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冬季保暖幾大誤區,你中槍了嗎?

“大寒”來臨!24節氣裡面的大寒,也是現實中的大寒!溫度開始下降,前幾天溫暖如春的景象已經一掃而光,這意味著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最冷的時期到來啦!

明顯的降溫、連續的陰雨,還有即將可能到來的大暴雪,不管你現在感覺如何,反正之後幾天都可能會凍成狗!

所以在這個天寒地凍的日子裡,必須想方設法找尋溫暖啊!但是在冬天保暖上人們一直有幾個誤區,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幾個常見誤區,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1.冬天就該多吃肉、多吃辣、多吃火鍋

沒錯,寒冷的冬季,多吃肉類,尤其是羊肉,可以起到暖身的作用,但要注意口味不宜過重,並要加重果蔬的含量。因為過重口味的食物會增加脾胃的負擔,再加上大魚大肉的油膩,脾胃每天的超負荷運作反而會讓身體虧損。

此外,在補充像牛羊肉這一類高蛋白食物的同時,不要忘記補充果蔬。果蔬中含有大量維生素可以預防嘴唇乾裂,同時降解油脂;還有一些蔬菜例如白菜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至於冬日必備利器——火鍋,雖然煮起來會更加方便,但也會不經意間加大食物的攝入量,造成脂肪堆積。同時,煮火鍋也要注意,一般的蔬菜不宜在熱水中放太久,否則營養和口味都會流失。

還有一些人喜歡把火鍋裡撈上來的菜馬上送入口中,可是這些菜由於太燙會對舌頭以及咽喉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大家還是耐心一點,把菜撈上來後稍等幾秒再食用。

2. 穿衣越多越暖和

寒冷時節,有的人穿得鼓鼓囊囊,以為穿得越多越暖和。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因為衣服的保暖程度與衣服內空氣層的厚度有關。

當一件一件衣服穿上後,空氣層厚度隨之增加,保暖性也就隨之增大。但當空氣層總厚度超過15mm時,衣服內空氣對流明顯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

從生理角度說,人如果穿衣過多過厚,會因熱量大,致使皮膚血管擴張,從而增加散熱,反而降低了機體對外界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

那怎麼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暖呢?穿一件舒適、吸汗的棉質貼身內衣。這是因為冬天皮膚表面仍不斷地有水分從角質層滲出而蒸發,而棉質內衣可以更好地吸附這些水分。再穿一件羊絨衫之類的保暖寬鬆型打底,這樣可以有效地為你保溫。最外面衣物的選擇則要選擇密封性好,不透風的衣物,既能保證了熱量不易散發,也隔絕了外面的冷空氣,例如衝鋒衣就是登山愛好者的最愛

3. 受凍後先暖手腳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從寒風呼嘯的室外進入室內,當時最想做的是將凍僵的手腳放到取暖器邊或熱水中使手腳儘快回溫。這樣做雖然暫時感到舒服,但這一變化過程對手腳非常不利———日後很容易生凍瘡。

正確的方法是,在距取暖器不遠的地方,將裸☆禁☆露的手腳互相搓擦,使手腳的溫度自然回升,待皮膚表面變紅時,再移到取暖器旁或放入熱水中取暖。同時多喝熱水,減少熱量散失。

同時,在冬天還要注意腰部的保暖,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後腰是腎臟所在位置。腎喜溫惡寒,所以要常按摩才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用雙手搓腰,這樣有助於強壯腰脊和固精益腎;或者你可以每天在後腰貼一片暖寶寶,這樣就可以溫暖腰部一整天。

4.冬季不開窗

每到冬季,有些人就會感覺呼吸不暢,感冒次數增多,甚至會出現嗜睡、反應遲鈍、疲勞乏力、胸悶氣短、頭痛等症狀。這是冬季氧氣供應不足所致。

冬季氣溫低,人們呆在封閉空間裡的時間大大增加,因為怕冷又不注意通風換氣,室內空氣不能及時補充和更換,導致空氣品質下降。加之冬季人們室外活動減少,身體缺氧就會發生,氣象醫學專家稱之為“缺氧綜合征”。如果缺氧時間太長,人體就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在冬季裡,一定要適當通風換氣才有利人們身心健康,避免發生“缺氧綜合征”。

5.就愛蒙頭睡覺

寒冷的夜晚,不少人喜歡用被子蒙頭大睡。這樣既不衛生,也未必舒服。蒙頭而睡的時候,除了因氧氣不足而造成呼吸困難、頭昏腦脹外,從嘴裡呼出的大量水汽也使被窩內的濕度急劇加大,被窩內良好的小氣候迅速遭到破壞,全身肌膚會變得不舒服。

醫療氣象專家研究發現,最舒適的被窩小氣候要求有每秒0.2米的微氣流。而一般來說,只要睡眠時被子沒有裹成“筒狀”,被子與身體間有一定的空間,並且在肩以下墊被與蓋被間留1~2處小小的縫隙,基本上就能達到令人體舒適的“微氣流”標準。

好啦~大家要牢記這幾個小誤區,才能更加健康有效的熬過“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