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不要讓孩子成為你的道具
這是菠菜非常喜歡的一篇文章,分享給媽媽們。
故事要從一個媽媽打來的求助電話說起,記錄如下:
媽媽覺得自己十歲的兒子性格太內向,每天回到家一句話也不說,對自己說的話也聽不進去,我行我素。而這段時間,媽媽發現兒子常偷拿家裡的錢,卻只拿一毛、五毛的小錢,平日在家也常偷偷摸摸地找東西、藏東西。為此,爸爸打過他。而媽媽抱怨丈夫只會打兒子,根本不會教育孩子,所以孩子在家時才什麼話也不說。對孩子的行為,媽媽很苦惱,而對與丈夫的溝通,媽媽又很無奈。
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媽媽的煩惱,而實際上孩子的反常行為更彰顯出其非常態、複雜的內心,現象背後一定隱藏著更大的原因。果不其然,在我約見之後,事情一步步明朗起來。
在錄播間裡我告訴大家:“上周當我約見這家人時,發現情況和案例記錄完全不同。這個‘沉默內向’的孩子在我面前卻是個話癆!我出於禮貌,略表現出對他生活、朋友的關心之後,他就毫無節制地狂侃了20分鐘,內容涉及了朋友、老師、愛好,還有自己發明的課間遊戲,等等。談話期間,排除我特別準備的‘招數’,我從任何一個角度都看不出他的內向。”我喝了口水,從大家的表情裡我看到了不解和吃驚,“一個人在兩個環境下的表現不一樣,那只能證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家’的環境有問題,‘媽媽’塑造的環境讓他沒法表達。”[通常會設計兩個不同環境和孩子進行同樣的活動,以便得知孩子在不同環境下的行為表現是否相同。如果有差異,就需進一步探求環境的哪些因素發生了變化。而這些變化就是導致孩子行為不同的原因。]
“環境到底有什麼問題呢?”李陽已經按捺不住了。
當我結束和“話癆孩子”對話後,他媽媽帶著一臉不解推開我房間的門,雖然她在外面聽不到我和孩子的具體交談,但房間裡傳出的笑聲足以震撼她。
[我們盡可能讓父母看到孩子在其他場合的表現,這樣才能讓父母看到孩子的另一面,才能相信自己孩子的另外一面。]而隨之,我要討論的話題也不再是孩子內向、拿錢的問題,而是這個家庭到底給了孩子怎樣的環境。
“這是一個全職媽媽的家庭。”我回答。
“全職媽媽?這很正常啊,難道是問題的關鍵嗎?”李陽略有失望。
“對,這正是關鍵!全職媽媽放棄了工作,在家照顧家庭和孩子,父親則承擔了家庭主要經濟來源。但在中國目前狀況是,誰掙錢誰就牛,而全職顧家的人似乎就會低一等。”從大家的反應來看,他們對我的觀點大都認同,“問題在於,賺錢養家的一方和全職顧家的另一方都認為相夫教子是件很簡單的事,如果這都弄不好,那就徹底沒有價值了。”
“所以,她會覺得有壓力而非常緊張,是嗎?”另一個年輕編導問道。
“對,因為全職媽媽的安全感來自家庭。[個體的社會角色和家庭角色影響了父母對待孩子的心態,也就隨之造成了行為的變化。]孩子是否出色是她的成績單,於是她們會把壓力傳遞給孩子,將孩子的全部行動都鎖定在眼中,生怕出任何差錯。但對孩子來說,家本應該是放鬆的地方,而回家後卻有一種被監視的感受,自己任何一種情緒的表露都會引起強烈的反應,所以他選擇了不表態而沉默。”
“我似乎能理解他媽媽的感受了。可他爸爸呢?為什麼他會老打孩子呢?”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他非常清楚自己在家庭中所需承擔的責任,特別是已為人父的男人。而事實上,平日忙到無法顧家的爸爸內心是愧疚的。當他回到家後,希望聽到孩子的好消息,結果妻子卻總在訴苦和抱怨孩子——這些在他耳中就變成了妻子對他平時不顧家、不管孩子的一種埋怨。對他而言,最直接的‘管教’就是‘打’,這是最簡單的方法。而這其中的‘打’很大部分是打給妻子看的。”
“天哪!這孩子簡直成為了個道具,還肩負著爸媽雙重壓力。”李陽一邊做著記錄,一邊憤憤不平。
