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多肉變美了是種病?可我不想幫肉肉治好這種病!

停下來別往後看。用十秒鐘猜一下這種你不想幫肉肉治好的病叫什麼吧。

還是沒猜出來嗎?

今天的主題就是多肉植物葉綠素合成障礙症,俗稱:“出錦”。

出錦這個詞彙對於花友來說應該並不陌生,即使沒有親眼看見過自己種植的小苗出錦,也肯定看到過別人別人秀出自己出錦小苗的圖片,而這樣的圖片下面,往往都是一片喝彩和恭喜之聲。

沒有人會這樣提醒你:嗨,樓主,你的肉肉得了葉綠素合成障礙症,你要小心了,肉肉得了這種病是很容易死的。

其實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種說法確實是沒錯的。出錦不僅是病,而且對於某些肉肉,還是一種挺嚴重的病,如果照看不好,確實是挺容易死的。

肉肉出錦之後,無非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全身上下的所有葉綠素都沒了,我們把這種情況稱之為全錦。雖說是所有葉綠素都沒有了,但也不是徹底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了,葉肉細胞裡殘餘的極少量葉綠素以及花青素都會被動員起來工作,來生產有機物質。即使這樣,全錦的肉肉由於有機物合成能理非常弱,還是會常年生存在虛弱的狀態下,當然也成長極慢。大部分的全錦,即使在溫室裡細緻照料,死亡率也是極高的。全錦這種情況,最終的結果往往就是病死。

第二種,錦斑隨著肉肉的生長,變得越來越模糊,最後慢慢消失。這是肉肉通過自身努力戰勝了病魔,最終恢復了健康。

這種情況在出錦的小苗當中十分常見。小苗出錦後,錦斑隔幾天變清晰,隔幾天又變得模糊。小苗生長旺盛,機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很強,很有可能痊癒。

雖然肉肉恢復了健康,但肉肉的主人卻不見得高興。畢竟,出錦這個詞只要一出現,就伴隨著彩虹、白熊、富士這樣的高大上的肉肉名字。本來還指望著可以擁有一棵高大上的肉肉呢,錦沒了,夢也可以醒了。

好在肉肉出現全錦後病死和治好病永不復發一樣,概率都不是很高。最常見的情況是第三種,也就是肉肉本能的將沒有葉綠素合成能力的細胞隔離開來。然後由有葉綠素的細胞合成有機物,養著這些不能合成葉綠素的錦細胞。

這種情況下,健康細胞與錦細胞形成了飼養和被飼養的關係。肉肉出錦以後,錦細胞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但卻與健康細胞一樣消耗著養分。為了讓錦化細胞能夠吃飽,你不得不給你出錦的肉肉曬更多的太陽,但是,錦細胞不僅合成葉綠素有障礙,往往合成抵擋紫外線的花青素也同樣有障礙。所以相比之下,出錦的肉肉會更容易受到強烈陽光的灼傷。這就是所有錦化品種的肉肉都比原始品種養植難度高的主要原因。

一般的疾病的結局一般只有兩種,要麼病癒,要麼病死。為什麼出錦這種病最多的情況是既不病死也不治癒呢?如果肉肉總是在自己嘗試治癒疾病,應該出錦的肉肉應該隨著長大慢慢退掉錦斑啊?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從出錦的病因開始說起。出錦是一種基因疾病,也就是說,出錦是可以遺傳並形成穩定物種的。由於合成葉綠素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化學過程,越是複雜的程式,越容易發生破壞,遺傳變異、化學物質刺激、由於雜交引起的基因缺陷都可能會導致合成葉綠素的基因出現故障,從而產生出錦的現象。

錦細胞除了不能合成葉綠素以外,分裂的功能還是正常的。於是錦細胞就通過不斷的分裂來創造新的錦細胞。這樣,錦細胞與健康細胞就在不斷的自我複製的過程中達成了默契和平衡。肉肉上的錦斑也就長期存在下來,變成了相對比較固定的花紋了。

不管出錦是一種多麼嚴重的病,但至少是一種美麗的病。在大自然中,出錦的肉肉由於生存能力弱,很快就會被自然淘汰,所以錦化的原始肉肉品種並不多見。在家庭養植環境中,給出錦的肉肉創造出好的生長條件,讓她們相對比較健康的生存下去,是喜愛錦化的花友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出錦的本質是葉綠素合成障礙症。想要養好出錦的肉肉,保障她們的光照是第一重要的。你應該把陽光最好的位置讓給出錦的肉肉。肉肉葉片上的錦斑所占的比例越高,她對陽光的需求也就越多。同時,由於缺少防護的能力,請不要把出錦的肉肉放在烈日下暴曬,她們比正常的肉肉更怕紫外線的灼傷。

另外,即使錦細胞與健康細胞已經各安其位了,但肉肉仍然時時刻刻都在與病魔做著鬥爭。肉肉會大量的合成葉綠素來與錦細胞對抗。如果葉綠素不足以戰勝錦細胞,肉肉還會合成大量花青素來與錦細胞鬥爭。這會讓肉肉看起來色彩繽紛,分外好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彩虹(紫珍珠錦)。別光看著肉肉好看,反復大量合成這些物質,都是需要額外的養分的。

如果你的錦化肉肉處於無根或者休眠的狀態下,那可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她們比健康的肉肉更難發根和服盆。如果錦化的肉肉本身就比較小(比如4片葉子的砍頭熊童子白錦),就很容易進入快速的養料消耗的狀態。如果需要購買錦化的肉肉品種,最好確認肉肉有根,個體飽滿健康,否則買回家來,你就不得不為養活她們而傷一番腦筋了。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錦化品種都不好養。有的錦化品種已經經歷了多次的人工選育以後,已經變成了錦斑花紋穩定的新品種,比如中斑蓮花掌、彩色蠟筆、雅樂之舞、愛染錦、翡翠木錦等等,她們葉片中健康細胞的數量足夠多,基因穩定,有些品種甚至葉插都能獲得一定比例的錦化小苗。這些皮實好養的錦化品種,讓我們總是忘記,出錦其實真的是一種病。

作者:嗚莎花園(已授權)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參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