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雙手的安全無人駕駛汽車距離我們究竟還有多遠?
牛車網網友八號公路 問:
能否介紹下有關無人駕駛汽車的資訊?
牛車網網友Infiniti_911 答:
無人駕駛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公眾視野當中,想來大家對此已經不再陌生,那麼它是只會存在於幻想當中還是會真正的深入到大家的生活呢?牛仔從多角度分析一下,看看無人駕駛汽車究竟離我們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歷程
1939年
無人駕駛汽車最早進入到公眾視野中是在1939年的紐約世界博覽會上,距離現在已經過去77年的時間了。是通用贊助研製的一款由電動機驅動並由無線電控制的全自動汽車。
這是最早的無人駕駛概念車。
20世紀80年代
德國國防大學研製成功賓士機器人汽車,時速可達100公里;美國國防部下屬專門研究軍事新技術機構DAPRA投入專項基金研製出全自動陸用汽車(ALV),時速可達30公里。
這也是第一次無人駕駛汽車可以行使。
1987年
美國休士頓實驗室(Hughes)發明第一款不依靠地圖而是通過感測器自動導航的無人駕駛汽車。成為第一輛自動感測器導航汽車。
1994年
賓士研製出兩款全自動化汽車,在巴黎公路上以時速130公里順利行使1000多公里,被認為是
真正意義的全自動化汽車。
1995年
德國國防大學改裝的S-Class賓士全自動化汽車進行一次1600公里測試在德國高速公路上時速高達175公里,自動化無人駕駛部分達95%。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Navlab項目的無人駕駛汽車測試里程達5000公里,人工干預的比例降到了1.8%,不過制動裝置都是人工控制。
2010年
義大利帕爾瑪大學研製的VIAC進行1.3萬公里無人駕駛實驗,成功到達上海世博會。
成為無人駕駛汽車歷史上第一次洲際旅行。
2012年
Google在內華達州獲得了美國首個無人駕駛車輛許可證。這對於無人駕駛汽車來說是一個重大突破。
2014年
Google邀請了部分知名媒體體驗了無人駕駛汽車,汽車按照設定的路線行使,大約在5公里左右的車程。
研發無人駕駛技術的企業
奧迪
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坦帕市高速公路公開展示自己的無人駕駛技術,時速達40英里。目前這項技術只是奧迪的最初版本,能夠交付給用戶使用的版本預計在五年內推出。
日產
日產使用聆風改款車型在美國進行公開行使表演,並在表演中演示了在停止標誌和有車輛通行的十字路口自動停車,在高速路上超車,以及回避停在路肩的車和突然出現的行人等性能。
本田
本田汽車在此前召開的ITS世界大會上初次展示了一款新型無人駕駛汽車,本田技術研究所副總經理野中俊彥表示,這款新型轎車可通過車載系統自動辨別周邊路況,並在高速公路上自動進行加速、刹車和方向操控等。
通用
通用汽車行政總裁Marry Barra表示,旗下豪華汽車品牌凱迪拉克將推出無人駕駛汽車,配備Super Cruise技術,可在高速公路速度時速70英里,或在塞車時操控方向盤、加速和刹車。
賓士
試驗中的S級搭載的賓士長距離雷達可以提前檢測到一定距離外的其它汽車,而短距離雷達可以檢測到周邊環境,擋風玻璃的彩色攝像頭還能檢測到紅綠燈。
寶馬
由寶馬公司所研發的新型自動巡航系統的可通過GPS、雷達、超聲波、鐳射探測器、攝像頭等探測設備的資料,監測到車輛周圍所有事物,並基於車道偏離系統,具有停車和起步的自我調整巡航控制系統對車輛進行自動駕駛控制,還能控制車輛在130公里的時速下完成超車。
福特
福特在2013款Fusion汽車中就已經開始使用了自我調整巡航控制系統,它可以説明汽車自動停止或進入車道。福特汽車則希望這一系統更加深入的發展下去。
特斯拉
眾所周知,特斯拉已經研發出無人駕駛汽車,但是由於多次事故的發生已經將特斯拉推到風口浪尖上,車輛行駛是否安全也是大眾對於自動駕駛汽車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看來達到技術成熟還需要一段時間。
Google無人駕駛汽車還處於原型階段。和傳統汽車不同,Google無人駕駛汽車行駛時不需要人來操控,方向盤、油門、刹車等傳統汽車配件在它身上統統看不到,軟體和感測器取代了它們。但是近日有消息稱Google目前已經無限期擱置了自主研發自動駕駛汽車技術,轉而準備與其他汽車廠商進行合作的模式。這對於自動駕駛領域來說,這絕對屬於一個噩耗。
中國一汽
2003年一汽集團與國防科技大學聯合研製出中國首輛配備無人駕駛技術的紅旗轎車,隨後在2011年首次完成了從長沙至武漢286公里的高速路段無人駕駛測試。整個途中配備無人駕駛技術的HQ3自主超車67次,遇到降雨等複雜天氣,HQ3也應對自如,順利完成測試。
無人駕駛汽車的困境
法律法規
一旦出現交通事故情況,汽車製造商、軟體發展商、人類駕駛員、保險公司等應如何分配法律責任,政府是否能統一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標準和操作規範。無人駕駛汽車目前已經在多個國家投入使用,而美國有四個州已經通過有關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的法律。
技術成熟度
當前全球研製的無人駕駛汽車主要在路況相對簡單的高速路段測試。無人駕駛汽車經常無法識別道路標識及其他相關資訊,導致無法正常行駛。特別是當手勢信號與交通信號燈衝突時,無人駕駛汽車可能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也有可能不能讀懂每個交通警察的有所差異的手勢信號。
配套設施的完善程度
政府並沒有將太多的行政資金投入到無人駕駛技術研發,對相關的配套設施的建設如車聯網、只能交通系統等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影響無人駕駛汽車發展進程和增加了推廣應用的難度。
交通環境
按照國內交通狀況來說,路面複雜,眾多不可預知的車輛或者其他參與者混雜其中,如此巨大、繁複的道路運行系統,無人駕駛技術是否真的可以應對自如?
造車成本過高
目前還處於研發和測試階段,例如一輛Google無人駕駛試驗車造價高達30多萬美元,市場難以接受,影響大規模推廣普及。
總結:
無人駕駛汽車技術是對底盤系統和駕駛控制層面的革新,新增了環境感知環節。但從目前的最先進的無人駕駛技術來看,問題多集中于需要大量路測以獲取複雜交通情況中諸多預想不到的狀況。政府立法及市場接受度同樣對無人駕駛研發有著不小的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雖說有諸多困難,但是無人駕駛汽車的成熟到來,只是時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