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冬季泡溫泉並非越久越好,六種情況不宜泡溫泉

 寒冷的冬季,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泡溫泉了。不過,溫泉雖好,也要視自身情況而定,不要盲目“入湯”。

泡溫泉多長時間好

很多人覺得好不容易泡一回溫泉,要泡就泡個夠。其實,泡溫泉的時間不是越長越好。泡溫泉要記住一個原則:溫度與時間成反比。一般一次浸泡5—10分鐘;水溫低的溫泉,一次可泡20—30分鐘。每天泡溫泉的次數應在2—3次,不宜頻繁入浴。如入浴次數過多,將會導致體力消耗過大,反而容易引起疲勞,事與願違。

有人認為,把溫泉裡的物質成分留在皮膚上對身體有好處,其實不然。因為如果遇到像硫黃或鹼性成分濃度高的溫泉,不沖乾淨或擦乾,待水分蒸發之後,留在皮膚上的這些物質,濃度就會增加數十倍,對皮膚的刺激很大。溫泉所含的硫黃及其他酸堿物質可以消炎殺菌,對一般感染性或寄生性皮膚病頗有療效,但有時也會刺激皮膚傷口而造成惡化,甚至導致“溫泉性皮膚病”。

沖洗時不要用含皂清潔用品,沖洗水溫要低一點,最後擦乾全身,隨即在臉部和全身抹乳液保濕,鎖住皮膚水分。注意洗澡時不要用力搓,尤其是腋下、胯部、肚臍周圍、四肢的皮膚皺褶處。

進入溫泉之前,要先用小木桶取少量溫泉水澆在身上,讓身體適應水溫後再進入浴池浸泡,這樣可避免驟然血壓降低和貧血引起的頭暈。建議先用手或腳探測泉水溫度是否合適,千萬不要一下子跳進溫泉中。

長途旅行後不要馬上泡溫泉,先要適當休息。空腹時和飯後應避免洗溫泉,以免引起貧血和消化不良,空腹有可能引起虛脫。要避免酒後入浴,飲酒後入浴最容易引發心臟或血管系統急症。

泡溫泉前不要做劇烈運動。運動後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加上溫泉的熱度作用,對身體並不好;運動後,最好先休息10—20分鐘再泡溫泉。

按摩配合。適當的穴位按摩會加強溫泉的保健功效,對一些疾病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女性泡溫泉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容易使陰☆禁☆道中正常的酸鹼度與益菌生態受破壞,陰☆禁☆道容易受感染而發癢。

如果感覺口幹、胸悶,就到池邊歇一歇,做些舒展的體操,再喝一些蒸餾水補充水分。有些人喜歡全身泡得通紅,這就尤其需要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等現象,避免發生危險。出浴後要穿好浴衣回房間休息,注意不要著涼,應適當飲水或喝些飲料,以補充損失的水分。

最後,有這麼幾種情況最好不泡溫泉:

1.癌症患者、結核病患者不宜洗溫泉,這兩類患者洗溫泉後有可能發病灶轉移。

2.嚴重皮膚病患者不宜洗溫泉,因為有可能引起交叉感染。

3.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在醫師的建議和觀察下泡溫泉。

4.糖尿病患者不能洗過熱的溫泉,溫度過高會加快新陳代謝,加重糖尿病人身體負擔。

5.孕婦妊娠初期與臨產期,女性月經期或身上有傷口者不宜洗溫泉。

6.老人、皮膚乾燥或有冬季皮膚發癢問題的人,泡溫泉時間不宜太久,要記得喝水補充因體溫升高流失的水分。

在熱氣嫋嫋的溫泉池裡,還要記得照顧臉部皮膚,免得臉在高溫裡蒸得太久。可以敷上面膜,或用冷毛巾抹抹臉。

如何正確泡溫泉?泡泉步驟

第一步,探試池溫。先用手或腳探測泉水溫度是否合適,千萬不要一下子跳進溫泉泳池中。

第二步,腳先入池坐在池邊,伸出雙腳慢慢浸泡,然後用手不停地將溫泉水潑淋全身,最後時不時讓全身浸入到泉水中。

第三步,先暖後熱。溫泉區內設不同溫度的泳池,從低溫度泉到高溫度泉浸泡要循序漸進,逐步適應泉水溫度。

第四步,掌握時間,一般溫泉浴可分次反復浸泡,每次為20至30分鐘,如果感覺口幹,胸悶,就上池邊歇一歇,做一做舒展體操運動,再喝一些蒸餾水以補充水分。有些人喜歡讓全身泡得通紅,但要注意是否會出現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的現象。

第五步,按摩配合。適當的穴位按摩會加強溫泉保健的功效,對一些疾病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第六步,注意沖身,儘量少用洗髮水或沐浴液,用清水沖身則可。

另外,享受溫泉保健有“浸、淋、泳”三種方式,“浸”就是在不同溫度的池中反復浸泡,能承受高溫度的遊客在40℃的溫泉池中浸泡,感覺特別刺激,皮膚好像有千萬支細針進行針灸治療;“淋”是在溫泉花灑前由頭至腳全身噴淋,或者用木桶盛起溫泉水多次淋,“泳”就是在溫泉泳場中暢遊,熱力按摩加上游泳鍛煉,肯定是一項較高強度的體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