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愛德美全內構版 M113A1 製作實錄

你可能說不出它的名字,但你肯定認得它的面孔。M113,這款誕生於 1960 年的裝甲車,已經在風雨中征戰了半個世紀。幾十年來,從中南半島到中東,從中美洲到巴爾幹,只要有戰爭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從衝鋒陷陣到兵員運輸,從武裝巡邏到火力支援,從傷患救護到工程搶修,M113 沒有戰場主角的光環,卻不愧金牌配角的稱號。

作為一款經典戰車,M113 在模型界也不乏產品,這次我做的,是愛德美出產的 M113A1。這是一款相當老的產品了,模具是 1993 年的,比很多讀者的年紀都大,當初之所以買了這款模型,主要是看上了它的全內構。買回來後一直堆積,待到下決心開盒時,時間已不知不覺過了十年。

在製作開始前,對這套板件好歹評價幾句吧:畢竟是幾十年前的模具,材料、工藝和如今的水準無法相比,不僅零件開得比較肉,材料縮水明顯,而且組合度也不夠良好,前部的導浪板鉸鏈位置還開錯了,總之是各種問題多多。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堆積了十年也沒見塑膠老化變脆,水貼紙也可以正常使用,看來模型的保質期還是挺長的。

終於下了決心消滅堆積,自己選擇的模型,流著淚也要做完。根據說明書的指引,先從內構做起。和一些偷工減料的廠商不同,愛德美這套板件提供的是“全內構”,包括發動機艙、駕駛艙和乘員艙的全部艙室都有再現。發動機雖然談不上有多精緻,好歹是五臟俱全。懶得考據發動機的細節並補充管線了,直做,噴郡士 C212 鋼鐵色。

郡仕的金屬色在噴塗後要擦一擦才能露出金屬本色,再經過黑色漬洗液的漬洗,用田宮的 XF-16 琺瑯漆幹掃一下,效果馬馬虎虎吧。找不到實物照片,實在懶得考證每一部位到底是什麼顏色了。

M113 的駕駛艙和乘員艙,和 M2 這樣的現代化步兵戰車不同,M113 沒有獨立的戰斗室,戰斗室和乘員艙是一體的。

車輛的內構需要先單獨噴漆,然後再製作外部細節。這次使用了郡仕的磚紅色水補土,而不是以往常用的灰補土。

根據實車照片考證,M113 的內壁是淺綠色的,愛德美包裝盒上所印的模型完成品樣例的內構顏色不對。我使用田宮 XF-21(Sky) 顏色來噴塗內飾,塗完後的顏色和我找到的實車圖片基本一致。

用黑色油畫顏料對艙壁做一次漬洗,然後用 XF-10(紅棕色) 和 XF-1(黑色)的琺瑯漆點出掉漆效果。M113 的車體大部是鋁合金的,不過艙室內部的一些構件還是鐵質的,參考一些實物圖片,做了少許的流鏽效果。

車體內部的地板是個不太好處理的地方,看實物照片,各種不同時期、國家的 M-113,地板的顏色也不一致。有噴淺綠色的,也有不噴漆直接是鋼板色的。最後我使用的方案是地板連同內構一起先噴淺綠色漆,然後通過漬洗和天然土做成略生銹的鋼鐵質感。本來想保留少許淺綠色漆做磨損效果的,後來漬洗做的有點過了,綠色沒留下。最後,用田宮 XF-16 琺瑯漆對地板上的經常被踩到位置做一次幹掃,使花紋顯露出來,基本就算完事了。

附一張實車的內部照片。

愛德美在這個 M-113A1 套件裡提供了 2 套履帶:橡膠履帶和組裝履帶。為了格調當然要鄙視橡膠履帶,於是果斷選擇組裝履帶。其實愛德美的這套組裝履帶用的材料不好,零件縮水嚴重,做出來效果未必真比那個橡膠履帶強多少,而花費的時間卻是橡膠履帶的若干倍。

按照愛德美的設計,這款 M113 的大部分艙門都是可以開合的——除了駕駛員艙門。想了個辦法用銅絲將這個艙門也改成活的了,雖然不算完美,但不仔細看也看不出太大破綻。

機槍的槍口需要自己鑽孔。

車體外部零件素組完畢,噴水補土,然後用田宮 XF-9(Hull Red)噴一遍作為預製陰影。

車身主色用田宮水性 XF-62(橄欖褐),這款漆顏色偏深,到後面表面噴了透明光澤漆後,顏色尤其深,所以原色只能作為車體陰影色使用,實際上的車身主色是 XF-62 + XF-2(亞光白)。

上一次做模型還是 5 年前,那會兒還沒流行 CM 技法,時光荏苒滄海桑田,如今不說用 CM 技法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以我的理解,CM 的核心就是根據光線照射在車體上的強弱分佈,用不同深度的顏色配合光線,以達到突出光影效果的目的。這次使用了 XF-49(卡其色)來噴塗模型的高亮區域,重點高亮區域則又往 XF-49 里加了點白。

