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自動駕駛畫了一個大餅,技術供應商們怎樣填坑?| CES 2017

CES每年最大看點無疑是汽車科技,而2017 CES汽車科技集中在自動駕駛。汽車廠商和創業公司們所許諾的自動駕駛多數會在2020年實現,而在那之前,汽車技術供應商們則是“大餅成真”的實際承擔者。所以當我們看到技術供應商們拿出的產品,便知道眼下可量產的自動駕駛技術在什麼水準。

1月4日雷鋒網在CES前方消息:重要的汽車技術供應商博世和大陸分別在CES開幕前一天召開發佈會,宣告他們今年要展示的“黑科技”。雖然發佈會上兩家描述的願景不同,但最終落點大部分都在“如何實現自動駕駛”。博世講述的故事是“個性化的IoT服務(包括汽車、也包括傢俱)”,而大陸希望實現的則是“零事故、零排放”的未來。

自動駕駛的安全保障:液壓刹車系統

刹車輔助系統(Brake Assist)最早在1996年出現在德國,2006年在歐洲上市的賓士S級轎車上率先使用了自動緊急刹車系統(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而到今年大陸所談論的自動駕駛安全刹車系統(Safe Branking for Automated Driving)則強調更多的感測器資料獲取、液壓控制以及主動干預。

自動駕駛安全刹車系統採集的資料既包括基本的行車資料(速度、加速、障礙物距離評估),也包括司機的駕駛行為資料(刹車位置、方向盤角度等)。系統根據這些資料評估司機應對可能的碰撞所需要的反應時間,如果司機沒有在時限內做出反應,刹車系統則進行主動干預,確保最大程度地降低車速。大陸給出的資料是這套系統能降低35%以上的事故損。據雷鋒網所知,目前博世的自動駕駛安全刹車系統已經在林肯的MK C1上集成。

雷達的兩種應用:眾包找車位元、超越攝像頭的視覺能力

博世打算用超聲波雷達來掃描和共用車位元資訊,而大陸則準備用3D雷射雷達讓汽車看清那些攝像頭看不清的畫面。

博世的雷達找車位方案是這樣的:當車輛沿道路行駛時,超聲波雷達可以探測閒置車位元並且收集車位元資料。然後資料將被上傳分享,周邊的司機可以即時看到附近的車位元狀態,很快找到可用的車位。博世今年計畫在美國試點這一方案,賓士將會是早期的合作方之一。

大陸在今年早些時候宣佈收購ASC Inc.的3D Flash LiDAR業務,這次CES上展示的雷射雷達應該也是基於後者的技術集成和改良。3D Flash LiDAR的特點是在即時環境Mapping的同時,能夠輸出高清的機器視覺,大陸方面表示:這也是對很多攝像頭無法識別的圖像場景進行補充。

操控性更好的駕駛體驗:生物識別、觸覺回饋

博世在這次發佈會上還展示了一款概念座艙,概念座艙中集成了人臉識別、指紋識別,通過確認駕駛員的身份,座艙的座位和方向班會自動調節適應,車內的娛樂系統也會根據使用者推薦不同口味的音樂。

博世還將在車載面板中集成手勢識別和觸覺回饋,前者在近幾年的CES上不同的廠商都有過展示。博世方面表示:觸覺回饋技術則是讓司機在不用看到面板的情況下,有更明確的操控感受。

在未來幾天,博世和大陸都將在CES場館內展示上述技術的演示模型,而汽車廠商們也將在CES上展示集成部分技術的樣車。請關注雷鋒網後續對展會和各大車廠最新動態的報導。

最後是——一張圖看懂大陸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