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大眾真的賠完家底兒?為了研發要裁員3萬

上週五大眾集團與工會達成協議,大眾將在全球範圍裁員3萬,從而提升利潤,用節省下的資金來支持電動車與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另外,大眾將效仿特斯拉建立電池工廠,滿足未來規劃的每年近300萬輛純電動車的需求。

這樣做的一部分原因,很多人都已經猜到了,因為大眾在美國的尾氣門事件的巨額賠款,大眾目前已經預留了191億美元,雖然大眾集團大家大業的但是191億也不免傷筋動骨,這對於電動車和無人駕駛技術的開發是一個壞消息。此次裁員,一定程度是為了應對賠償後的資金缺口和科技研發的需求。對此,德國本土將削減2.3萬個工作崗位,大眾承諾不會在德國強制裁員。

大眾CEO穆勒表示:“如果未來大眾售出車輛超過四分之一電動汽車,那麼一年我們需要至少將近300萬個電池(目前大眾的年銷量在千萬台左右,如果未來繼續增長,那麼四分之一也就是有300萬)。打造大眾自己的電池工廠是十分有意義的。”大眾目前的電動汽車電池由其他供應商提供,短時間內外包可以,但是長期來說建設自己的電池工廠勢在必行。

大眾I.D.概念車在廣州車展上正式國內亮相,搭載一台電動機,最大功率170馬力,續航里程600km,量產車型將在2020年前上市,售價或與高爾夫相當。

點評:

先說說建設電池工廠的事,自己之前接觸過工業工程領域的知識(假裝很厲害的樣子),從效率提升和節省成本的角度來說,小需求量的業務如果可以外包出去,是要比自己專門賣地動工、建設生產線等要更節省成本。但是如果需求量增大後,勢必要轉為自己內做,可以通過自己的管理節省成本,這裡就算一點小小的科普知識,請工業工程大牛們放過,我只是想靜靜地裝個13而已。

再說說裁員的事,尾氣門的影響真的是經久不息,而且191億美元對於大眾來說也是太多了,這可不是投資而是直接打水漂的沒了,而資金的問題才剛剛浮現,這應該會成為大眾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不論能不能熬過去。

在國內一個年產能20多萬的工廠大概需要3000-5000人,所以裁員3萬人,真的不是個小項目,而且德國還不強制裁員,一般來說不強制裁員,就是削減預算,等人員自然流失然後不補員,週期非常的長,我真的挺好奇大眾要如何做到。

說一千道一萬,如果大眾沒有尾氣門事件應該可以更遊刃有餘的花錢研發吧,可惜沒有後悔藥,尤其是在老美的地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