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幸好有他,才誕生了MUJI風的節欲哲學!

▲MUJI傢俱

這自然是可以的。最近6年裡,無印良品(MUJI)在國內的店鋪數已增加到了140多家,連續5年保持銷售和利潤“雙增長”,對於MUJI的調子,大部分略追求小資的國人應該都是有所瞭解的,只是也許“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故籠統謂之“MUJI風”。

▲余杭花自在

▲上海二更呆住

如果你也喜歡“MUJI風”,那不妨跟隨Feekr一起來瞭解下它的幕後大師——原研哉。

▲原研哉(Kenyahara),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

設計領域廣泛,橫跨空間到平面實踐整體設計的方向,作品中表現出觸覺在視覺傳達中的可能性。於長野冬季奧運開、閉幕式節的節目紀念冊和2005年愛知縣萬國博覽會的文宣設計中,展現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設計理念。

無印良品的節欲哲學

▲無印良品上海店

“並不僅僅是‘有錢人就有品位,農村的窮人沒品位’這樣的問題。中國的消費者正在急速成長。現在是網路社會,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接觸整個世界,因此人們的審美會越來越洗練,水準也在不斷提高。我在與消費者接觸過程中經常會思考一個問題:我不能欺騙消費者,引導他們形成一種壞的欲望,售賣那些只是價格昂貴的東西,而是要讓所有人——不管是有錢人還是沒錢人,看到我的設計後都會有某種領悟,讓人們“欲望的品質”向好的方向發展。這樣一個良性迴圈一旦形成,普通消費者的生活品質和欲望的品質都會得到改善,好的東西自然也就能賣出去。設計要通過培養人們在生活中的審美而達到整體的平衡。”——摘自《Lens視覺NO.005之原研哉專訪》。

▲無印良品上海店

的確,“讓欲望的品質向好的方向發展”其實也是一種節制,縱觀無印良品的每一家門店、每一件產品,我們都可以明顯感覺到蘊藏其中的節欲哲學以及這帶來的正能量。

它的產品拿掉了商標,省去了不必要的設計,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顏色,簡單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除了店面招牌和紙袋上的標識之外,在所有無印良品商品上,顧客很難找到其品牌標記。在無印良品專賣店裡,除了紅色的“MUJI”方框,顧客幾乎看不到任何鮮豔的顏色,大多數產品的主色調都是白色、米色、藍色或黑色。簡單說,它是極簡的。

▲無印良品紐約店

“無印良品20世紀80年代誕生於日本市場,它將設計介入做東西之中。其產品與那些傳統的、過度生產的商品形成鮮明對比。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總會經歷追求奢華名牌的階段。日本也曾走過這個路程。‘無印良品提倡的是:當人們把一個物品拿到手中後,他會去感覺,這些普通物品的哪些特質是我們日常生活必需的,哪些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的。這樣的意識和理念,讓人們重新回到生活的原點去考慮很多問題,重歸這樣的生活狀態。’原研哉對Lens說。

他一直強調一種更智慧地對待製造、資源及環境的方式,他稱之為“全球理性價值”。在他看來,無印良品想給顧客一種類似“這東西就行”的滿足感,而不是充滿索要的欲望。

‘我們的哲學和概念是絕對不會改變的,商品的價值感是不會改變的。根據日本的禪和茶道的概念,把一個產品的不需要部分去除以後,恢復它原來的使用價值。這是我們根本的想法。’松井忠三對Lens介紹說,‘具體說來,就是保持原材料的天然性,不用各種各樣的顏色,還有一個就是不需要很多裝飾,品質是最重要的。另外,我們的產品一定是在無印良品的環境當中進行銷售的。’”——摘自《Lens視覺NO.005之原研哉專訪》。

所以,有人認為:與其說無印良品是一個品牌,不如說它是一種生活的哲學。它不強調所謂的流行,而是以平實的價格將還原了商品價值的真實意義,並在似有若無的設計中,將產品昇華至文化層面。

