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不該等1.5T斯威X7?看完這篇試駕就知道了
今天我要介紹一款大家都比較陌生的車——斯威X7。之所以說陌生是因為SWM斯威汽車這個品牌剛剛成立不久,具體的也就是今年的事兒。注意,這裡說的是斯威汽車,而非斯威。
很多摩托車迷都知道,斯威品牌其實早在1971年就于義大利創立,主要業務是生產高端越野摩托車,義大利常規賽、歐洲常規賽、FMI杯常規賽、美國六日賽等賽事斯威都參加過,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最鼎盛的時候,斯威甚至還成為了當時世界排名前三的高端越野摩托車品牌之一。
不過進入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歐洲經濟結構調整,高端越野摩托車消費能力逐漸萎縮,斯威將精力集中在124 RZ,GTS Racing兩款經典車型的生產銷售。但還是可惜,斯威在固執堅守著前瞻設計和極致工藝品質之時,疏忽了運營和市場策略,同時受經濟危機影響,斯威開始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應該就有印象了,差不多三年前:
·
2014年1月,鑫源控股全資收購斯威品牌。
·
2014年2月,斯威汽車義大利設計中心掛牌成立。
·
2014年11月,斯威旗下5款車型在ECIMA(米蘭國際自行車和摩托車展)參展,
並宣佈斯威品牌在歐洲回歸。
·
2016年1月,斯威汽車旗下首款車型X7在重慶涪陵正式下線。
·
2016年7月27日,斯威汽車品牌在北京正式發佈。
到此,鑫源控股旗下華晨鑫源重慶汽車有限公司正式將斯威應用到全新乘用車品牌上,而這個品牌就是斯威汽車。所以說,大家對斯威汽車陌生也很正常,一方面,很多人都不熟悉斯威這個摩托車品牌;另一方面,斯威汽車品牌剛成立不到三年,前期沒什麼宣傳,基本都在悶頭造車,而現在突然發佈了一款新車也就難免讓外界非常好奇。
關於歷史的疑問我們就先聊這麼多,接下來還是說說大家更關心的產品問題。SUV市場最近兩年迅速走熱,受追捧的程度甚至可以說,只要能把車造出來,輔以還不錯的管道,基本都能賺錢。這可能是很多廠家都沒想到的,所以我們看到在這股大潮襲來之際很多車廠都推出了自己的SUV產品。斯威汽車也不例外,作為中國市場的一個新生,它也選擇從SUV切入,為的就是能在起步階段更穩健。如今,斯威汽車的首款產品X7已經上市,雖然目前只有1.8L車型可選,不過別擔心,更迎合市場需求的1.5T車型也馬上要和大家見面了。
# 外觀協調,但希望能更好
斯威汽車和華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外觀上你也能看出這一點。斯威X7的大燈造型和霧燈佈局和寶馬X1接近,車側的腰線和尾燈也能看出做了一些借鑒。有人說斯威在抄寶馬的設計,我覺得不對,因為很多細節雖然看起來像,但畢竟斯威做了一定的修改,而且除了那些有嫌疑的細節外,我認為在其他方面X7的原創度還是很高的。
斯威X7的前格柵並非雙腎型,而是採用了一體式的直瀑格柵,前杠的造型也較寶馬X1更加複雜。細節方面,在牌照架上方的橫條進氣口中央有一個攝像頭,它的作用是攝取車頭影像,為360度全景影像服務,而霧燈下方的側進氣口是封死的,加入了鍍鉻裝飾和LED日行燈後,車頭的高級感有所提升。
斯威X7的車身長度為4710mm,軸距為2750mm,較長的車身為佈局三排座椅提供了可能,而該車1770mm的高度在競品中也是高的,因此能看到即便該車的腰線不低,車窗的面積依然不算小。不足的話,我認為原廠的輪圈太小的,要知道有一副大輪圈是非常能提升車子視覺效果的,現在X7配備的是18英寸輪圈,還是不太能抓人眼球。
215mm的胎寬有些窄,看著不太酷,實際的抓地性能也受些影響。紅色的卡鉗很好看,不過只有高配才有,至於輪圈樣式我覺得一般。
斯威X7的尾部造型還算成熟,線條的過渡、銜接很流暢,造型比例拿捏的比較到位,值得注意的是,該車的後杠很大一塊都是銀色的下護板,其餘的便是黑色的防擦塑膠,跨界風格可以說相當明顯。
# 大屏是亮點,空間是賣點
不出意外的話,斯威X7上這塊中控屏應該是自主品牌中最大的一塊了,它足有12英寸,而且因為豎置,所以顯得更大一些。這塊螢幕支援多點觸控,在導航介面下你可以雙指捏合來縮小地圖,用起來和智慧手機無異,還是挺方便的。觸控靈敏度受到技術的限制,滑動螢幕時有種介面不跟手的感覺,當然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斯威X7的成本擺在這裡,想把特斯拉的觸控技術也搬到車裡並不現實。
這塊螢幕內置了E-go系統,這是斯威官方的叫法,其中集成了藍牙、導航、線上影音、WIFI熱點等當下比較常用且熱門的功能,功能內容其實都差不多,但因為X7上的這塊螢幕足夠大,所以按鍵設計得也不小,平時開車觸屏調節功能要比一般小螢幕來得輕鬆些。此外,
