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看了日劇家庭主婦的標準,我還是乖乖工作吧

最近姐又盯上了一部有意思的日劇,畢竟光看片名就覺得有意思:《逃避可恥但有用》。

有新垣結衣的顏,加上喜劇的設定,現在豆瓣評分已達8.5。

開端的片頭很現實,研究生畢業的女主森山美栗沒找著工作,只好在一家公司當派遣員工,就是我們所謂的臨時工。

然而,公司最終卻沒有續用她,反而用了一個學歷、能力都不如她的同事(這不科學)

逗比的父母覺得女主擅長打掃和整理,剛好又待業在家,就給她介紹了一份家政工作,替一位系統工程師打掃衛生。

因為時薪有2000日元(約RMB123元),女主的父母都覺得還不低,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愉快的決定。

讓研究生畢業的女兒去當保潔員的父母絕對是少數……但小夥伴們也不用覺得去當保潔員浪費,畢竟看下去就知道了!

▼不想求職逃避可恥?

但家庭勞動也是工作,還能賺錢

講真,碩士生找不到工作的尷尬其實不稀奇,何況當初女主就是為了逃避嚴峻的就業壓力,才選擇了繼續讀研。

她讀的是臨床心理學,然而求職時卻履履碰壁,實在讓人心灰意冷。但好在女主有著天生樂觀的性格(遺傳啊),很快就完成了從臨床心理學碩士到家政服務員的角色轉變。

女主服務的物件叫津崎平匡,35歲,單身程式猿一枚。非第一眼帥,屬於萌萌噠草系男。

初次見面男主就展現了理工男簡單直白的思維方式,女主還沒開始工作時,他就已經遞上了薪水,說是萬一不想繼續用女主也不用再見了。

女主非但沒覺得冒犯,反倒是一臉驚喜地同意了。

逃避了壓力山大的職場,女主做得還挺開心。

當她做完家務時,看到院子裡有一家人把她當成男主的新婚妻子,於是她就想:不如從事“婚姻”這個職業,然後從不斷求職的怪圈裡跳出來?

這種想法看似不上進,但實際很好理解:幹得是自己擅長的事,又還有不錯的收入,何樂而不為啊!?於是女主腦洞大開,向男主提出:那咱們契約結婚啊!

為此女主還專門找朋友討論過,說主婦一年的勞動換成收入有304.1萬日無,約RMB18.6萬,認為契約結婚是件“美差”。

基於“一方需要人做家務,一方需要薪水又不想去職場”的前提,男主用他強大的數學算了N筆帳後,發現這是一件雙贏的事,因此決定採納女主的建議:那好,咱們結婚吧!(圍笑)

然後美好的主婦生活就這麼開始了。

早上做好飯給先生,再甜甜地說聲“路上小心”。

沒事的時候出去和朋友吃飯聚會。

反正先生下班前回來做飯就好了。

週末還能出去玩,不加班。

女主找到了自己擅長並享受的工作,小日子過得是相當的滋潤。而且估計小夥伴們也猜到了,小說和電視劇裡契約婚姻,多半都是以甜美的愛情收尾的。雖然現在還沒出完,但兩人的契約生活已經發了不少糖,小夥伴們自己吃去吧,姐就不劇透了。

▼全職主婦真的像劇裡一樣美好?

這部劇雖然有些脫離現實,畢竟沒有遭到父母的反對,兩人之間目前也沒有孩子等其他負擔,生活起來還比較輕鬆。但姐認為它好的地方,就是通過用戲劇的形式告訴觀眾們,家庭主婦的工作是可以量化的,很有思考的空間。

年薪RMB18.6萬,平均下來月薪是1.55萬,這比很多畢業生起薪都高了不少。有了這個年收入,再看看日媒製作的全職主婦 VS 職主婦女性時間表,感覺這會是一項相當不錯的工作(畢竟早上10點起床晚上10點睡覺想想就很爽啊)

但先別著急嚮往,來看看由某位全職婦女一天真實的安排:早上4點起床,淩晨1點才睡,也就是只睡了3小時,整個過程中幾乎沒有其他休息。這樣一比,上班族是不是覺得自己幸福多了?