“對,這就是孩子不說話的癥結所在。”我還沒有來得及說下去,李陽打斷了我,“那拿錢和這事又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有關係了,他每次都只拿一毛、五毛,能買什麼呢?而且頻率都不高,他只是想通過這方法引起父母注意。一般來說,現在錢包裡多幾毛、少幾毛誰會發現呢?可這媽媽多麼細心啊,你可以想像她平時‘監管感’多強了。”[孩子的行為不會是孤立存在的,所以要結合父母行為來研究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你是說孩子想吸引父母的注意?他媽媽這樣一心撲在他身上,他還覺得不被關心嗎?”李陽一臉狐疑地望著我。[分析孩子行為的第一步是需要問自己: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們關注的重點不應該是行為本身,應該是行為背後的原因。]
“關心,什麼是真正的關心?”當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我這段時間對此思考而帶來的難受、偶爾的憤怒都被再次觸發,“獨生子女的現狀讓父母對他們顯示出強烈的愛和關心。但他們只關心孩子的成績和在學校表現,有人關心過孩子什麼時候開心、什麼時候難過嗎?會和孩子一起分享他們的快樂和分擔他們的痛苦嗎?沒有!”我一時有些激動,聲音大了起來,“父母舉著一面大旗,‘為你好、為你將來好’,就可以完全不顧孩子現在的感受嗎?如果你的上司每天只關注你的業績和工作成果,其他什麼都不過問,你會認為他在關心你嗎?”
“遇到這樣的領導,我早不幹了。”一位編導不滿地回答。
“你們可以不幹,可孩子們能‘不幹’嗎?能‘跳槽’嗎?不能,他們只能承受,別無選擇!”
“那你說父母該怎麼辦呢?”有人問。
“首先,父母要先問問自己,每次行為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還是孩子的需要,更要明白這是孩子一時的物質或心理需要,還是成長的需要。”
很多時候父母的行為是滿足了自己的需要或者是孩子的需要,但卻遺忘了孩子成長的需要。這三者的差別導致了教育行為的偏差也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收穫。我開始案例總結。
“請舉個例子。”編導提出要求。
“比如說在我們營地活動中,因為任務難度大,孩子們身體上受了點兒苦,但他們自己並沒嚷嚷。可父母心疼了,看不下去了,想讓孩子退出任務。這個‘退出’行為就是滿足父母內心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如果是孩子忍受不了,要求退出,那才是孩子的需要。但如果這種強度的鍛煉對孩子的成長是一種需要,那作為父母,你是看到孩子一時的需要,還是成長的需要呢?”
“那現在有大量的全職媽媽,你有什麼好建議呢?”李陽緊跟話題發問。
“的確如此,特別是在發達城市,全職媽媽數量直線上升,由此引發出一系列教育新問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我認為,首先意識上,夫妻雙方應達成共識,不論誰在家照顧孩子和在外獲取經濟來源,二者對於家庭貢獻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罷了,這樣雙方心理狀態才會平和。
其次,即使在家相夫教子也一定不能忘了和社會聯繫,需要關注和瞭解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學習和進步。只有讓自己感受到時代的脈搏,生活的召喚,才能傳遞給孩子積極的情緒。孩子回到家,希望看到的是生活積極的媽媽、瞭解社會的媽媽、一個在不斷學習進步的媽媽。
全職媽媽需要保持和社會接觸,積極成為社會中的一員。保持健康的心態能夠幫助自己很好地處理和孩子之間以及丈夫之間的關係。而這個案例裡的媽媽,她的緊張帶給了丈夫緊迫感,使本來開朗的孩子在這壓迫感極強的環境中不得不封閉自己。” 本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育兒精彩內容,請訂閱辣媽白金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