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泡的茶就是不如別人泡的好喝
泡茶不注意細節,泡的茶就會又苦又澀。其實,泡茶不僅是一件優雅的活,還是一件非常細緻講究的技術活。比如,5克茶葉投多少水合適,倒水時是直接倒還是怎麼樣,是用80℃水還是用100℃水沖泡,沖泡時是否需要悶泡,若要悶泡多久合適等等,這些都會直接影響茶湯的品質和滋味。那麼,具體該怎麼沖泡呢?
一、投茶量不宜過多,多了會苦澀
先說說專業的茶葉審評,他們一般用的都是150或200毫升(也有部分使用220毫升)的壺,一泡茶葉一般重約5克,都會用小秤或微型計重器進行精准測量,這樣沖泡的茶一般都比較能出原味。
現實生活中,我們沒有上面這些儀器,但也要心裡有個數,大致要投多少量的茶,如果一把150毫升的壺,非得要塞進去滿滿的一把生普,恐怕就是神仙估計也沒辦法沖泡出不澀的普洱茶茶湯。
還有就是喜歡喝濃茶的,每次泡茶的時候都會往杯子或蓋碗裡放很多茶葉,這樣不僅會使泡茶出湯不方便,還會增加茶的濃度和苦澀度。
二、不是所有茶葉都要用100℃沸水沖泡
按照茶葉製作工藝,我國的茶葉可分為六大基本茶類和再加工茶類,而不同的茶類在審評時都各有不同,水溫也都有所不同。比如,烏龍茶、黑茶,一般用100℃的沸水沖泡為宜,但也不是所有茶都要用100攝氏度沸水直沖。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比較常見的有西湖龍井、碧螺春、安吉白茶、信陽毛尖等,這類茶比較細嫩,不適合用剛煮沸的水泡,以80℃~85℃為宜,茶與水的比例以1:50為佳,沖泡時間為2~3分鐘,最好現泡現飲。
此外,泡茶水溫的高低,還與茶的老嫩、鬆緊、大小有關,紅茶原料老嫩適中,亦可用90℃左右的開水沖泡。
三、注水有講究,忌開水直接倒茶葉上
再說說泡茶總是苦澀的原因,分析總結就是因為本人不懂注水。一般來說,注水的高低、快慢、疾緩、走勢、粗細都會影響茶湯的口感,分別影響著茶湯的溫度、濃淡、協調度、均勻度和飽滿度。
有些茶因為強調湯感,其茶本身內涵物質豐富,咖啡鹼含量高,所以對沖泡手法要求較為獨特。如注水時沿杯壁定點注水,避免擊打茶葉,出湯時也應避免出湯過急。一方面是為了獲得稠厚的湯感,另一方面是避免咖啡鹼過度析出,使得茶湯過於苦澀。
一般來說,注水方式常見的有4種:高沖、高吊、低沖、低吊,注水點還分螺旋形注水、環圈注水、單邊定點注水、正中定點注水等。而通常:香靠沖,湯靠吊。意思就是如果希望讓茶湯高香,我們就快水猛衝,讓茶葉在容器中翻騰激蕩,充分和水摩擦;如果希望讓茶湯綿密柔軟,就讓水流在一個點上穩定而緩慢地注入泡茶器皿。
四、洗茶千萬別悶,一悶就壞
一般人泡茶的時候都習慣洗茶,但洗茶歸洗茶,千萬別悶。洗茶的時候,採用快進快出,別想著等三秒又三秒,這樣再好的茶也壞在了這一步。
五、沖泡次數,三四道最好喝
據測定,茶葉中各種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不一樣的,最容易浸出的是氨基酸和維生素C;其次是咖啡鹼、茶多酚、可溶性糖等。一般茶沖泡第一道時,茶中的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沖泡第二道時,能浸出30%左右;沖泡第三道時,能浸出約10%;沖泡第四道時,只能浸出2~3%。所以,第三、四道才是茶最精華的口感。
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茶葉剛泡的時候味道還沒出來,泡到三、四泡時,茶葉已然舒展,茶味也已經出來,這是茶湯滋味最好的時候,泡到後面,茶味漸漸消退,但滋味還是不錯的,仍有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