在手機上下載一個斯威開發的APP就能實現車輛的遠端控制,比如遠端啟動發動機、空調、座椅加熱,這些功能的實現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你的用車體驗,其實想想冬天用這個功能先把座椅加熱然後再上車,屁股不用忍受寒冷了還是挺舒服的一件事。
關於這個大屏再說一點,就是時下流行的手勢控制功能它也是支援的,好比你在用導航,這時想放大地圖,一般情況下只能點擊左側的“+”按鈕實現放大,而現在除了這個方法外,你還可以在螢幕中央向左滑動,通過這個手勢也能將地圖放大。我實際體驗了下X7上的這個功能,感覺還不錯,尤其是駕車導航時,在你不方便找“+”、“—”按鈕的情況下,輕掃螢幕確實要方便很多。
在說空間之前我想先聊聊座椅的舒適度,說實話我並不覺得斯威X7的座椅坐起來很舒服,主要問題是填充物比較硬,實際上和我之前試過的哈弗藍標H2等車型比起來感覺要硬的多,不是特別的友好。但如果仔細體會的話,還是能感覺出後排座椅要比前排稍微軟一些,當然也有限。除了坐起來有些硬外,前排座椅的包裹性也一般,而後排,不光坐墊偏短,而且前部的翹起角度較低,正常坐姿下大腿基本受不到坐墊的承托,所以長時間坐還是比較累。不過值得稱道的一點是,後排靠背的角度調節幅度非常大,從近乎垂直的角度到半躺的角度它都能實現,所以在試乘的大部分時間裡,我在後排都是半躺著度過的。
現在說說斯威X7的賣點之一——空間。相信大部分人在目睹過本田艾力紳第三排座椅放倒過程後都會覺得其他車的空間設計不太高級。沒錯,在我接觸完艾力紳後也有這樣的感慨,不過我倒是覺得畢竟像本田一樣把空間玩得這麼溜的車廠不多,所以遇到一台車,只要空間設計別太反人類就都還OK。斯威X7其實就是各方面都還讓人滿意的車,它有著2+3+2的座椅佈局,平時第三排不用的時候,能夠很方便的坐下五個人,而且放倒第三排時,常規後備廂容積為660L,放倒第二排時又能擴展至1920升,應付一次短途旅行是綽綽有餘了。
不過也就像前面說的,斯威X7的空間設計能拿及格的分數,但用起來談不上有高級感。首先進入第三排比較麻煩,你得先把第二排座椅靠背放倒,然後拉動靠背後的把手把整個座椅前翻,才能比較輕鬆的進入第三排,其次整個空間變化過程相當費力,一方面座椅很沉,另一方面可能是座椅間的公差控制不夠好,翻動一個座椅時總感覺在和另一個較勁兒,此外把手的阻尼感也不太好,反正我放倒第三排時確實費了些力氣,相信換做女生會更吃力。
# 動力變強,希望變速箱升級
開過1.8L斯威X7的人都會抱怨動力偏弱,如今該車換上1.5T發動機後表現又如何呢?在我個人看來其實還不錯,畢竟動力資料有了大幅提升,感官上的改變還是很明顯的。相較於現在的1.8L發動機,這台1.5T發動機的最大功率提升到了115kW,最大扭矩達到了230N·m,而且中低轉速就能實現最大出力,比自然吸氣發動機更適合城市使用。
感覺上來說,1.5T的斯威X7油門並沒有被調得很靈敏,想在低速起步時獲得比較好的動力需要把油門多踩一點,大概當轉速到了2000rpm,渦輪開始完全介入後,X7才會有果斷的加速能力。當然我也並不認為比較模糊的油門回應是件很糟糕的事情,因為相較于那種過度靈敏的調校,這種初段沒那麼敏感的油門,對新手應該是種更友好的設定。
關於變速箱,其實有那麼一點模糊,不過我對它的抱怨不在於此,而在於擋位不夠多。從現在的市場狀況來看,配備6速手動變速箱的車型已經不少了,跟上這個節奏是有必要的,另外,多一個6擋也確實能為車子的燃油經濟性做些貢獻,尤其是斯威X7還是台SUV,油耗本來就高些。怕動力不夠?其實也不用擔心,以現在這台1.5T發動機的動力掛6擋帶動車子已經沒有問題,想想2.0LJeep自由光都在使用9AT,而且那台2.0L發動機動力還不如這台1.5T,所以給斯威X7配個6MT完全可以放心。
至於刹車,腳感有些輕,前段的制動力稍差,和油門一樣需要多踩一點。轉向挺舒適,沒有很多自主車上出現的生澀問題,比例感也不錯,偏沉的手感可能會更多的受到男士歡迎。底盤方面,比較軟的懸掛對震動的過濾效果很好,而因為後懸的扭力梁結構也導致路過坑窪時,小的餘震比較多。斯威X7能有這樣的表現我覺得已經很不錯,畢竟你拿20萬車的質感去要求10萬的車不太現實,這裡面肯定有成本的差異。
總結:
如果有十萬的預算,我還是很願意將斯威X7列入自己的願望清單的,而且也更傾向於選購1.5T車型,畢竟相較於1.8L車型動力提升明顯,開起來要爽快很多。當然,除了空間實用、配置豐富等一些斯威X7上所具有的優點外,我也得說,這台車的做工目前還不是競品中最好的,或者換種說法,如果想擁有更出色的內飾質感我可能會選擇其他車型。
最後,再說一點,到這個月底1.5T斯威X7的手動擋車型就差不多已經鋪貨完成,而12月上旬將正式上市,至於大家都關心的6AT車型,差不多要到明年上半年才能發售,所以如果你喜歡自動擋,那就只能再等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