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豆麻袋!三字惹禍精,別再對孩子說了
當媽的都覺得孩子有個階段會很粘人,尤其是剛學會走路、說話的寶寶,離開媽媽一會兒都不行!以下這個場景,不少媽媽都經歷過:
你正在洗澡,孩子在浴室外敲門,你告訴他:“等一下!媽媽馬上就出來了!”
過了10秒,孩子又來到了浴室外面,“咚咚咚”地敲門,邊哭邊問:“媽媽,媽媽……”恨不得馬上破門而入,讓正在洗澡的媽媽手忙腳亂,只能感歎:有個粘人且沒耐心的娃,情何以堪!
等等!先別急著責怪孩子,其實不是因為孩子粘人、沒耐心,而是你的一句“等一下”惹的禍。
▼別以為一句“等一下”無關緊要,這句口頭禪對孩子的影響可不小!
1、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大人都知道“等一下”意味著“先把手頭上的東西做完”,但孩子不知道。這個階段的孩子,只能感知具體的事物,像“等一下”、“馬上好”、“一會兒”這樣詞,對他來講都是很虛的。這樣表達,不能讓他清楚地知道你要多久才能洗完澡,以至於他會感到很焦慮,每隔幾秒鐘,就來催促你一下。要是你再來一句“等一下”,無疑就讓孩子更失望了,“媽媽是不是騙我的?說好的‘等一下’,到底是要‘等幾下’啊?
2、孩子也變得磨磨蹭蹭
父母是孩子行為的“楷模”,不管好壞,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是父母常常對孩子說“等一下”,不久你就會發現孩子也學會了這招:你讓他趕緊換好衣服睡覺,他拿著手機就是不撒手,回你一句“等一下”;到點吃飯了,你讓他放下手中的玩具,過來吃飯,結果又回你一句“等一下”……孩子變得磨磨蹭蹭,不懂得珍惜別人的時間,大人也有責任。
▼不說“等一下”,你可以這麼做
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能及時滿足孩子的請求,例如你剛把菜倒進鍋裡,他卻要你給他倒杯水喝;你正好在打掃衛生,他卻讓你陪玩搭積木……這些情況下,不說“等一下”,我們還能怎麼做呢?
1、把時間具體化
小一點的孩子不能理解5分鐘到底多久,也不知道“一會兒”意味著多長時間。家長不妨試著把時間具體化,例如告訴孩子“你聽完兩首歌,媽媽就能陪你玩積木了”,或者“等你把這個拼圖拼好,媽媽就能打掃完衛生,過來陪你了”。這樣孩子就會知道到底要等多久了,而他也會信守承諾,在聽歌的時間內都不打擾媽媽,耐心等待媽媽把手上的事情做完。
2、讓時間看得見
如果孩子開始認識數位了,媽媽也可以把一個掛鐘掛在孩子高度相當的地方(時針和分針最好有不同的造型,以便孩子辨認),告訴孩子“等分針轉到某數字的時候,媽媽就來陪你”,這樣孩子就會心中有數,不會感到焦慮,知道媽媽是信守承諾的,心裡自然也會更有安全感。
3、約定具體時間
很多時候,我們的確是因為太忙,不能馬上滿足孩子的需求,但“等一下”這個回答本身就是不負責任的,我們常常會忙著忙著,就忘記自己答應過孩子什麼了,無意中就“忽悠”了孩子,成為孩子眼裡“不守信用”的爹媽。倒不如和孩子約定一個具體的時間,例如“十分鐘後”、“半個小時後”,這樣你才會把答應孩子的事安排在計畫內,說到做到。
*歡迎訂閱,分享。如有相關育兒問題,請聯繫旺旺:hulucai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