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你嫌棄的乳酪,含鈣量居然如此之高!
大家都知道喝牛奶的好處,然而作為“奶中黃金”的乳酪,在中國卻是個不受待見的“主兒”,雖然它在西方可是個老少皆愛的“寵兒”。那麼乳酪到底有啥“過人”的營養價值?為何在國人眼裡不受“待見”?如何選擇一款好乳酪?怎麼吃才最健康?今天就由營養師給你說個明明白白。
1、乳酪含鈣量是牛奶7倍
乳酪也叫乾酪、乳酪或芝士,是一種在牛奶或羊奶中加入適量乳酸菌發酵劑和凝乳酶,經發酵使奶中的蛋白質(主要是酪蛋白)凝固,排除乳清,並經一定時間的成熟製成的發酵乳製品。大概每10斤牛奶才能濃縮制得1斤乳酪,可見乳酪營養價值之高。
乳製品最大的營養價值是鈣與優質蛋白質。令人驚喜的是,乳酪中的鈣含量大概是普通牛奶的6~8倍,而蛋白質含量高達牛奶的9倍,換句話說,1~2片乳酪的鈣與蛋白質含量就可以與1袋牛奶相媲美。
此外,乳酪中其他營養素如維生素A、D以及由發酵中額外產生的B族維生素等含量均比牛奶高,當然脂肪含量也是普通牛奶的8~10倍,單位熱量比牛奶高不少。所以,乳酪堪稱是一座營養“小寶庫”。
對於胃口較小的人來說,早餐喝一杯牛奶很可能已經半飽,而乳酪吃進去在胃腸中不像牛奶那麼“占地”,所以並不會覺得撐,也更方便快捷高效的保證鈣、優質蛋白等營養素攝入。與此同時,乳酪屬於發酵製品,其中還有豐富的益生菌,經常吃的話,對於改善腸道微生態平衡有一定的益處。
2、我們應該多吃乳酪
根據前幾年公佈的資料來看,中國乳酪年產量僅有1.5—2萬噸,而國外平均則在460萬噸左右;人均年消費量法國最多,為24.5千克,美國為15.7千克,而中國人不足100克。
雖然我國目前的乳酪消費量整體呈上升趨勢,不過與西方國家,甚至與同屬亞洲的日、韓等國家相比,人均消費量還是差距很大。
中國人之所以不愛吃乳酪,一方面與我們日常膳食結構有關,我們很多的家常菜貌似很難將乳酪融入其中。另一方面,乳酪本身獨特而怪異的風味,也讓那些從小很少接觸這類乳製品的人不太容易接受,再加上乳酪本身的價格較高,這些因素都降低了國人對乳酪的消費熱情。
不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大家每天要吃各種各樣的乳製品,相當於每天液態奶300克,這些乳製品中當然也包括乳酪。
3、根據口味選乳酪
營養價值如此高的乳酪,與其失之交臂的確是一種損失。我們不妨先從選擇適合自己的乳酪與烹調方式入手,慢慢把乳酪納入日常飲食中吧。
市面上琳琅滿目的乳酪種類很多,如果按照含水量對其分類,可分為軟質、半硬質、硬質或特硬質乳酪,這個容易理解,也就是乳酪的軟硬程度。硬乳酪可夾在麵包中食用,而鬆軟的乳酪可以用來做甜品等。按照加工工藝,可分為天然乳酪和再制乳酪。
天然乳酪是由牛奶按照發酵凝乳、排乳清等關鍵步驟直接製作而來的,其配料表上一般只有巴氏殺菌乳、乳酸菌(具體菌種視產品而定)、凝乳酶和食用鹽四種原料,也叫原制乳酪。
而“再制乳酪”是在天然乳酪的基礎上對口味與形狀等方面改進之後的乳酪,目前市面上再制乳酪的比例很高。通過對天然乳酪進行粉碎、熔化以及乳化,再制乳酪具有天然乳酪不具備的均一質地及細膩口感。
同時,通過改變工藝條件和原料配比,可製作出具備不同風味或功能特性(如切片型、塗抹型)的再制乳酪,產品口味豐富且成本較低,同時保質期延長,因此再制乳酪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既然是再制,那麼可改進的“空間”就非常大了。有的再制乳酪含有脫脂奶粉,降低了原乳酪的使用比例;有的裡面額外添加了糖、奶油、香精等讓口感更香甜。
總之,再制乳酪花樣多,並不能一言以概之,需要選購時認真看食品標籤,首先配料表中“乳酪”這種成分位置越靠前越好,同時營養成分表中蛋白質和鈣含量較高,而脂肪和鈉含量少的產品更為健康。
4、花式吃乳酪,讓你腦洞大開
乳酪選擇好了,怎麼吃呢?如果覺得“孤零零”地吃乳酪難以接受,以下幾種方式會讓你腦洞大開:
(1)將乳酪、蔬菜(例如生菜、黃瓜)、雞蛋等一起夾在全麥麵包或者饅頭裡,做成簡易版的三明治,尤其適合上班族和學生族當早餐。
(2)將乳酪切成小塊,與其他蔬果一起做成乳酪沙拉,且能讓沙拉增加一種牛奶的風味。
(3)在炒洋蔥、土豆,等蔬菜時放點乳酪,等其完全融化後,炒出的菜別有一番香味。
(4)將乳酪放在吐司麵包上,抹上番茄醬,撒入杏鮑菇、彩椒、洋蔥等,烤制之後再吃,與披薩有種異曲同工之妙。
(5)做一些牛肉等肉類製品時,把乳酪加熱成汁,調入進去,風味也不錯。
買的乳酪太多,一次性吃不了,需要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儲藏,且要注意在保質期前儘快吃完。因為乳酪含蛋白質量較高,容易滋生細菌。
*歡迎訂閱,分享。如有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米多多喜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