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姿勢,讓你換上好心情
【一】
你注意過嗎,越來越多的朋友們喜歡在朋友圈裡曬出各種美好,如TA成了高富帥或白富美,TA收穫了愛情,TA得到了體面的工作,TA環遊了世界各地……對此,你的態度是怎樣呢?一開始,你或許是豔羨。但偶然得知它是P的,是盜圖的,你是否會轉而感到鄙夷、憤怒?
我們對假裝充滿了敵意,這似乎是理所應當的。因為古人對假裝也並無好言,如:“裝犢子”,“鼻孔裡插大蔥--裝相(裝象)”。於是,大家對於假裝這件事,都持批判態度。
但是,假裝真的僅是我們理解的那樣嗎?它真的一無是處嗎?
心理學家Reynolds 和Garvey把假裝定義為用模仿的、非真實的或好像的方式而進行的一種行為活動。假裝一般有以下兩個成分:①藉以進行偽裝的活動;②被遮掩的實際情形。可以說,假裝的定義是中性的,加之以使用意圖,才使其有好壞之分。就如火可以照明卻也能燒毀物品,刀既可以用來切果蔬也可以用來傷人,都是同個理。
一般情況下,假裝分為四類:
①假裝一種行為,如魔術師為搏噱頭,假裝鋸少女;
②假裝一種狀態,如軍人在埋伏時為躲過偵查,通過衣服偽裝成周圍環境,且一動不動;
③假裝一種身份,如特務不得不隱藏身份以確保任務成功;
④假裝一種情緒,如:諸葛亮為能消除與吳隔閡,聯合其與之抗曹,前去為周瑜弔孝並假裝悲傷。
由上述例子可見,無惡意的假裝並不會讓人嗤之以鼻,相反,會讓人獲得了掌聲與讚譽。同理,自然界的動物們也精明地利用保護色把自己偽裝起來以躲過天敵的捕捉。如枯葉蟾蜍像是落在地面上的枯萎的樹葉;鋸鼻飛虱在碰到獵捕者時會露出一對被誤認成一隻大型動物的眼睛似得紅斑來迷惑敵人。大自然的法則告訴我們:假裝必不可少。
(上圖為枯葉蟾蜍)
【二】
很多時候,我們都錯看了假裝。假裝並非總像人們所想的那樣,帶來傷害與隔閡,更多的,它帶來的好處會超出你的想像。
在此,精讀君分享一句被希拉蕊奉為人生格言的話——Fake it,till you make it。即假裝,直到你達成目的為止。
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一些你認為違反常理的事,只要你假裝你能做到,那你就一定能做到。雷蒙德錢德勒曾在私信中也說過類似的話:“哪怕沒有什麼東西可寫,我每天也肯定在書桌前坐上好幾個小時,獨自一個人集中精力。”一旦他坐下來,除了寫作,其他任何事情都不能做,那他就會寫出一些東西來。
另外,在情感生活中,它也能給在愛中迷茫的人們以啟迪。研究表明:人體的細胞會新陳代謝,每三個月會替換一次,隨著舊細胞的死去,新細胞就會華麗誕生。由於不同細胞代謝的時間和間隔的不同,將一身細胞全部換掉,需要七年。也就是說,在生理上,我們每七年就是另外一個人。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七年之癢一說。似乎愛情裡的不確定因素始終困擾著人們。但奧維德的《愛經》裡有這樣一句話:“裝作愛的男人往往真的愛起來,他常常就會變成他假裝的那個樣子。”
事實上,我們還知曉許多類似的故事,如:歷史上著名的諸葛亮的空城計,曹操的望梅止渴。
因此,在你面臨困難尤其是面臨改變時,你可以偽裝自己並努力挑戰固有的習慣,一旦你真正做到了,裝作的行為就會變成真正的現實,畢竟人們總是急於擺脫騙子這個角色。
【三】
這樣看來,如果運用好假裝,或許會讓我們在這日新月異、機會與挑戰並存的社會中更容易地生存下來。那麼具體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①認清假裝
一般情況下,我們是拿假裝的行為和被遮掩實際情況相對照。可是哲學家卻拿假裝行為和本真行為相對照。前者考慮了動機而後者卻沒有。正常來說,我們的假裝行為都是為了遮掩另一件事情。那麼在遮掩的過程中,我們要懂得,從心理上講,假裝並不會對事件造成本質性的影響。
第一流測謊機實驗者巴克斯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用測謊機的電極連在被測植物的葉子上,心裡想要燃燒植物的葉子,當他準備拿火柴時突然發現了戲劇性的一幕:電流計圖紙開始工作,圖表不斷的上升;當他取來火柴決定要執行時,發現圖錄上又一次出現上升。後來,他改變主意不想燒葉子了,圖表出現了下降的圖錄。但實驗中最為關鍵的是,當他開始假裝要燃燒這片葉子時,圖錄上並沒有原來想要燒葉子時的反應。
由此可見,擁有假裝的心理,並不會對原有的外界環境造成影響。相反,假裝的行為對自身的影響更大。
②積極的心理暗示
