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那麼多大道理,該如何過好這一生?
【一】
電影《後會無期》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臺詞,其中“聽過很多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句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是啊,很多道理都“懂”,但生活卻過得一塌糊塗!
我們一直在被教導著多聽聽別人說的道理,好讓我們少走彎路,少碰釘子,少遭遇挫折;讓我們變成成功優秀,令人羡慕的人。於是我們會看書,會聽別人的語錄,會學習別人對生活對事業對感情對自己的方式,我們會主動或被動地從別人那裡吸取經驗,然後拿來要求自己。
可即便如此,我們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明明知道父母有多愛我們,卻依然跟陌生人客氣尊重,對父母持愛行兇;
明明知道熬夜對身體的危害有多大,卻依然打著失眠的旗號固執的不肯睡;
明明知道想減肥一定要少吃多運動,卻依然又饞又懶,好吃懶做。
為什麼我們一邊信心滿滿地給別人“上課”,一邊卻連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精讀君最近在管理大師肯•布蘭佳等三位作者的著作《知道做到》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簡單來說,就是3個原因:
①資訊超載
②消極過濾
③缺少跟進
這要怎麼理解?知道了原因,又要如何才能過好這一生呢?請聽精讀君一一道來。
【二】
《知道做到》中提到,當一個人從“知道一件事”到具體“做一件事”的過程中,一共要經過3個層次的轉變。第一個層次的轉變是知識層次的轉變。這是最簡單的,也是花費時間最少的一種轉變。要想提高自己的知識層次,你只需要讀一本新書,聽一盤新錄音帶,看一盤新錄影帶,或參加一次培訓班就可以了。
但正是因為人們接收到的資訊太多了,知識來得非常容易,而學習一件新事物要比努力將其付諸實踐有趣多了,所以人們就會習慣性地不斷獲取新知識,而不會運用知識在實際中改變他們的行為。這就引出了人們為什麼沒能做到知行合一的第一個原因:信息超載。
有位作家在一家高爾夫學校學習時就深深體會到資訊超載帶來的困惑。他在對高爾夫一竅不通的情況下報名參加了一個為期3天的培訓班,希望以此提高球技。可結果他的球技卻變得更糟糕。因為教練教得東西太多,當他在家中練習時,由於同時要注意那麼多問題,就變得無所適從了。
所以,如果我們總是在接觸新知識,卻沒有停下來去整合它們,並將其付諸實踐,問題就來了。如果繼續這樣不停地接觸新知識,我們的大腦就會堵塞。
資訊超載是導致人們無法做到知行合一的第一個原因。
【三】
在闡述第二個層次的轉變之前,先來看看《知道做到》中談到的一個演講:怎樣將你所知道的付諸實踐。主持演講的企業家在說到這個層次的轉變時並沒有一語破的,而是讓在場的觀眾做了兩件事:
他先讓觀眾在大廳裡隨便走30秒,跟盡可能多的人打招呼。並且一定要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打招呼,好像他們都無足輕重一樣。於是,觀眾開始在大廳裡四處走動,卻完全忽視了彼此的存在。
過了一會兒,他又請觀眾停在原地,但不要坐下。當人群安靜下來之後,他又讓大家再走動30秒,並且要像歡迎一位失散多年的老朋友一樣歡迎自己身邊的人。這時候,大廳立刻爆發出人們的笑聲,大家相互擁抱在一起,充滿著一種積極的能量。
很明顯,在這兩項活動中,第二項會讓大廳裡充滿更多能量,而獲得這樣的能量,只需要將大家的思維從消極轉變為積極,從感覺自己身邊的人無足輕重到把他們當成失散多年很想見到的好朋友,整個大廳裡的能量就都改變了。
這就引出了改進行為所必須經歷的第二個層次的轉變:態度轉變。態度是一個帶有情感色彩的知識因數。當你對某個東西產生強烈的積極或消極情感時,你就會形成自己的態度。如果你擁有的是一種消極思維,在面對別人的建議或想法時就會做出“我知道你在說什麼,可是......”這樣的反應。如此,過早地拒絕大部分資訊,就只能學到或利用自己接觸到的一小部分資訊,發揮一小部分潛力。
態度究竟有著怎樣的作用?欲查看態度效應的相關內容,請點擊閱讀
鏡子裡的你
消極過濾,是導致人們無法做到知行合一的第二個原因。我們為什麼會消極過濾?《知道做到》一書中認為,當我們還是孩子時,會儘量通過自己的成就來贏得關注,從父母那裡尋求表揚和認可。但父母總是傾向于強調那些消極的事,當我們表現良好時,他們會認為這理所當然,所以什麼也不說;而一旦我們做錯事,他們就會大發雷霆。久而久之,我們也形成了這樣的思維方式。
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總是用一種焦慮、消極、猶豫不決、先入判斷或是堅持固有思維的態度去判斷自己所接收到的資訊。這使得我們本來可以100%地聽到自己身邊的人在說什麼,或是100%地通過閱讀讓書和文獻中的理念進入大腦,但由於我們的封閉、消極過濾,結果最終只有10%的資訊能夠進入我們的潛意識。
消極過濾,是導致人們無法做到知行合一的第二個原因。
【四】
第三個層次的轉變,也是最為困難的變化層次,即行為上的變化,這是學習的真正意義所在。為什麼做到這點非常困難呢?
