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智慧投顧公司為何飽受千禧一代的青睞?

雷鋒網按:本文源于Forbes,作者 Michael Blanding。本文主要解釋了為何新興的智慧投顧公司會更加青睞年輕人的個人投資,而不是和傳統金融公司一樣面向擁有巨額儲蓄的客戶。而與之呼應的,年輕人們也會更傾向於新興 fintech 公司的關注和投資。

不同時代的人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對千禧一代來說,如果能通過更有效的方式完成手上的工作,他們會更偏向於避免不必要的業務交互。

而一種全新的金融科技智慧投顧公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fintech 公司,正是抓住了年輕人的這一心態開始了對個人投資這一行業的革命。就像生產線上替代工人的機器人,fintech 公司用機器顧問替代了人工顧問,而機器顧問背後則是強大的演算法和大資料,它們能輕鬆的為客戶找到投資的最佳去處,這對新一代的投資者絕對吸引力十足。

“這些公司堅定的相信最新科技的洞察力,這些機器顧問的水準一點不比業內老司機差,但收取的服務費用卻只是老司機的零頭。”Luis Viceira 說道,他是哈佛商學院國際發展高級副院長。Viceira 副院長最近還在他的新書《智慧投顧的一代》中詳細探討了自己對這類新公司和技術的理解。

傳統的金融顧問迎合的是戰後嬰兒潮一代的客戶,這些客戶擁有巨額儲蓄,他們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 10 萬美元起步。與其相比,新的智慧投顧 fintech 公司,如 Betterment、 Vanguard Personal Advisor 和 Acorns 則開拓了一個全新的市場,他們的客戶拿出 5000 美元就能參與投資。如果你的投資額達不到 1 萬美元,這些智慧投顧公司甚至連服務費都不收。即使你玩的是大額投資,新的智慧投顧 fintech 公司的抽成也只有0.25%,這比傳統金融顧問 2%-3% 的收費要厚道得多。

智慧投顧 fintech 公司是怎麼殺入市場的?

Viceira 表示,智慧投顧公司之所以能打破原有格局,就是因為它們的成本有了大幅下降。傳統的金融顧問需要與客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分析並理解客戶的財務狀況,隨後給他們找到可供選擇的投資選項。與其相比,機器顧問更喜歡“一刀切”的工作方式,這樣就能砍掉大量的運營成本。

“機器顧問只需一個電話號碼和一個郵箱位址就能完成客服工作,它們與客戶保持交流主要通過博客。”Viceira 說道。

其次,傳統金融顧問將許多金錢和資源投在了新客戶的開發商,他們需要追蹤“金主”的線索並主動與客戶接觸。此外,即使是大公司,金融顧問也要講大量資源投在傳統的市場行銷上,而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花費未來肯定會從客戶身上“摳”出來。智慧投顧公司則從社交網路上開發新顧客,廣告和老用戶的轉發推薦是它們的利器。Viceira 表示:“它們開發新客戶的方式‘病毒性’十足,而且非常省錢。”

最後,fintech 公司無需雇傭經驗豐富的資金管理專家,最新的技術就能 Hold 住一切,這樣就省去了大量昂貴的人力成本。“這些公司有矽谷的基因,它們相信技術能解決客戶的問題。”Viceira 說道。

千禧一代為何愛上了 fintech ?

投資成本的降低是吸引千禧一代擁抱 fintech 公司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對技術的“無條件相信”也是他們安心將錢交給這些公司的定心丸,畢竟與華爾街的那些邪惡的大型金融公司相比,他們更願意相信這些新興的 fintech 公司。最後,千禧一代是社交網路的重度使用者,因此他們更願意使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來投資。

此外,研究還發現千禧一代並非常人印象中的月光族,他們對自己的財務非常負責,這一代人中的三分之二都會將工資的 5% 用於儲蓄,這比其他世代人口的儲蓄率都要高。

“經歷過經濟大蕭條的他們在錢的問題上更加保守。”Viceira 說道。雖然他們的資產還不到雇用傳統經紀人的級別,但這些年輕人會不斷攢錢。“他們會成為未來的資產‘蓄電池’。”

另外,千禧一代對於資金的管理一向秉承著“一次設置,終身無憂”的態度,他們想把管理責任直接委託給他人,而省下的時間他們要尋找生活的精彩(事業、愛好或旅行)。

fintech 已經開始讓傳統投資公司膽寒

雖然在操作上有很大不同,但智慧投顧公司在投資策略上與主流金融顧問並沒有什麼不同,它們也非常注重資產的多樣化,通過交易所交易基金來實現對市場的追蹤。“不要將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因此股票、債券和其他金融抵押品都要適量投資。”Viceira 說道。

如果非要找些不同,那麼智慧投顧公司的解決方案比典型的均衡型共同基金更加多樣化,其投資品種達到 11 種,包括全球股票、公司和政府債券、房地產、自然資源和國債等。此外,機器顧問還能自動平衡客戶的資產配置。舉例來說,如果在一段時間內股票的表現遠勝於其他資產並且占投資比例過大,那麼機器顧問會自動拿出一部分錢投在其他領域以控制投資風險。

智慧投顧公司的基本策略與傳統投資顧問基本相同,不過它們還能通過稅收虧損收割和資產配置調整提供一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舉例來說,稅收虧損收割意在通過資本盈虧浮動來減少資本收益稅。而資本收益稅的徵收主要看各項投資的表現,因此有效的稅收虧損收割需要針對不同客戶不同情況的定制化解決方案。雷鋒網此前對智慧投顧也做過相關覆蓋和報導。

截止 2016 年 9 月,智慧投顧公司管理的資金就從 1 億美元增長到了 37 億美元,它搖身一變殺入美國 100 大獨立投資顧問的行列。從風險調控的角度來看,其分散的投資組合效率比標準普爾 500 高上 40%。

Viceira 認為,能體現此類公司取得階段性成功的重要一點就是主流投資公司開始降低收費並且推出自己的機器顧問來與智慧投顧公司直接競爭。

“可見它們確實受到了影響,而且受傷最深的主要是大的經紀人,如 Vanguard 和 Schwab ,為了保住市場,它們也開始提供類似的服務了。”Viceira 說道。“這一舉動不但吸引了千禧一代的目光,就連作為社會中堅力量的 X 一代(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生人)也對 fintech 刮目相看。”

熱潮過後,fintech 將走向何方?

現在的擔憂是,隨著千禧一代逐漸長大,未來智慧投顧公司是要適應他們不斷變化的新要求?還是將這部分老客戶拱手相讓給傳統公司呢?

“它們當然希望 fintech 技術能與千禧一代共同成長,並為客戶繼續提供複雜的資產配置解決方案,”Viceira 說道。“不過這種規劃能否實現,現在是個開放性問題。”

如果事如人願,那麼金融顧問產業未來將迎來更大的變革。雷鋒網也將持續關注fintech產業的報導,詳情可訪問雷鋒網首頁,關注“fintech”欄目的相關新聞。

Via. 

Forb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