積極的心理暗示,無論在何時,都能給人以益處。例如,一個人走夜路回家的時候如果感到害怕,就會放聲歌唱,一首接著一首唱著自己喜歡的歌,假裝自己一點都不怕黑,就這樣裝著唱著,忘記了害怕,一個人走完了很長的夜路,快樂又安全地回到了家。
積極的心理暗示給人以克服恐懼的勇氣,然而,它帶來的影響不單單只是如此。日本I.H.M綜合研究所的江本勝博士自1994年起,做了一組用高速攝影技術來觀察水結晶的實驗。
研究人員首先將水分別處於各種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如聽音樂、讀文字、接受人心意念等。接著,把這些實驗水分裝不同的試皿,並進行冷藏。然後,在冷藏室裡,通過放大了200至500倍倍率的顯微鏡觀察有結冰的水。
(上圖為將水放置在音樂中的場景)
最後,研究人員觀察了不同文字狀態下的水結晶,品讀“善良,感謝,神聖”等美好訊息會讓水結晶呈現出美麗的圖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的訊息,則使其出現離散醜陋的形狀。可見,無論是文字、聲音、意念等都帶有訊息的能量。
(左圖為日本琵琶湖水結晶的原有狀態,右圖為聽到自然感謝詞語後的琵琶湖水結晶)
擁有積極的心理暗示,假裝自己可以做到,你會驚奇地發現,你的生活好像開了掛一樣。
③持續重複的假裝行為
著名的心靈導師威爾鮑溫曾做過一個實驗,他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即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為止。這種通過提醒自己不抱怨,要假裝世界十分美好的行為,到最後,會讓自己的世界真的變得更美好。
重複假裝行為,讓自己的心安定,讓自己的行為有力。改變了自身,你會發現你的生活也悄然改變著。
【四】
讀到這裡,你是否對假裝有了不一樣的瞭解呢?或許你還存在著疑慮。那麼讓我們做個小實驗。請大家看看自己現在手握手機的樣子,是翹著腿,蜷縮著,還是躺在床上?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知道如何假裝能帶給自己正能量。但事實是,僅僅只需假裝2分鐘的高能量姿態,你便會發生改變。比如這樣:
(上圖中的兩個人,左邊女士所保持的就是一種高能量姿態,而右邊的男士則是低能量姿態。)
研究表明,人們在情緒低落或抑鬱的時候,皮質醇水準就會升高。而保持高能量姿態的人可以讓皮質醇水準下降15%。也就是說,這些高能量姿勢,能緩解抑鬱,提升機動水準,讓人振奮。
邏輯學教授鞠實兒先生曾說過:“一個東西如果是簡單的,如果它又是普遍的,如果又是人們不知道的,那麼這個東西一定是重要的。”假裝普遍,但我們對假裝的瞭解往往停留在表像層次上。“裝”不是讓你耍手段或者腹黑,而是在裝的過程中時時提升並完善自己。不要僅為了成功而假裝,要把它融入到你的身體裡,變成一種習慣。
【拓展閱讀】
1《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
本書被《時代》週刊評選為20世紀70年代十本有影響力的書之一。深刻而重要。充滿對我們生活中的兩難處境的洞見。是最高等級的精神娛樂。——紐約時報
2《米格爾街》
生活如此絕望,每個人卻都興高采烈地活著。本書諾貝爾獎授獎辭:《米格爾街》糅合了契訶夫式的幽默和千里達島居民即興編唱的小調,確立了奈保爾作為幽默家和街頭生活作家的地位。
3《更多的人死於心碎》
著名植物學家貝恩·克拉德事業上成就斐然,生活上卻不盡人意。他是個理想主義者,嚮往一種純潔浪漫的愛情,一個共用天倫之樂的傳統家庭。在婚姻失敗以後,貝恩吃盡了追求女人的苦頭。他獨身十五年,爾後與一位比自己年輕二十歲的妙齡女郎結婚。可這位名醫家的獨生女並自己的理想妻子,貝恩內心深處仍有那麼一種無以排遣的孤獨感。他原想根據自己的理想設計生活、設計自己,結果卻被生活所設計。他不得不在夜深人靜時在禱告中向上帝哭訴:天哪,哀傷更致命啊!
4《好笑的愛》
短篇小說集,以冒瀆不恭的輕佻手法,提出對生命本質最沉痛的質疑。在《搭車遊戲》、《誰都笑不出來》、《愛德華與上帝》等篇章中,將那些他樂於認真思索的玩笑,以奇思異想為始,以災難告終,而性☆禁☆愛遊戲和權力常是最關鍵的中心主題。他說:“要是真的給自己下個定義的話,我會說自己是個享樂主義者,被錯置於一個極端政治化的世界。”
5《魯克林的荒唐事》
”身患癌症、家庭破碎的中年男子南森·格拉斯,退休後特意搬到布魯克林,打算在這個童年的故鄉了卻殘生。沒想到,這裡才是他人生的起點……《布魯克林的荒唐事》是保羅·奧斯特熱情、而富有生氣的長篇小說,是一支普通人光榮而神秘生活的讚歌,感人而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