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重慶最有藝術氣息的地方,原來這麼隱蔽!

坐落于重慶黃桷坪的四川美術學院,

在不少外地人、重慶本地人眼中,

都是響噹噹的存在。

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

從何多岺、程叢林、高小華的“傷痕美術”,

到葉永青、周春芽的當代性轉變,

從四川美術學院走出來的藝術家

幾乎佔領了半壁江山。

▲ 川美教學樓

但有人說,

就算川美在重慶又怎樣?

那幫搞藝術的還是一樣,

自顧自的擺弄那一畝三分地,

重慶的文化藝術氛圍還是沒提升,

川美是座藝術孤島。

川美所在地黃桷坪,

是重慶九龍坡區重要的鐵路、

港口、碼頭貨運集散地,

早在出發之前,

我們就留意到川美教授陳安建

以黃桷坪交通茶館為原型的一系列繪畫作品,

這次重慶之行,

位於黃桷坪的交通茶館,

便成了我們的的既定目的地。

從那個位於黃桷坪正街4號的小門進去,

眼前的景象讓我們大吃一驚:

老舊的屋頂,昏黃的燈光,長條木板凳……

仿佛回到了八十年代!

據老闆佘姐說, 交通茶館建於1987年,

05年時,差點被賣了改建網吧,

好在川美教授陳安建每月資助1500元,

才得以留存。

▲ 茶館老闆佘姐

茶館裡用來泡茶的自來水

用鵝卵石加棕墊“鎮”過,

喝起來格外清甜,

交通茶館的下關沱茶,

十年內由一塊五變成兩塊五,

也只漲了一塊錢。

平價清透的茶水滋潤人們心田的同時,

藝術,也正悄悄滲透進居民的生活。

資助茶館十年的陳安建教授,

經常會去交通茶館找靈感,

他的代表作油畫《茶館系列》,

便是以交通茶館為原型。

據老闆娘佘姐說,

明年三月,

陳安建教授還將會在茶館辦油畫展。

▲ 正在作畫的陳安建教授

不禁想像那時的情況,

茶水升騰人聲喧鬧的茶館裡,

擺著應景的藝術油畫,

藝術,與生活完美結合?

除了川美老師、藝術家 對交通茶館愛不釋手,

黃桷坪養育的一大幫學生,

也將茶館視為自己的家。

當年川美還沒搬到虎溪之時,

川美學生屁大點事都喜歡跑到交通茶館慶祝。

不論是過生日、還是同學聚會,

交通茶館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

佘姐還說,

當時每年的川美校慶,

茶館總是忙不過來,

從早到晚都是來喝茶的學生們。

也許從沒有人想到,

一家年代久遠的茶館,

命途裡竟會和藝術院校扯上邊,

還吸引了這麼多年輕人。

川美帶來的年輕血液, 為黃桷坪帶來了活力。

就連之前在運輸公司當工人的老闆娘佘姐都說,

05年盤下交通茶館的時候,

從沒想過自己這輩子還會和搞藝術的人打交道。

佘姐直言,

和陳教授交道打多了,

自己也會不自覺的關注下藝術,

生活也豐富了許多。

聽聽歌、看看畫、喝喝茶、

旅旅遊、買買衣服什麼的,

生活過的有滋有味。

交通茶館,

默默棲于黃桷坪之上,

像一條通往舊時的隧道,

更像一塊見證黃桷坪藝術發展的活化石。

但有人說,

由於川美校區轉移,

H2藝術空間已經消亡,

坦克庫也少有活動,

藝術家們正大量流失……

黃桷坪藝術區這塊母體的昔日光環早已不在。

化石活了,母體不復,

究竟有什麼意義?

或許,

川美之于黃桷坪,

川美之于重慶,

早已不是那些年人們眼中的藝術孤島。

雖然黃桷坪的藝術光環日漸消退,

但川美、藝術、

對於尋常百姓的影響,

已經潤物細無聲的浸入到人們生活之中。

黃桷坪是衰落還是崛起, 交通茶館的命途最終會如何,也許,真的只有時間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