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脫下這件衣服,讓我好好看看

今天表妹終於收到了雙十一的最後一個快遞!

但素,看了一眼購物車,不知何時又滿了。

不能怪表妹敗家,包治百病鞋守一生,衣服永遠不嫌多。

最近,表妹還順便挖到一部跟中華服飾有關的紀錄片,乾貨滿滿,讓我對咱們祖宗的手藝佩服到不行。

嗯,就是它——

《布衣中國》

一開始,表妹只是打算看看衣服過過眼癮的。

結果,卻先被“衣服生成的秘密”迷住了!

如果去過海南,你可能見過歷史超過3000年的黎錦,驚歎它花紋繁複的精美。

但你一定不知道,從軋棉、拉絲加撚,再到染色、織造,會經過怎樣複雜而奇妙的工序。

如果你是廣東順德人,應該對“香雲紗”不會陌生。

但你肯定不清楚,烏黑油亮的顏色生成,是因為薯莨和河泥發生了神秘的化學反應。

江浙的朋友都知道藍印花布吧,但你們也大多數沒見過真實的手工染坊是如何運作的。

還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染色過程,通過“打藍”,馬蘭草變身為“藍花”,最後曬乾成為染料藍靛。

從原料選取到製作工藝,看了這部紀錄片你會發現:

這些關於衣服生成的故事都好有趣啊。

選材、染色、剪裁, 衣服就被製作出來了。

但衣服的故事還沒完。

一具體到穿著的人,衣服就不再是簡單的商品,而被印上了獨特的個人烙印。

現代人對衣服的選擇,說穿了就倆字,“個性”。

這個留著一條大髒辮子、穿著醒目的男人,叫梁偉。

他是北京古著界神一樣的存在,收藏了一堆七十年代生產的古著界“尖貨”。

在滿屋子的藏品中,隨手拿起一件牛仔衫,就能說出它的“前世今生”。

那個年代美國騎哈雷摩托的人很多

這件衣服一定是一個擁有哈雷機車的人在穿著過

對他來說,開古著店不只是為了賺錢,更多的是一種對“不可複製”的迷戀。

我喜歡這種感覺 它不會有一模一樣的再現

有的東西 你可以用更高的價錢再買到比它更好的

像這種狀態的 不可能再重複

在對牛仔狂熱的的粉絲中,還有一群特別的“養牛族”。

何謂“養牛”,專業說法是,“通過穿著者穿著,隨著身體對褲子的摩擦,致使褲子慢慢產生落色,出現屬於自己的紋路。這個過程最起碼需要半年以上,一般要一年,時間越長越好。”

資深“養牛人”阿陶就很愛和時間玩這個遊戲。

腿進入這條褲子之後

就會產生動作 也會產生彎折 也會產生摩擦

那這個摩擦必然導致一個色落嘛

在褲子上形成肌理和紋路

“養牛”不一定沖著盈利,相反,每天關注褲子的變化,或許才是“養牛人” 的真正樂趣。

所以我會很喜歡這種不是做出來的東西

它那種經過歲月 經過使用留下的痕跡特別讓我著迷

美,具有包容性。

66歲的汪薇玉 ,在上海創辦了一個“旗袍沙龍”,那裡的話題永遠離不開旗袍的美。

這一家四口,穿漢服已經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漢服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豐富多彩

走個路都會有很多樂趣

無論是古著、旗袍或是漢服,都能自然地走上街頭。

這既是傳統和現代的碰撞,也是時代的進步。

要知道,在封建社會,衣服的穿著講尊卑等級。

封建官宦穿正色

平民著間色 等級森嚴

在六七十年代,追求個性是被禁止的。連“性☆禁☆感”、“華麗”都是貶義詞。

幾乎所有的中國人 都穿著毫無個性的藍色服裝

遠遠望去像一群藍螞蟻

但隨著時代漸漸開放,女人又有了腰身,男人也變得瀟灑起來。

到了現在,自由成了時代的主題。

事實上 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來說

任何一種款式

都不足以定義屬於他們的這個時代

可以說,衣服就是穿在身上的民族史,反映了時代的明暗。

除了 “穿衣服的人”,這部紀錄片還把鏡頭對準那些衣服背後的匠人。

做西裝已經30年的裁縫王敏傑,一年365天,有320天都磨在自己的工作室。

對於他來說,一針一線,一刀一剪都是樂趣。

假如年初一休息一天

我不來就難受了

對高級定制師馬榮卿來說,做衣服,從來不會枯燥。

沒有一件重複的衣服

所以我每天接觸的都是新鮮的

但頂級裁縫的高端訂制畢竟還是少數,更多的是靠著手藝艱難營生的老百姓。

南京的張宗生夫婦,每天都要從郊區趕往市區,在街頭為普通百姓縫縫補補。

十幾年了,一家兩口,全靠他這一雙手。

一路上

張宗生習慣鍛煉手指的靈活性

和高級定制奢侈的“慢工出細活”不同,在街頭巷尾,比的就是“快”。

30分鐘左右就能做一件中山裝

日復一日的馬不停蹄。這一針一線,連綴的是生活的一分一厘。

老伴沒有錢拿

生災害病

到醫院的那個錢是沒有數的

為了“賺快錢”,每年九月,都會有50多萬采棉工湧入新疆。

兩個月的采棉期,稍微熟手一點的,也能賺個六七千。

可采棉不是什麼輕鬆活。

60公斤就要機械重複地

低頭彎腰伸手12000次

60公斤,也才120塊罷了。

但在前往新疆的火車上,那些平凡的臉上,卻寫滿了希望。

那些采下來的棉花,製成溫暖的衣服,穿在“布衣百姓”的身上;采棉人,拿著采棉得來的錢,治病、蓋房子、湊學費······繼續著自己的“布衣生活”。

中國還有無數平凡的百姓,像他們那樣,為了一家飽暖奮力生活。

就像紀錄片片尾說的:

一根絲,一塊布,一個篳路藍縷的民族。

或許,這才是“布衣中國”的真諦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想看的,b站就有

編輯助理:美少女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