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已經過氣?中級車還有逆襲的希望嗎?

牛車網網友幽靈小丸子 問:

中級車真的不行了嗎?

為什麼感覺中級車沒有什麼未來了呢?不論是合資還是自主品牌,好像都已經沒什麼希望,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願意是什麼呢?

牛車網網友Derrick_K 答:

中級車的不溫不火其實很多人都有感覺,雖然可能沒去查詢相關資料,但是從每個月的銷量新聞上面來看,中級車已經很久很久沒有拿過頭條了。當然擺事實才能講道理,我們先看下2007年至今的中型車月銷量情況。

以上屬於截圖自搜狐汽車銷量資料,可以看到中級車從2007年的5萬多輛到2016年11月的20.44萬輛,翻了將近四番,好像進步挺大的,但是實際上從2013年開始中級車就已經開始趨近原地踏步走了,此後只是在17萬左右徘徊振盪了三年。

如果我們再把緊湊級轎車和SUV的銷量走勢放進來對比(資料來自搜狐汽車截圖),結果就很明顯了,中級車的增長真的不是看起來翻了四番那麼好。

所以中級車市場有進步,但相對緩慢,而且最近還出現了停滯。我們今天就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兩個方面來分析一下中級車在中國市場的情況以及未來的展望。

合資中級車真的過氣了嗎?

合資中級車在國內一度紅透半邊天,不論是帕薩特還是雅閣的輪番稱雄,還是凱美瑞、天籟、邁騰的後來居上,再就是美系、法系的攪局。然後如今,合資中級車已經徹底無緣銷量新聞的頭條了。就好比一個紅極一時的明星,隨著時間的過去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那麼合資中級車真的過氣了嗎?

我們可以繼續根據開頭的銷量表格來開始分析,因為自主品牌的中級車銷量一直較少,這裡只是展示一個變化趨勢,所以整個中級車銷量走勢也能夠表示合資中級車走勢。那麼結論就可以出來了,合資中級車確實遇到了瓶頸。

那麼究其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就是SUV市場的衝擊,從上圖的表格中可以看到SUV的銷量一路飆升,這肯定是要蠶食掉本來屬於其他車型的市場份額,比如說銷量火熱的合資緊湊級SUV途觀、昂科威、CR-V、途勝等等,跟它們處於同一價位的合資中級車肯定首當其衝受到影響。而且從今年開始自主品牌的SUV同樣構成了一部分威脅。

當然了一個巴掌拍不響,雖然SUV發展迅速,但是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中國人對於SUV的喜好。中國人的傳統審美就是喜歡大,“高大威猛”是用不到中級車身上的,但是SUV就可以滿足,所以光憑第一印象SUV就可以收穫很多人的芳心。另外SUV較高的離地間隙,帶來更好的通過性,在道路條件還不完善的中國,這就成了SUV的優勢。中國人喜歡未雨綢繆,比如:以後開車會走壞路、以後說不定會去越野,所以還是買SUV吧。這樣的想法很正常,只不過是苦了合資中級車。

另一個外因就是豪華車價格的下探,同樣抓住了中國人的喜好,誰不喜歡豪華車呢?雖然不至於下探到跟普通中級車一樣的水準,但是這至少就讓想購買高配車型的消費者內心起了波瀾。

還有就是合資中級車自己的問題了,沒怎麼作死,除了九代雅閣剛剛換代時的大齙牙;也沒怎麼主動爭取,除了邁騰和帕薩特對於中國人喜好的把握。中級車太踏踏實實了,一點都不主動,在中國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今天,不進步就等於退步。主動出擊才會有收穫,就好比雅閣在“痛改前非”之後就很快恢復正常。

最後合資中級車會打破這個瓶頸嗎?我想:短時間內還是不行,因為SUV的熱潮不下去,首先是消費者,其次是廠家的重心就沒辦法轉移到中級車上面。而且各大跨國汽車巨頭很早就在中國佈局了中級車,優勝劣汰在很早就已經完成了,所以目前各個車型銷量趨於穩定,沒有誰突然暴漲同樣也沒有暴跌。這種情況下只有推出新車才能打破僵局,但是目前的各大合資企業好像已經把能拿來的中級車都投放中國市場了。

很難有全新車型,只能祈禱換代車型承擔重任了。這一場看誰能夠堅持熬下去的遊戲。

自主中級車還有機會嗎?

合資中級車是發展到一定階段再加上遇到SUV熱潮才遇到的瓶頸,而自主品牌的中級車好像從一出生就遇到了。

要解釋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因為最主要的不是自主中級車本身有什麼問題,而是SUV熱潮對於自主中級車的衝擊更是巨大,一個很直觀的問題擺在消費者面前,願意買一輛SUV還是轎車,如果價錢一樣,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的額選擇後者。最生動的例子就是:基本上處於同一價位的廣汽傳祺中級車GA6和緊湊級SUV GS4,目前的處境簡直冰火兩重天。

所以面對更偏好SUV的消費者,自主中級車真的是有苦說不出。

那麼對於自主品牌來說,中級車之路該怎麼走?我想同樣是等SUV的熱潮過去,同時做好厚積薄發的準備吧,因為市場對於轎車的需求只是暫時沒有增加而已。

總結

不管是合資還是自主的中級車遇到瓶頸,看起來好像都是SUV惹的禍,更無奈的是短時間內可能都突破不了這個瓶頸。

但是話說回來也沒什麼好抱怨的,誰讓中國人目前喜歡SUV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