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有形化無形的藝術--滎經砂鍋

滎經砂鍋簡介:

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六合鄉古城村(古城坪)是滎經砂鍋主產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嚴道古城遺址"的所在地。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裡是滎經、嚴道的發祥地,這裡生產的砂鍋才有資格稱"滎經砂鍋"。1981年前稱"滎經砂鍋",主要受產品的局限性,那時的"滎經砂鍋"幾成了滎經的代名詞,外地人從砂鍋開始認識滎經。1981年後,隨著產品的多樣化工藝的發展,統一稱為"滎經砂器"、"滎經黑砂"。在2008年滎經砂鍋申請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滎經砂鍋歷史:

滎經砂器的製作歷史已經有兩千多年了。據滎經縣誌記載:滎經六合鄉古城村多粘土,砂器生產歷史悠久。據1982年考古學家從當地發掘的秦漢文物考證,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砂器生產。清乾隆、嘉慶年間,有王氏製作砂器,代坤山、曾躍從王氏學藝製作。

滎經民間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朝庭大官南巡,經過古城坪,一路上爬坡上坎,腰酸腿痛,筋疲力盡、口乾舌燥,官員命令手下人去找開水解渴,下人接二連三的找了好幾戶人家,都因百姓太窮,拿不出燒開水的家什,但官兵追得緊,有一戶人家情急之下,隨手摳了一砣濕泥巴捏成窩窩,放在火上燒開水。當朝庭大官喝到這開水,連聲說好喝、好喝。大官走後,當地人家都依照倒用泥巴做成各式各樣的鍋,放到柴火上燒,就燒成了現在的砂鍋。就這樣,滎經砂器就世世代代流傳下來了。

滎經砂鍋深厚的文化內涵:

滎經砂器經歷了由單純生活用具為主的滎經砂鍋,發展成為以砂器為載體的工藝製品砂器,其間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工藝價值已遠遠超過砂鍋自身生活用品的價值範圍,產品逐步工藝化、藝術化,加上它古樸獨特性,已當之無愧的成為民間工藝百花園中的一支絢麗奇葩。

滎經砂器製作工藝流程:

滎經砂器的製作基本沿用歷史遺留下來的傳統手工作坊生產方式。故產品可能件件不雷同,件件是絕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製作方式分為采料、粉碎、攪拌、制胚、晾曬、焙燒、上釉、出爐、入庫等幾道程式。其工藝要求環環緊扣,一絲不苟,其中尤以制胚造型是砂器工藝的重要環節。手工的輕重、圖案的精緻、打磨的程度都直接關係到成品的品質。焙燒的火候、上釉的優劣也決定著產品品質。

滎經砂器的藝術價值:

從砂鍋到砂器,主要是製作工藝的改進。從砂器本身的改進到產品類型朝工藝美術品方向發展,專家學者對砂器工藝美術品價值的認同,將砂器規入民間工藝美術品類,基本上達到了共識。產品通過參加各類展銷,有關部門認同砂器製作者可以評為藝術職稱。本土世人獲得了"省工藝師"、"省民間一級藝術家"、"全國民間藝術家"等藝術職稱。目前,滎經已有4人獲得了"中國民間藝術家"的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