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明裡暗裡都不抱怨的人生,真存在嗎?

【一】

今天,你又抱怨了嗎?

生活中,我們的身邊似乎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抱怨:抱怨家人不體諒自己,抱怨孩子不懂事,抱怨薪水低,抱怨公司制度不合理,抱怨人生不如意……

國內一項調查顯示,65%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每天抱怨1~5次,5%的人每天抱怨多達20次以上。如此看來,似乎抱怨已經不是一個人的發洩方式,而成為了一種“全民情緒”。

在國外,抱怨也同樣盛行。美國某無線網路公司調查發現,約70%的人表示,一些同事總愛發牢騷;英國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英國人平均每天要花15分鐘向親友傾吐鬱悶心情,相當於一生中要花106天抱怨;法國調查顯示,93%的人認為本國人愛抱怨。

有的抱怨是我們說給別人聽的,有的抱怨是別人說給我們聽的。但是,幾乎沒有人抱怨過自己: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抱怨呢?

【二】

你知道你為何總是缺少競爭力嗎?

心理諮詢師meiya在處理諮詢工作時,曾收到過許多的抱怨郵件。有的抱怨工作待遇太低,有的抱怨社會不公,有的抱怨自己學歷不高,有的抱怨所做的事並非自己喜歡的事情。然而,翻看這些郵件時,meiya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這些抱怨郵件中有的三行字裡就會有幾個錯別字。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抱怨工作待遇、社會不公、學歷不高……可為何他們不努力提升自我能力呢?為何連一份郵件的表述準確性都無法保證呢?

事實上,越是喜歡抱怨的人,越是難以做好一些小事情,甚至是一些非常本分的事情。因為他們往往以情緒為中心,而沒有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尋求真正想要的東西。長於說而弱於行,長於批評而弱於建議,因而,對於問題最終的解決,他們總是顯得無能為力。

你總是缺少競爭力嗎?想想你還在抱怨嗎?

【三】

你是什麼樣的人,吸引的就是什麼樣的事

F同學什麼都好,就是特別愛抱怨。在公司裡,無論大家去哪裡玩,吃什麼東西,在什麼時間,他都會無休止地抱怨工作、薪酬和老闆,仿佛他遇到的人都是非正常人類,遇到的事都是非正常事件。起初,他的同事還安慰他。漸漸的,同事們也只能默默地聽著,該吃吃該喝喝,不做任何發言,因為該說的話早已經說爛了,也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再到後來,同事聚會的時候,大家似乎都在猶豫要不要叫上他:不叫的話,大家都是同事;可叫上他,大家早已不願再感染他的負能量了。就這樣,大家和他說話的機會越變越少,也就越是覺得無話可說。最後,大家都慢慢遠離了他……

《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作者威爾•鮑溫將抱怨形容為“口臭”——當它從別人的嘴裡吐露時,我們就會注意到;但從自己的口中發出時,我們卻能充耳不聞。其實,在團隊中也是如此,傳遞負面情緒除了會動搖團隊“軍心”,還會讓被動接受“苦水”的人群不堪負荷,致使大家漸漸遠離了你。

總是糾結於令人頭疼的人際關係?想想你還在抱怨嗎?

【四】

為什麼越是抱怨,擔心的事就越容易發生呢?

萊哈德編著的《拿破崙三世與尤琴——一個帝國的悲喜劇》一書中曾這樣描述過拿破崙的婚姻:

拿破崙三世的妻子尤琴•德伯是一位西班牙伯爵的女兒。拿破崙被她的高雅、青春與美貌深深所吸引,於是,他不顧眾人的反對,堅持讓尤琴當上了皇后。

拿破崙三世和尤琴的婚姻開始得很浪漫,他們擁有世人所豔羨的一切。拿破崙盡一切所能愛著她,給她巨大的財富,甚至皇帝的權威。然而,這一切卻無法阻止妻子的嘮叨和挑剔,她還總是懷疑拿破崙三世會背著她和別的女人好上。於是,她總是對著拿破崙喋喋不休。

可是,尤琴的抱怨,並沒有使得拿破崙三世像綿羊般乖乖地守護在她的身邊。相反,拿破崙三世被她日復一日的抱怨搞得心煩意亂、痛苦不堪,對她從容忍慢慢發展到厭煩,甚至厭惡,最後使他做出了背叛的行為。當尤琴得知拿破崙的背離行為後,她失聲痛哭:“我最害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作家費爾南多•佩索阿說過:“真正的景觀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因為我們是它們的上帝。” 原本如此美好的婚姻,也正是在尤琴喋喋不休的抱怨之下,化為了烏有。

越是抱怨,擔心的事就越容易發生。

【五】

當你不再抱怨,你的生活也將與眾不同

作家六六裝修房子時,遇見一個師傅。第一次約見到師傅的時候,師傅就花了很長的時間與六六溝通整個設計的風格。平日裡,師傅隔三差五還會帶六六到建材城去選購材料,並儘量滿足六六的預算與喜好點。