因此,姐端著一張語重心長的臉,跟各位寶寶們說,不要被甜甜的日劇騙啦,全職主婦的生活並沒有像Gakki同學的顏一樣美好。

全職主婦不僅在亞洲很常見,在富裕的美國也一樣存在。去年5月,《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題目叫“Poor Little Rich Women”(可憐的小富婦人們)的文章,講的就是居住在紐約高尚社區,畢業於美國頂級學府、外貌氣質能力出眾、丈夫多為金融界大亨的女性。她們衣著光鮮,在家帶孩子,和闊太太們進行社交,然後等待丈夫的“年終獎”。

文章的作者有人類學背景,她表示,在過去的六年裡,她採訪了一百多位這樣的全職媽媽。讓作者感到震驚的是,美國很多女性在爭取同工同酬。

當時有人告訴她,自己就有過這樣的生活,被丈夫支付“年終獎”的行為更像是情婦,然後在41歲被拋棄。看似美好輕鬆財富最頂端的家庭,實則有著最不平等的性別關係。但話又說回來,這一群優秀女性,本身就比其他人更具備選擇的能力,而這選擇本身無關對錯好壞,只不過美國上流階層的家庭主婦生活的背後,也不一定像想像中美好罷了。

那麼咱們的國家又是什麼樣呢?去知乎逛一圈,姐發現大家關於全職主婦的論調還是比較統一的:普遍來說,中國的全職主婦通常都要面臨來自父母和婆家的壓力,因為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也就沒有話語權。

“我全職最大的壓力是父母,他們更多是擔心我因為經濟原因在家庭失去地位,或者被婆家為難。”(知乎匿名答主)

這已經比較好的情況,因為更多時候不僅要面臨雙方父母的壓力,還會遭到旁人會指指點點。(知乎答主趙圓圓)

因此,從咱們的國情出發,如果想成為全職主婦,那麼必然要想清楚下面幾個問題:

1、首先是最根本的經濟問題,一方獨自工作的收入能否承擔起家庭開銷?這樣的生活方式夫妻雙方是否都願意接受?

2、其次是弄清楚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某種程度上全職主婦意味著活動圈子會變小,那麼與家庭為伴的樂趣與價值感是否能夠滿足自身的需求?

3、再者也很重要的一點,當成為全職主婦後,你的伴侶和家人能否給予足夠的尊重?通常來說,擁有一個三觀相近、成熟的伴侶,日子會相對容易得多。

不過妹紙們也不用太悲觀了,若是以上三個問題你都能想清楚並且解決得好,姐覺得選擇當全職主婦是沒有問題的。此外,喜歡並且願意用心地生活和照顧的全職太太,同樣也可以很有成就感。

馬來西亞的全職主婦SamanthaLee,她有兩個女兒。在二女兒出生不久後,為了哄大女兒學會自己吃飯,她就天天變著法子用各種家常食材,參照不同的卡通形象做成可愛兒童便當。

▲小黃人

▲小紅帽

▲介個像不像龍貓?

▲還有可愛的玩具熊和貓頭鷹

這樣一頓頓下來,SamanthaLee已經積攢了幾百個作品,是家庭主婦,更是料理達人好嘛?雖然姐這個乖寶寶從小就不挑食,如果小時候就遇到這樣可愛的便當,估計會吃得更多……

還有ins上的一位日本全職主婦Osayosan,每每做完家務後,她就會上傳收納的照片。網友表示,看她家的圖真是分分鐘治癒強迫症。因些她現在累積了14萬粉絲,被號稱為神級收納達人。

▲從客廳到廚房都一塵不染

▲飯菜營養搭配均衡,擺放也很有美感

▲兒童收拾得整整齊齊

▲會用心孩子要穿的衣服

所以說,現實中的主婦依然可以像劇裡的女主一樣,在家事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但通常情況下,女性承擔了大部分家庭工作,卻沒有得到應有承認和尊重。因此姐覺得《逃避可恥但有用》最大的意義,就是明明白白提出,家庭勞動是一項具體的工作,同屬社會分工,是具備社會價值的。只不過通常來說,人們更願意認同金錢的來源是家庭以外的工作。

在家的寶寶們可以認真數數母親一天究竟要操持多少家事,需要應對多少人情世故,有時候還恨不得把智商情商腦力體力全都用上,不比在職場打拼容易。說句不好聽的,在職場不爽了大不了辭職把老闆炒了唄,但對於一名主婦來說,不可能輕易把老公孩子公公婆婆給炒了吧?

沒有一項工作是完全輕鬆如意的。無論是職場還是主婦,都是為家庭付出的不同形式,最重要的是遵循自己內心的選擇。

如果有一天,社會願意一致承認家庭勞動的價值,讓主婦(甚至是主夫)得到了應有的保障和尊重,在夫妻一方可以承擔起家庭費用的前提下,那麼應該不少人會很樂意回歸家庭。

希望那一天來得不會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