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麼努力追求生活品質,為何依舊了無生趣?
【一】
如果你願意觀察,或許你會和精讀君一樣,發現我們身邊有這樣一類人群:
他們在網上曬自己親手做的美食,看起來雖然不夠美觀,卻還算誘人。但你一細看,發現盛菜的器具,既有塑膠盆、不銹鋼碗、也有小鋁鍋、搪瓷缸,這些大大小小、參差不齊的器具一瞬間就消滅了你一大部分食欲;
他們銀行卡上的數位可以被定義為富有的人,但看他們的居住環境卻是個窮人。上世紀80年代的簡裝修,開裂的地瓷磚、脫漆的舊傢俱、大腦袋的電視機......;
他們備好了供養小孩從小到大的生活費用,但給自己小孩穿的卻是破破爛爛的衣服,大部分還是別家小孩的舊衣。問起緣由,說是小孩子也不懂什麼是美。
不難看出,這類人群的生活中總少了些什麼。是的,他們丟失的正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情趣”。何為生活情趣?在此,精讀君認為作家江徐的見解值得一提:
所謂生活情趣,就是用意趣之心去對待生活中的萬事萬物,並挖掘其中的美,為我們所用。
【二】
那麼,究竟是什麼奪走了我們的生活情趣呢?
有這樣一則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一位華人在美國奮鬥了很多年,經過艱苦的打拼,終於用自己的血汗錢買了一幢豪宅。可他沒有時間打理,就雇了一名傭人。他仍舊每天早出晚歸拼命工作賺錢,而傭人卻住在他的豪宅裡,每天享受著美食,在花園裡散步,在他的健身房裡鍛煉,在他的游泳池裡游泳。他在拼命賺錢,傭人卻替他享受勞動成果。
正像故事中的那位華人一樣,許多時候,我們只顧著在人生的旅途上匆忙前行,我們忙工作、忙學習、忙交際、卻忽略了欣賞沿途的美景。等到某個時刻突然回首,才發現,我們曾經那麼努力都是為了追求更有品質的生活,可忙著忙著,我們的生活裡只剩下奔波的疲憊。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社會心態藍皮書》顯示:“追求生活情趣”在人們的生活動力中,排名最末,遠遠落後於子女發展、建立人際優勢等現實生活目標。問問自己,你是否也將其排在末位?
此刻或許你會質疑,沒有物質基礎,何來生活情趣?在這裡,精讀君想告訴你的是,情趣不需要物質作保障,也不需要奢華來點綴;相反,有情趣的人,生活越是簡單。試想,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李煜的“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何嘗不是一種生活情趣?
【三】
在這個忙碌的物質時代,怎樣才能找回生活的情趣?
談及生活情趣,事實上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你必須有一點閒暇的時間才能談上情趣。否則,你的生活情趣大概還走在追求的路上。當你能夠騰出部分自我的時間,精讀君以下給出的3點建議或許可以幫助你找回生活情趣。
①感知世界
相信大部分的我們都喜歡和小孩子玩。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欣賞他們眼中的世界,在他們眼裡,世界都是嶄新的:
他們會專注地看著一隻小蟲爬上人行道;
他們會在小花園裡採集小花,然後將它們鋪在餐桌上的中心裝飾;
他們看球類比賽時會如癡如醉地盯著球場,眼睛睜得大大的,拍著雙手,發出嘣嘣的響聲...
如果我們也開始擁抱內心中兒時的你,我們就會擁有知覺,去重新感知這個趣味橫生的世界。試想想你是否也擁有過這樣的幸福時刻:
下班經過敞開門的麵包店,聞到裡面飄出來的香味兒,你的世界瞬間充滿了活力;
整理衣服時,突然從舊外套口袋裡掏出一張20元的紙幣,你歡呼雀躍地喊道:“有錢啦。”
②注重生活中的細節
沈複的《浮生六記》中有這樣一個人物:芸娘。書中記述過她制茶的過程:“夏月荷花初開時,晚含而曉放。芸用小紗囊撮茶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韻尤絕。”芸娘把茶葉放入花心,薰染花之香氣,用天然的泉水烹煮,最後才細細品嘗。
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美感的細節,讓芸娘把平淡的生活過得像花開一樣曼妙。可以說,她用巧手和慧心打理著溫情詩意的煙火人生,大概這也是為何林語堂將她稱讚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女子的緣故。
事實上,再細小的事物,哪怕一草一木,一花一樹,乃至一蔬一果,一沙一石,一針一線,只要你細細挖掘,總能窺探出它們帶給你的趣味。
③過一種有審美的生活
每年的巴黎時裝周、米蘭時裝周、倫敦時裝周、紐約時裝周,可謂吸引了全球的愛美人士爭相前往。從這裡發出的資訊是國際流行趨勢的風向標,更是美的標誌。而在街頭,我們時常能看到一些人穿著不協調,甚至搭配得完全沒有美感。他可能身上穿著一套筆挺的西裝,卻搭著一雙廉價的夾腳拖鞋。
僅在穿著打扮方面,個人的審美能力就差距甚大。試想,一個對生活中最基本的穿著都毫無審美力的人,他的生活會有情趣可言嗎?
木心先生曾說過:“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救不了。現在很多人窮,往往窮的不是物質,而是精神。沒有精氣神,沒有恰當的審美,生活剝露出最務實最粗俗的一面,越來越追求實用化的背後,就是越來越平庸,越來越枯萎。”
換句話說,一個人專注於審美的過程,就是納悅自己,滋養身心,美好生活的過程。可幸的是,審美能力不是生而具有的,我們都可以通過學習一點一滴地養成。
【拓展閱讀】
1《品味四講》
在《品味四講》中,蔣勳從食、衣、住、行方面重新審視“美”在現實生活中的角色:在小吃裡發現信仰;感受服裝的體溫;如何營造一個家;怎樣將急躁、焦慮和抑鬱的心情轉化成緩慢的生活節奏;如何從生活細節中找到快樂,享受悠閒的文化…… 在《品味四講》中,蔣勳最先提出生活美學的概念。讓讀者在享受孤獨與體悟生活後,找到自己獨特的品味,從美中獲得情感與力量。
2《故道白雲》
一行禪師沉穩迷人地講述了佛陀80歲的完整一生,佛法的起源與奧妙,就這樣在您面前徐徐展開。讀佛陀漫長而短暫的一生,也是在研讀鮮活的生命。無論你信仰什麼,在書中,你定會領悟到生命的真諦。
3《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本書以一問一答的方式展現了印度著名哲學家克氏的智慧結晶,他以詩意的語言建議我們人生要如何過。作者主張真理純屬個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來照亮自己。他告訴我們,面對生活,我們不必心存恐懼。要去愛你的生活,愛你的工作,愛你做的事。
4《簡單的藝術》
《簡單的藝術》自2005年推出至今,已成為世界級的超級暢銷書。書中不僅詳述了回歸簡單生活的方法,而且不時地在文中綴以哲人雋語,使全書閃爍智慧之光,捨棄一點,贏得無限。
5《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
我們可以每天勤勞工作,但不能為此而失去樂趣,這正是塔莎奶奶要告訴我們的。在這本書裡我們將會瞭解塔莎奶奶怎樣做到工作與享受兼顧得當,創造生活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