不久,六六自己挑選了客廳的牆磚和地轉。但是,等到房子裝修過半了,六六突然後悔了當初購買的材料。於是,她對師傅說:“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師傅比她還淡定,問:“你想要什麼?”六六原是覺得不好意思,說:“算了,我能忍受。”可師傅卻說:“別,難得裝修一次,要用好多年,別湊合。你不喜歡,沒關係,我們可以改。” 接著,他還補充道:“滿意是最高標準,只要滿意,不怕麻煩。”最終,師傅既沒讓六六多花錢,又滿足了六六的需求。

有一次,六六請了學美術的同學幫忙繪製電視背景牆。師傅看著繪製的效果不錯,價格又適中,就掏出U盤讓六六幫忙拷貝。同時,嘴裡還不停地念著:“這個創意好,以後我要用到其他客戶的家裡去。”

房子裝好後,六六對師傅說:“你現在才三十歲,是個只帶二三十個工人的小老闆。未來,你還會有大公司的。你根本不用擔心自己未來買不起房子,因為你進步的速度會高於房價上漲的速度。”因為在師傅的辭典裡,沒有不滿,沒有抱怨,只有不斷提高,不斷學習。

如果你研讀馬雲的人生,你會發現:在前37年裡,他的人生就充斥著2個字:失敗;37歲之後,他飛黃騰達了,秘訣就是四個字:永不抱怨。

當你不再抱怨,你的人生也將從此改變。

【六】

怎樣才能停止無謂的抱怨?

停止抱怨能夠讓我們收穫美好的人生,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擺脫抱怨呢?作家Steve Pavlina提出了四點相應的策略:

1、識別消極思維的陷阱並努力戰勝消極思想。

長期抱怨的人,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讓消極的想法時常在自己腦海盤旋。而脫離消極思想的漩渦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消極思想會層出不窮。所以,停止抱怨之前,你需要承認這些消極想法的存在。

其次,在接受消極思想的基礎上,想方設法地超越它們。具體的措施有:

增強自己的意志力;

專注在應該專注的地方;

保持積極的心態。

2、主動尋求改變,承擔全部責任。

當你總是陷在消極的思維模式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你自己選擇了消極。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你必須通過積極進取來對抗自己的消極逃避。

積極進取的最好方式就是讓自己承擔責任。

下面是一些能夠體現責任感的例子:

如果我被一些事情困擾,那麼我就有責任把這些事情處理好;

如果我想要得到一樣東西,那麼我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得到它;

對於生命中需要的人,我必須吸引並努力讓他們融入我的生活;

如果不滿意現狀,那我必須改變現狀。

3、適時反思。

當你發覺自己又開始抱怨了,你應該立即停止並反問自己:

是想繼續逃避還是願意選擇承擔?

自己是希望做不喜歡的事情得到別人的同情,還是期望做喜歡的事情從而得到別人的祝福?

通過反思,你會進一步清晰自己的需求,從而做出理性的行為。

【拓展閱讀】

1《殺死一隻知更鳥》

成長總是個讓人煩惱的命題。成長有時會很緩慢,如小溪般唱著叮咚的歌曲趟過,有時卻如此突如其來,如暴雨般劈頭蓋臉……三個孩子因為小鎮上的幾樁冤案經歷了猝不及防的成長——痛苦與迷惑,悲傷與憤怒,也有溫情與感動。這是愛與真知的成長經典。

2《拆掉思維裡的牆》

也許,連我們自己也不曾意識到,那些困惑與煩惱背後,往往藏著一堵堵思維裡的牆,阻礙著我們,把我們與美好的生活隔開了。拆掉思維裡的那些牆,你就可以獲得成功、快樂、自信和幸福。這是一本“人生開竅手冊”,關於心理學+職業規劃+人生哲學。

3《把時間當作朋友》

這本書在出版後的短短一年時間裡,就重印了8次,很多讀者在讀過電子版後,依然購買紙質版收藏。還有相當多的讀者,買一本讀過之後,再買若干本送給朋友、同學、同事。最誇張的要屬盛大網路創新院的郭忠祥先生,“一捆一捆”地送,究竟送了多少已經想不起來了。

4《自控力》

提高自控力的最有效途徑,在於弄清自己如何失控、為何失控。如果你總拖到最後一分鐘才開始工作;總是月光,信用卡透支;想放鬆一下,卻熬夜上網;一直想減肥,總是挫敗;那麼《自控力》就是專門為你而寫的。

5《奇特的一生》

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將自己的一生用時間來計畫的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通過他的時間統計法對自己進行了研究和試驗:試驗在寫、讀、聽、工作、思索各方面,他到底能幹多少?幹多少?怎麼幹?堅持了56年的時間統計法,他用自己的一生證明了對自我的高要求是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