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真相,寶寶在肚子裡就掌握了這20項技能!

孕期

當我們懷孕的時候,也許以為胎寶寶只是白紙一張、沒有標記的生命。但事實上他們已經開始接受來自我們和我們生活的世界的影響,細說胎兒在母親子宮裡能學習到的那點事。

01

感到疼痛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婦產科專家馬克•羅森醫生領導的科研小組近日,公佈了自己的研究結果:在母親懷孕7個月後——也就是胎兒在母體裡成長到28周,這些小傢伙的身體在受到外來刺激時,他們的大腦才會真正有疼痛感。

科研小組發現,胎兒在母體內成長到28周時,他們大腦裡會發育出能對疼痛刺激做出反應的組織。而疼痛感是一種有意識的大腦活動,它是皮下中樞和大腦皮層內能對疼痛刺激做出反應的組織之間不間斷地進行神經信號交換形成的。胎兒在母親懷孕前7個月中,身體受到外部刺激時,做出伸縮四肢的舉動,只是一種大腦自然的條件反射,是無意識的大腦活動。

02

吮吸手指

胎兒在20周左右時,可以很熟練地吸吮自己的手指。吸吮手指是胎兒的一種本能,不僅為他出生後的第一餐做好了準備(新生兒接觸到乳☆禁☆頭時馬上就知道該如何吸吮,吸吮反應是嬰兒最重要的生存本領之一),而且幫助他發現身體上有趣的東西,如皮膚的感覺和拇指的大小等。胎兒在子宮內吸吮拇指的行為也是探索世界的開始。

03

做夢

德國奧芬巴赫的心理學家通過記錄胎兒腦電圖波,發現胎兒還在母親子宮裡等待降生時,就已經會做夢了,並且以這種形式進行明鹵部體操"。

科學家們借助腦電圖等記錄手段發現,月臺兒在母親子宮裡睡眠時會有快速眼動睡眠階段。所以胎兒做夢的證據是快速眼珠轉動。

04

打哈欠

英國杜倫大學近日就胎兒打哈欠進行了研究。通過給15位准媽媽做的四維超聲波圖像,專家發現,胎兒打哈欠的頻率約是每小時6次,且胎兒越小頻率越高。儘管打哈欠的原因還不太清楚,但研究人員認為,由於打哈欠會帶動下顎運動,有助於胎兒大腦的發育。

05

對光敏感

妊娠第四個月起,胎兒對光線已經非常敏感。科學工作者在對母親腹壁直接進行光照射時,採用B探測觀察可以見到胎兒出現躲避反射,背過臉去,同時有睜眼、閉眼活動。如果在媽媽的肚皮上有一道光線劃過,寶寶也會感覺到有一束光在TA的臉上劃過。

因此有人主張在胎兒覺醒時可進行視覺功能訓練。這說明胎兒發育過程中,視覺也在緩慢發育,並具有一定功能。

06

會記事情

小朋友記性大多都挺好,但很多人卻不知道,其實胎兒已經開始會記事了。從孕120天開始,胎兒的大腦中就可以出現短暫的記憶,而且隨著胎兒的成長,這種記憶的時間更長,記憶也更加清晰。胎兒在肚子裡,會記憶母親的心跳,出生以後,也會記住母親的心跳,在媽媽的平穩心跳聲中安然入睡。

07

玩轉臍帶

除了睡覺,胎兒是很喜歡玩的,不過在媽媽的子宮內,他並沒有什麼玩具,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臍帶。它本是媽媽給胎兒輸送營養的通道,而胎兒就順便把它當成了"玩具",圍著臍帶轉圈,抓著臍帶把玩。

玩累了他就歇一歇,精神頭兒足了就越玩越起勁,可他不知道危險就潛伏在這,有些胎兒就在這玩轉中被臍帶纏繞而發生危險。

08

鍛煉肺部呼吸

儘管孩子能通過臍帶獲得氧氣,但TA的肺部肌肉會模仿媽媽的呼吸,這就是胎兒為什麼會打嗝的原因,因為胎兒的肺部還沒有發育好,所以要不斷吞食羊水,在吞食羊水的同時練習肺部的呼吸,以便出生後能夠像大人一樣正常的呼吸,也就是說寶寶在打嗝其實是一種提升肺部呼吸能力的一種方式。

09

辨別白天黑夜

科學家們已通過無數的實驗驗證:胎寶寶在母親肚子裡長到34周後,就可以判斷現在是黑夜還是白晝了,並且胎兒也是將光線作為24小時的"生物鐘"依據的。

這主要是借助兩種途徑,第一種是通過胎盤從母體那裡獲得一種叫做"褪黑素"的荷爾蒙;第二種就是感受到早晨的陽光。如果准媽媽不能維持自身的"生物鐘"的正常運轉,那麼胎寶寶的"生物鐘"也會紊亂。如果孕媽媽很喜歡熬夜,那麼寶寶出生後說不定也會變成一個夜貓子哦~

10

飲食喜好

如果你懷孕期間會有無盡的食物渴求,那麼你的孩子肯定也是一位食物鑒賞家。妊娠七個月的時候,胎兒的味蕾已經完全發育,嗅覺器官的神經末梢也能工作了。孕婦攝取食物的味道通過羊水,被胎兒吞食。嬰兒似乎能夠在出生後仍然記住這些味道,並對其產生偏好。

