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這樣體檢能防癌,腫瘤防治專家公開自己體檢套餐

最近《超級演說家》中26歲的選手周西透露了自己不幸患上卵巢癌的經歷——

就在節目錄製前,她因痛經暈倒被送往醫院,隨後被診斷患上卵巢癌,並且化驗單顯示的癌症指標相關資料已是普通人的6倍。

周西在演講中強忍著淚水說道:“一個月前,我還因為生理期疼痛,在床上直打滾,可能那個時候腫瘤只有一個乒乓球大小。再往前10個月,我做過一次體檢,顯示我子宮回聲不均,需要吃一些中藥去調理,我喝了一個月中藥,但是沒有去複檢……”

在回顧患病經歷時,她希望大家能引以為戒,注重定期的身體檢查,在滿滿的工作行程中,建議每一個人都能預留出一點時間為自己的健康考慮。

隨著癌症整體診治水準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癌症早期診斷率也有顯著提升,像肺癌、乳腺癌、宮頸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等多種癌症,現在都能在早期通過體檢篩查出來。

周西的經歷令人無比惋惜,假如她能夠在身體感到異樣的時候,再做進一步的檢查,也許就能儘早進行干預治療。

防癌體檢和普通體檢有什麼不同?

普通體檢項目,包括內科、外科、五官科、泌尿科、婦科等以及血常規、血脂等化驗項目,主要是為受檢者對體內的主要肝、膽、腎、心腦血管的功能進行檢查和評估,以發現常見疾病和慢性代謝性疾病。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廖振爾教授指出:“防癌體檢與普通體檢概念不同但又有‘交叉’。防癌體檢是一種更加專業的體檢方式,是專業的腫瘤防治人員,利用專業的手段和方法,為受檢者進行專業的腫瘤篩查,確診其體內有沒有癌前病變或者早期腫瘤,從而對腫瘤採取進行更好的防治措施。”

防癌體檢都檢些啥?

防癌體檢項目分為五個方面,包括體格檢查、抽血化驗、影像學檢查、內鏡檢查以及細胞學的檢查。

廖振爾教授進一步解釋:

體格檢查,主要是指頭頸部、胸腹部、以及下腹部和盆腔等身體部位的檢查,來發現體表上的腫物或者是否有異常。

抽血化驗是指腫瘤標誌物的檢查,腫瘤標誌物檢測是常用的腫瘤篩檢手段之一,主要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基抗原、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測。

目前常見的腫瘤標誌物專案有十多種,受檢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全套檢查或者分項檢查。

影像學檢查主要是檢查體內的器官病變,常用的有胸部X光片、超聲、CT薄層掃描、核磁共振。

其中,低劑量螺旋CT對肺癌篩查極為有效,其比X線更具有穿透力,並且劑量僅為普通CT的五分之一,更為安全。

內鏡檢查主要針對消化道疾病,包括胃鏡和腸鏡篩查。

細胞學檢查,比如女性的宮頸液基細胞檢查,可以發現早期的婦科疾病的癌前病變。

到底有沒有必要做防癌體檢呢?

防癌體檢價格比一般的普通體檢價格要貴不少,動輒幾千元的體檢真的有必要嗎?

對此,廖振爾教授稱:“是否有必要做防癌體檢,應該從兩個方面去考慮——一是需不需要做,二是值不值得做。”

他進一步指出,“首先每個人都有患癌的風險,絕不能存僥倖的心理。有不良生活習慣、特殊疾病史、特殊家族史、處於特殊工作環境的高危人群需要進行防癌篩查。

“其次,值不值得做?這主要是觀念上的差別,一些人去飯店消費三四百元都可以承受,反而在身體上花這麼多檢查費用就覺得麻煩和浪費。”

廖教授進一步舉例,“試想如果通過篩查發現自己患有早期的大腸癌,花費兩三千做手術進行切除,身體就沒事了。

“但如果等到出現症狀,甚至消瘦便血再來醫院進行檢查,可能那個時候三萬五萬都不一定能治好,同時對身體的損害也會更大。

“因此能夠及時發現癌前病變或者在癌症早期就給予治療,對整個生命的保障都是有意義的。當通過檢查發現身體正常,不僅減輕了心理負擔,工作生活各方面也都會更加輕鬆愉快。”

專家教你如何“自訂”防癌體檢套餐

目前多種腫瘤如肺癌、胃癌、宮頸癌、大腸癌和肝癌等腫瘤的發病均有年輕化趨勢,尤其癌症的高發年齡從40~50歲逐漸提前,因此處於這些年齡階段的人群,應該定期進行防癌體檢,早發現,早治療。

廖振爾教授建議:長期吸煙者,尤其是大於50歲的男性,應做低劑量CT的肺部檢查;長期酗酒,有慢性肝炎病史,以及攜帶有肝炎病毒的患者,應做肝癌篩查;長期高蛋白高脂肪飲食的男性容易得大腸癌,45歲以上的男性要進行腸鏡的篩查。

他同時建議中老年女性要重視乳腺癌的篩查,結婚1年以上或者有性☆禁☆生☆禁☆活史兩三年以上的女性,定期做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同時也要結合地區情況進行分病種篩查,比如粵東地區食管癌高發,45歲以上人群最好每年做食管鏡、胃鏡檢查;

廖振爾教授以自己為例,首次向網友公佈了自選的體檢篩查專案。

他笑稱:“我平時不抽煙、不喝酒、生活習慣較為良好,因此我選擇我這個年紀(60歲+)的檢查套餐會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做一個低劑量的CT,排除肺部病變;第二,大腸癌是近年來男性高發的一個病種,作為五十歲以上的人群,我會定期做腸鏡篩查;第三前列腺癌(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的篩查。

“建議中老年男性首先考慮這三個專案,其他方面要根據自己平常有什麼不適,諮詢醫生後有針對性的補充體檢。”

指導專家: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原常務副院長 廖振爾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