這些天看了一些高手們的作品,發現模型不能做得太寫實,過於寫實就平淡了,需要有藝術的誇張,做出來的東西才有感染力。像坦克頂部的艙門蓋,如果寫實的話,就是和車體一色的。而按照一些 CM 技法教程,則是把艙門塗得比車體淺一些。試驗了一下,果然還是把艙門塗淺一些視覺效果更好。(忘了留張舊化前的特寫照片,遺憾了)

上水貼紙之前,一定要給車體噴一遍光澤透明色,否則無論怎麼小心,總會有貼紙的邊緣會反白。與其事後後悔,不如事前把工作做足。

車輪是一體的,但是外緣需要噴塗黑色,手塗的話太考驗手藝了,最後想了個辦法:先把車輪整體噴塗德國灰(不要真的用純黑,那樣就顯得失真了),然後到超市買一把學生用的有各種直徑圓孔的尺子,將車輪放到合適的圓孔下,噴塗橄欖綠。

由於 M-113 採用的是鋁合金裝甲,車身哪裡是鋼、哪裡是鋁,還真是頗難考證,從我找到的照片來分析,只能肯定車體前部的導浪板和頂部的機槍護盾是鐵質的,所以這次車體外部的鏽跡就只做了這幾處。

愛德美這套模型的基本設定是 M113A1 的越戰版,可以選擇 4 種樣式,其中美軍兩種,澳大利亞軍和韓軍各一種。各款車的車身基本一致,炮塔、武器裝備及塗裝有所不同。這次我選的是美軍 ACAV 款,這款車型是在 M113A1 基本型的基礎上,增加了槍塔護盾及車身後部的機槍,使之成為了一種介乎裝甲運兵車和步兵戰車之間的裝備。

我沒有去過越南,不知道那邊的土壤顏色是怎樣的,不過看中國南方的土壤顏色都發紅,估計越南也類似吧,所以就用了顏色偏紅的天然土。不得不說國產的天使天然土還是不錯的,附著力雖然比郡士的天然土小一些,但是價格秒殺各種進口天然土。

雖然選了美軍 ACAV 款,不過還是一時手癢把澳大利亞軍的 M113 炮塔給做了,感覺澳大利亞這種全封閉的炮塔比 ACAV 護盾強得多,車長可以在內部操作武器,有點現代步兵戰車的樣子了。

噴火坦克式炮塔也做出來了,如果不糾結部隊番號這樣的細節的話,也可以裝上湊合看。

愛德美在這套板件裡很厚道地配了 5 個人物,都快夠單獨發盒模型的了,而且人物的裝備很齊全,從配槍、背包、水壺,到透明的礦泉水瓶子,一應俱全。我以前沒怎麼塗裝過兵人,這次專門看了幾個視頻教程,在雜糅了幾位大師的技法,經過噴塗、筆塗一番折騰之後,效果還馬馬虎虎吧,遠觀過得去就行了。由於繪製人物用到了一些類似油畫的明暗畫法,所以作品完成後只在特定的光照角度下觀感才理想。

由於製作之前看了幾個不同的兵人塗裝教程,所以每個人物的塗裝方式都有差別,實踐證明 1:35 的兵人不塗眼白的效果更好。像這位可樂哥,按某教程的工藝塗了眼白,感覺表情怪怪的。

車長則是按照另一套教程的技法做的,沒塗眼白,反而感覺更自然。

加上人物後,這套模型終於完整了。

這款 M113A1 的特色就是全內構,所以,製作時的側重點也放在了展示內構上,為此在其它方面不得不有所犧牲。比如車的頂蓋,如果不粘死,總會有些上翹;如果粘死的話,縫隙可以處理得小一些,但那樣就無法打開看內構了。最後還是選擇了不粘,同樣選擇不粘的,還有車的前部裝甲及導浪板。

打開發動機艙門。

移除前裝甲板,展示發動機艙和駕駛艙的內構。

前裝甲板的內側,使用 AK 的引擎污垢表現液(AK-082))進行了舊化。

從後門處觀察乘員艙內構。

打開上部裝甲,展示全部內構。

將可樂哥放到裝甲車裡合個影吧。看到有資料稱 M-113 除了車組成員外,還可以運輸 10 名士兵。估計這是個極限數字。考慮到士兵還要攜帶給養和武器裝備,在這個狹小的乘員艙想塞下 10 個人有些勉為其難。

給 M113 裝上 105mm 無後坐力炮不知道是哪位老兄的主意,加上這門炮,M113 就有了一些火力支援的能力。不過由於空間衝突,不得不去掉了車身後部的一挺機槍,車長機槍的射界也受影響,造成了不小的火力死角。

從實車照片上看,很多時候 M113 的側裙板都會被拆下來,我也比較喜歡不帶側裙板的樣子,因為這樣可以更好地展示履帶。不過本著不浪費的精神,模型中的側裙板並沒有被扔掉,用蜻蜓膠固定後,這個側裙板可以隨時裝上/拆下。

最後,來一張全車各部件的全家福,這種展示最有成就感。

完成一個模型專案時的心情,就像是看完了一部電視連續劇,那種欲罷不能的空虛感,估計只有做過模型的人才能體會。洗罷噴筆,擦淨桌子,整理好工具,整理好心情,下一個專案,很快又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