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北郊最後一條老街,珍藏著城市百年前的回憶!
離開成都30公里,有個被遺忘的角落:青白江西街。它的古舊能讓你瞬間穿越到明清。
這裡有成都最初的樣子,脫離了喧囂與嘈雜讓人只想靜靜地待上一整天。
即 將 消 失 的 老 成 都 生 活
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這裡,今天我們會長就帶你感受一下西街,體驗一下即將消失老成都生活。
順下北街拐進城廂鎮去,路的右手邊就是西街的牌坊,街道和兩側的小巷形若魚刺,鑲嵌著金堂縣衙、三清觀、陳家宗祠和一群群的百年老院落。
和牌坊外主幹道的繁華不同,走進西街好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沒有嘈雜的促銷廣播,沒有裝修精美的各式商店,也沒有高大上的現代建築。
有的,只是兩邊不見盡頭的古舊老宅,和濃厚的市井氣息。唯有不時開過的汽車,讓人覺得還身在現代社會。
舊 社 會 的 祠 堂 氣 息
從祠堂的數量,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當時的輝煌。
這裡藏著許多關於過去的歷史,乾隆時期建成的陳氏宗祠,原本叫名宿高祠,被陳氏後人買下來後,更名至今。
現如今各類培訓學校佔據了祠堂的小樓,而另一邊最大的院子,被一個老闆承包下來開了一家餐廳,成為了西街附近最體面的飯店。
陳 家 祠 堂 老 版 川 菜
來西街必去的這家川菜店,見證了百年古鎮的輝煌與沒落。
在市內,很少有這麼正宗的川菜。
現在的川菜都被大麻大辣代替,丟失本來的味道。
這裡本來是一個大戶人家,無論庭院,還是大堂都透著財主的氣派。
就餐環境很獨特,坐在一棵柚子樹底下。菜沒上桌之前,嗅著柚香,等待和美味的到來,這個滋味還真獨特。
櫻桃肉,肥膩可口,甜度適當,勾起很多小時候的回憶想起:上午最後一節課餓得前胸貼後背的時候,下課鈴一響,跑回家,外婆說:今兒個吃恩桃兒肉。我會刨兩碗乾飯。
剔骨肉。粘在骨頭上的肉比純粹的豬肉更有嚼勁,粘筋帶骨的肉吃起來很香。
醬排骨,用的精小排,咬到骨頭都是有鹽有味。有微微烤過的味道,回口也有醬香味。
閒適的成都生活,總離不開麻將與蓋碗茶。
吃完飯在院子裡的大樹下喝喝茶,打打麻將,想人不想離開。
而在這裡,老茶館比麻將更有意思。
在 老 茶 館 裡 度 過 一 天
不遠處的蕭家祠堂,被改成了一個茶館。進門處長長的過道擺了一排麻將桌,老成都的日子,總是那麼休閒與自在。
裡面的院裡擺滿了桌子,叔叔們聚在這,要麼喝茶聽收音機,要麼湊在一起玩著老年人才會玩的橋牌,現在很多年輕人看都看不懂,不過他們卻樂在其中。
巷口的義全茶鋪,老遠就能聽到麻將碰撞的聲音,頤養天年的老人們,都是在籐椅茶杯間消磨光陰。
成都人對生活的安逸的態度,用一碗熱清茶,一杆葉子煙,在四川很多小鎮上的老茶館演繹著。
明 朝 時 期 的 道 觀 【三清觀】
始建于明朝的三清觀,曾經金堂縣人的精神寄託。
舊時候逢著趕廟會的日子,附近總會有一些人來這裡唱戲,敲鑼打鼓熱熱鬧鬧。
08年的時候這裡翻修過一次,舊的三清觀留下的東西不多,現在能看到的戲臺上的橫樑、柱子下面的石墩,都是實打實的明朝老古董。
附近信奉道教的越來越少,平日裡這裡都空蕩蕩的,逢著初一十五或是其他大日子,才會有一些信徒來上香參拜。
讓 我 重 返 童 年 的 老 街
西街不長,慢悠悠邊逛邊拍照一個多小時也就走完了。臨街的房屋,商業店鋪居多,都是傳統的鋪板門,前鋪後舍,或前店後坊。
商業氣息極低,幾乎沒有售賣旅遊產品的商鋪,甚至這裡的人也並沒有想到會有遊客來參觀。
臨街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酒坊,有些已經關門了,還開著的那些,挺著大肚子的酒缸在門口站成一排,酒坊的招牌,細讀起來也頗有深意。
店鋪新舊交替,既有擺滿武俠小說的老書店,也有安著玻璃門的理髮店;既有木竹質地的古舊招牌,也有各色醒目的店頭。
另一條小巷進去是一個保存基本完好的老院落,門口還鑲嵌一個泰山石敢當。據說把它放在房子中,可以鎮宅保平安。
即 將 消 失 的 古 鎮 老 街
本以為西街未來的古鎮會是在現在的基礎上規劃,沒想到這些承載了百年歲月的老屋馬上就要消失了。
“這裡啊,以後都要拆掉的,老房子沒法住嘛,以後修成古鎮那樣的新房子,成了景區,就漂亮了。”
“我在街上住了幾十年,這地方早就規劃要打造成古鎮景點,一直都沒動作。不過也快了,你看現在都開始登記房屋住戶,有的店都不開了。”
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西街曾經的模樣,平平淡淡的市井生活、咯吱作響的門板木窗、還有夕陽西下時背著書包回家的孩子。
我們生活條件一直在變得更好,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忘記過去。總有一天,真正古舊的西街,會變成看也看不到,去也去不了的地方。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趁著它消失前,再去看一眼成都最初的模樣。
西 街 地 址:青白江區城廂鎮
乘車攻略:茶店子車站有到城廂客運站的班車,出客運站坐小三輪4塊錢就能到。
自駕攻略:成青快速通道,手機導航城廂鎮西街即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