家,敬請期待吧!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和IT168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