舉個例子,假如你的體重一直都超出正常體重10多斤。你也曾不停地嘗試過各種食譜,以此減肥,可是仍然不管用。因為你還不夠專注,如果你一邊減肥,一邊卻夢想著有一天被關進一家甜品店,那你就永遠也改變不了。因為一個人行為的改變總是從內心想法的轉變開始,然後才逐漸由內而外變化的。為什麼這麼說?請點擊閱讀微課
你和約伯斯的距離,只差3個圈圈
因此,要讓減肥食譜生效,你就必須真正專心地跟進這個食譜。大多數人根本沒有制訂這樣的計畫,這也正是人們沒能做到學以致用的第三個原因:缺少一個跟進系統。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將自己的知識付諸實踐,你需要一個跟進計畫來為你提供指導、支持,增強責任感。
所以真正有效的減肥食譜只有一個,那就是能讓你持之以恆的那個。缺少跟進系統,是導致人們無法做到知行合一的第三個原因
對於人們沒能做到知行合一的3個原因,總結如下:
資訊超載、消極過濾、缺少跟進是導致人們無法做到知行合一的三個主要原因。那麼,針對這三個原因,有哪些應對方法呢?
【五】
首先,防止資訊超載,你需要“少而精”而不是“多而淺”的學習。
認知科學研究發現,越費力去處理的資訊,記得越牢。例如,聽完一次培訓課,如果自己能將培訓內容按自己的邏輯結構重新梳理做一份筆記,然後再過24小時重讀筆記,並馬上應用知識,同時將該知識傳授給別人,那麼,就會記得很牢、掌握得很好。
其實,這就是一個專注的過程,要想掌握一樣東西,你必須完全沉浸其中,慢慢咀嚼、消化,直到將其完全吸收,變成自己的一部分(欲查看有關專注的更多內容,請點擊閱讀微課
為什麼每隔幾分鐘,你就要看看手機?)。而實現這個過程,我們就應該選擇幾個知識點進行多次的反復閱讀,也就是“少而精”的學習。
少而精的學習,還能激發我們的創造性。因為這樣的學習,使你能夠徹底而精熟地掌握一項技能,在這個意義上,你就是專家,就越能激發出更有創造性的想法。
然而,少而精學習的關鍵在於“間隔性重複”。 這是一種學習技巧,也稱為行為條件學習或內部強化。使用這種技巧時,你不止在一種場合接觸某一資訊,而是會隔段時間就重複接觸到這條資訊,直到它最終沉澱下來,牢牢地成為你知識結構和技能結構的一部分。比如,大家熟知的“腦白金”廣告,在間隔性地重複一陣子之後,也牢牢印刻在我們的腦海中。廣告商們把這種重複稱為“印象”。
但是,這種重複又不是不間斷地反復,而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之後再重複。比如,閱讀一本書的“間隔性重複”的做法可以是這樣:
第一次讀,先從頭到尾通讀,大致瞭解篇章結構和內容;
第二次讀,劃出重點,並批註;
第三次讀,做筆記,按自己的邏輯結構進行梳理;
第四次讀,找一位學習夥伴一起讀。這裡每重讀一次,一定要間隔一段時間,讓這些資訊和知識在自己大腦潛意識裡發酵。
因此,要防止資訊超載,我們必須進行少而精的學習。要掌握某個知識,可以先選擇一些關鍵點,隔段時間就重複一下,讓自己專注於此,並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技能。
【六】
其次,避免消極過濾,你要學會的是積極聆聽,使用綠燈思維。也就是說,每當聽到一件事時,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帶有任何偏見或先入之見,不要產生“發臭思維症”(是指那些對積極的、哪怕是對自己有利的資訊半信半疑,或者乾脆拒之門外的症狀)。你的第一反應應該是“我怎麼才能用到它?如果能學會這個,我會有怎樣的收穫?”
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必須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帶著一種學習的態度,帶著積極的期待,對新的資訊感到興奮。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再好的機會我們都會失之交臂。有條件的話,還可以隨時拿支筆做記錄和批註。並且不要總量琢磨這些資訊錯在哪裡,而是積極發現其中的正確之處,告訴自己:“我知道自己讀到或聽到的資訊是有一定價值的,可它究竟在哪兒呢?”
