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番茄醬這件事,不是開個瓶蓋就行了
吃番茄醬這件事小編一直是比較隨意的,超市里挑瓶順眼的,回家試試最直接。所以常常會買到一些不合口味又得硬吃的番茄醬,怎麼也不能浪費。等下次再買的時候,又會因為好奇心挑一款沒吃過的繼續試,到現在家裡還剩著一堆吃不完的番茄醬。
番茄醬在我們這裡吃的有些亂,不是說牌子多,是說有些人愛叫番茄沙司,有些又會叫番茄醬,連廠家的包裝也是一團亂的。
番茄本來就是個舶來品,番茄醬更是舶來口味,用英文來分其實比較清楚,主要就是ketchup、paste、sauce,這個在包裝上也看的見。
但是我們的包裝常常會在番茄沙司下面寫著ketchup,沙司其實是sauce的意思。
這裡面的關係要理清楚還是挺麻煩的,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會把ketchup等同於sauce,但其實兩者的做法還是有點不一樣的。
簡單來說,ketchup用來搭配薯條、炸雞這類食物更多。
像我們在KFC裡蘸薯條吃的就是了,亨氏的番茄調味小包。這個也有同款大包的,不過不知為什麼,就是覺得小包更好吃一些。
瓶裝的是很典型的包裝,亨氏家這款的瓶子設計在番茄醬裡算比較好看的,因為番茄醬不容易流動,所以要從玻璃瓶裡倒出來我們一般會拍瓶底,但它家的瓶底拍了也沒什麼用,這時候可以用兩個手指,敲一敲瓶頸貼著57的那個標籤。雖然這個57是創始人一時興起弄上去的,沒什麼實質含義,但這個標籤的位置確實是整個瓶子最容易讓番茄醬流出來的施力點。
當然圖方便的就比較建議吃這種可以擠壓的包裝,有些小夥伴可能覺得直接買進口的正宗點,這個就看你吃哪個開心了。
除了亨氏家族的,小編還喜歡的一款就是愛之味家的了,一個臺灣的牌子,比較酸,濃稠度也適中。
再來說說sauce。
在國外一般會叫red sauce或者pasta sauce,更適合用來配義大利面,除了特殊的用途做法差異比較大,大多時候和ketchup一起混著吃也沒什麼不可以,國內的包裝也沒分的很清楚,因為它們的做法變化太多。
沙司個人比較喜歡的是澳洲的Masterfoods番茄沙司,搭配義大利面,你會發現就是你想要的味道,加到披薩里,和店裡的也是一毛一樣。
順手再推薦一款意面番茄醬給喜歡吃意面的小夥伴,這款還是芝士味的,吃起來真的很贊。而且Hunt's 的番茄醬也是很好吃的,好奇可以去試試,當然合不合你的口味,小編就不知道,反正小編是超愛的。
最後就是沒什麼懸念的paste了,原汁原味的番茄醬,或者可以叫它番茄膏,非常濃稠,基本就是番茄和水,一般是鐵罐裝的,做菜的時候用來提色、調味比較多。這個應該不容易被買錯。
不過挑番茄醬這種東西,真的要隨口緣,別人推薦了最多就是買回去嘗嘗,要不要路人轉粉,還是看自己喜不喜歡了,所以小編家裡的番茄醬大軍還是會繼續壯大的,下次有好發現再和大家分享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