11

對壓力有反應

在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的一項研究報導稱,當媽媽處於焦慮的時候,胎兒會用左手觸摸自己的臉。這表明,母親的情緒可能在用微妙和令人驚訝的方式,影響著他們的動作。這也說明,媽媽真的應儘量放鬆。

12

面部表情

通過觀察胎兒的4D掃描,蘭卡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24周,未出生的嬰兒可以實現「二維」的表情,如微笑捲曲他們的嘴;36周,未出生的嬰兒可以實現更複雜的面部表情,包括「痛苦」,例如皺起眉頭,皺鼻子,嘟起小嘴。

13

默默哭泣

在一項研究中,視頻記錄的超聲檢查胎兒在第三個月內,對著母親腹部的低分貝噪音會引起胎兒傳統的哭泣行為。如張開嘴巴,壓抑自己的舌頭,喘著不規則粗氣,研究人員甚至發現他們連嘴唇都顫抖了。

14

辨別母親聲音

因為外界的聲音會穿過母親的身體和包裹著胎兒的羊水。胎兒從妊娠四個月開始就能夠聽見的聲音是微弱低沉的。但是母親的聲音經過自己身體的反射,可以很容易地到達胎兒。並且,因為一直相處,胎兒能一直聽到母親聲音。

在佛羅里達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要求孕婦讀經典詩句,一天兩次,連續幾個星期。幾個星期後,對比媽媽和陌生人的讀童謠效果。媽媽來讀的時候,明顯比陌生人讀會讓胎心率減慢。一旦出生,寶寶就能識別出母親的聲音。並且比起別人的聲音,寶寶更喜歡母親的。

15

識別歌曲

在另一項研究中,在赫爾辛基大學進行的研究,媽媽的懷孕第三個月後,就經常為寶寶播放歌曲「小星星」。出生後,他們播放了一遍「小星星」。電腦資料表示嬰兒聽到這首歌會更活躍。

16

會發脾氣

胎兒在第1個月時就會對周圍的刺激有反應,在第2個月時受到刺激時會通過蹬腿、搖頭等動作,來表達自己是喜歡還是討厭,到了第6個月時會因媽媽不高興、與別人爭執、哭泣等而不滿,會發脾氣。

孕婦發怒時體內分泌大量去甲腎上腺素,導致胎兒缺氧。這時,胎兒會因驚恐或不安而發很大的脾氣,如在子宮裡的不規則活動增多,以示自己的憤怒。由此看來,母親在孕期保持良好情緒非常重要。

17

會撒尿

胎兒在媽媽子宮裡會不會撒尿呢?很多人對此都不是特別清楚。研究表明,胎兒在媽媽的子宮裡其實是會撒尿的。胎兒在子宮裡一天天成長,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吞咽羊水。

對於一個足月胎兒,發育到第36周後,每天吞咽的羊水量可達到0.5升或更多。胎兒撒出的尿液,其中的有毒物經過胎盤進入母血,在經過交換後就又成為羊水了。其量的大小會隨著胎兒的成長而增加,孕晚期一天會吸入和排出500ml,相當於一瓶礦泉水呢!

18

有便便

一般情況下,胎兒在出生之前不會拉胎便,胎寶寶在喝羊水過程中,會把自己脫落在羊水中的表皮細胞等固體物質吃進去,這些東西會和與膽紅素代謝物在胃腸道內濃縮,形成胎糞。一般情況下寶寶會等到出生後,再排出胎便,胎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排出的墨綠色大便,就是胎兒時期吃進去消化的東西。

如果胎兒窘迫,會提前排胎便,由於種種原因發生胎兒窘迫現象(也就是缺氧)時,會使肛門括約肌放鬆而提前排出胎便。這時就會造成"羊水糞染"。隨著妊娠周數增加,胎兒迷走神經張力漸強胃腸道蠕動漸頻,胎糞漸多,就越有羊水糞染的風險。羊水糞染的處理和治療需要根據發現的時間及嚴重程度具體對待,比如在要分娩前發現羊水糞染,如果無產科異常,則無需過度干預。

19

會打嗝

在產前檢查時,醫生經常看到或聽到,孕婦的腹壁出現陣發性、規律性跳動。這種跳動現象一般出現的頻率是每分鐘15-30次,每次持續時間為3-15分鐘,每天出現3-5次不等。

人們以為是胎兒在子宮裡缺氧,或是懷疑胎兒有心臟病而感到了胎心跳動,很多產科醫生也難以作出解釋,甚至有時還會盲目地給孕婦吸氧。而大量的臨床研究發現,這種現象其實是胎兒在打嗝。15周時開始在子宮中打嗝,是胎兒開始呼吸的前兆。

20

感知出生

杜漢姆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4D超聲掃描了三個孕期胎兒的運動軌跡,發現了胎兒九個月的特徵,這時候胎兒開始張嘴吮吸拇指。他們雙手併攏在一起就像叩門一樣,「嘿,我要出生了,開門!」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日益發展,胎兒在媽媽子宮裡一些不太為人們所知的生活秘聞,不斷地被科學家們揭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