此外,在聆聽的過程中,還要帶著強烈的欲望,不僅要仔細聆聽對方的講話內容,還要努力激發出自己的想像力,帶著一種“我該如何應用這些”的態度去啟發思考,將聽到和看到的內容,與自己此前接觸、經歷過的其它東西聯繫起來,成為“可能性思考者”、“可能性參與者”,帶著“有可能”的心態,才能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在所有人都認為4分鐘內跑完1英里是不可能的時候,1954年5月6日,英國田徑運動員羅傑•班尼斯特卻跑出了3分59.4秒的成績,他所創造的記錄後來雖然不斷被超越,但仍舊被認為是20世紀世界田徑史上最偉大的奇跡之一。
大多數人都認為國際象棋界不會出現女性贏家,因為女性不並不擅長這個項目,而匈牙利的一個心理學家卻把他的女兒培養訓練成了國際象棋世界大師,她們就是著名的波爾加三姐妹。
這些案例就體現了一種可能性思維。所以,避免消極過濾,你就需要敞開心胸,將封閉、消極的心態變成開放而積極的心態。你可以慢慢轉變這一過程:從拒絕到吸收。
【七】
德魯克說過:“沒有什麼好事是偶然發生的。”要想改變某個行為,得到自己預期的結果,你就需要指導、支援和問責。當這三個要素同時具備時,你便可以制訂一份出色的跟進計畫,從而有效應對缺少跟進的問題。
John Wooden是美國最具傳奇色彩的大學籃球教練,在全美大學體育協會舉辦的籃球賽中,他曾經率領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籃球隊在12年內獲得了10次的冠軍。為了研究他的執教秘訣,兩位元心理學家曾經全程觀察過他的訓練課,並記下了他給球員發的每一條指令。統計結果表明,在記錄的2326條指令中,6.9%是表揚,6.6%是表示不滿,75%的指令都是純粹的資訊,也就是做什麼動作和怎麼做。
Wooden最常見的執教方法是:演示一遍正確的動作,表現一遍錯誤的動作,再演示一遍正確的動作。好的教練從不發表什麼激情演說,甚至不用講課,只給學生具體的即時回饋。學生認識到了錯誤,才能有針對性地改進和完善。
這就是一個周密的跟進計畫。也是一個持續改進的迴圈:告知、演示、嘗試、觀察、表揚或修正。所有的“跟進系統”都可以根據這個步驟來設計,並為此去尋找資源。
當然,有些學習,外部教練是必須的;有些學習,自己可以當自己的教練。如果無法有效實現這個跟進過程,你也可以尋求支援。找夥伴一起學習,向夥伴請教,與夥伴討論,讓夥伴一起監督,這些都能夠讓“跟進系統”更有效。
此外。在跟進的過程中,不要忘了及時的表揚,千萬不要等到人們完全做對一件事之後才去表揚他們。自助學習時,也要學會及時自我表揚。
練習,並不能幫你做到完美,只有完美的練習,才會讓你做到完美。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跟進系統是建立在我們討論過的前兩個原因(資訊超載和消極過濾)之上的。出發你首先集中學習幾件事,並且消除自己的發臭思維症,否則這套積極跟進系統並不會產生太大的作用。
從“知道”到“做到”,你學會了嗎?下面,精讀君簡單用圖片總結一下今天這篇微課的內容:
學會了這些,大概就能過好這一生了吧。
【拓展閱讀】
①《知道做到》
《知道做到》旨在改進人們的學習方法、提高人們的學習技能、説明人們改正錯誤的學習習慣。美國20年來暢銷的知行合一作品,偉大的商業管理思想家之一肯·布蘭佳,帶你走出知易行難的怪圈 。
②《少有人走的路》
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為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
③《正見》
書中最大的理念是在講,是不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完全取決於你的生活狀態。比如有些人雖然穿著僧袍,但言行在他看來卻並不符合佛教徒的標準,而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聽過佛教這個名字,卻像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一般在活著。——賴聲川 “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
④《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
本書經長期調研采證,以及對大量案例深度剖析之後,結合社會學、心理學、行為學等領域的理論成果,開發出了更具實操性和實用性的克服“不好意思”的心理方法。通過本書的指導,以及系統的訓練,幫你徹底根治“不好意思”等壞毛病,從而掌控自己的人生,主導自己的命運。
⑤《做最好的自己》
生活有很多鏡子,但我們卻看不到自己。在追逐的道路上,有多少人忘記了自己的初衷?有多少人走到盡頭才發現從未真正開懷?這樣的遺憾不能再有,我們應找到有意義的活法,而唯一的選擇就是做自己,做好的自己!只有做自己的人生,才是真實的,也只有做好的自己,才能在驀然回首時,坦然一笑,因為你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