▲無印良品紐約店

原研哉於2002年加入了無印良品的工作後,除了商品的開發計畫以外,還必須同時進行將商品傳達給社會大眾的溝通計畫。很多人都認為原研哉不是個前沿的平面設計師,而是一個實踐及研究不同設計理論的社會學家。而原研哉的好友兼工作夥伴深澤直人就有這樣的說法:“原研哉做的,是在修正現存的設計概念,將設計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原研哉的過人之處,是在於他精准的洞察力。他往往能透徹地消化身邊環境帶來的資訊,再將這些無形的資訊轉化成為大眾所能明白的、看得見的圖像,這不是一般設計師所擁有的能力。”對於各界的美言,原研哉說:“我是一個設計師,可是設計師不代表是一個很會設計的人,而應該是一個抱著設計理想來生活、來活下去的人。就好象一個在園子裡收拾整理的園丁,我每天都在進行概念設計、思考設計的本質、抑或以寫作去傳播設計理論,這些都是一個設計師必須做好的工作。”

他是平面設計界的領軍人

說到平面設計師,不能不提到原研哉。

原研哉長期追求根植于日本文化的獨特設計,並在多種領域進行實踐,以長野冬奧會開幕式、閉幕式設計、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廣告推廣方案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為他帶來廣泛影響和讚譽。

他為Nikka威士卡公司、“味之素”通用食品等所做的產品設計,提升了大米、米酒在日本全國的形象,而為東京松屋銀座百貨商店所做的重新設計,更展示了其整體設計的實力與方向。作為“建築師展覽”和“再設計:21世紀日常用品”展覽的組織者,他不僅提出了“日常設計”的理念,更帶動了設計關注“日常”的走向。其中“再設計:21世紀日常用品”展覽獲得ICOGRADA國際平面設計社團聯合會優異獎、第17屆工業設計雙年展ICSID設計優異獎以及2000年Mainichi設計獎。

2001年,原研哉作為主要創作成員參與為無印良品(MUJI)進行的廣告推廣投放,並獲東京藝術指導俱樂部大獎。其書籍設計在日本和國際上獲得眾多獎項,包括Kodansha出版文化獎、Hiromu Hara獎、Yusaku Kamekura設計獎。

原研哉的平面設計與他為無印良品傾注的理念十分一致:不追求一種張揚的個性和自我的表現,而是體現了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思想,“設計基本上沒有自我表現的動機,其落腳點更側重於社會。”這句話很好的表達了他在做設計的時候側重的方向。

▲利用地平線的透視對視覺產生強烈的衝擊力,加上“無印良品”文字LOGO,再沒有其他多餘的元素。要用廣角鏡拍一組風景照並不難,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攝影師可以做到這點。但是能想到用這麼一組場景來體現“無印良品”這個品牌所蘊涵的精神,這可能只有像原研哉這樣的設計師師才做得到了。只有當一個設計師的心裡能夠容得下一個世界的時候,他的作品才能顯示出這種大氣。

▲這本書為紀念無印良品這一品牌成立30年而發行的,牛皮紙封面,口紅色的標題字,這些都可以說是無印良品的身份。

▲為了喚起人們對踏雪的記憶而研製出來的為長野冬奧會開幕式節目冊的用紙

▲日本愛知縣世博會海報

▲能夠傳達柔和的空間感和乾淨整潔的環境的婦產醫院的標識系統

原研哉認為自己是位傳達設計師,他包裝設計不只關心促銷功能,而重點在如何以適當的資訊,使消費者瞭解產品的特質。關於設計的創造性,他在他的著作《設計中的設計》中曾說“將已知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種創造”, 他所推崇的就是RE-DESIGN,簡單地說就是“重新設計”。

▲圖@MOTTIMES明日誌

作為平面設計界的大師,原研哉自是對紙情有獨鍾。他在2014年設計了一個關於紙的展覽,名字叫“Subtle”,意思是微妙的、纖細的、敏感的。看這個展覽的人,第一眼看過去,或許感覺會一下子變得10倍敏感於日常。“紙擁有一種能讓人的感覺變得敏感和細膩的能力。我舉得設計本應如此。”原研哉說。

東京最美蔦屋書店

1983年誕生于大阪枚方的蔦屋書店,是”通過書、電影、音樂等的提供,對生活方式進行提案”的一家書店。2011年,在東京代官山誕生的新蔦屋書店,期待與如今已邁入五六十歲的當初一代顧客再次相逢,創造出新的市場。很多人知道東京這家書店,是因為它是日本唯一入選美國Flavorwire.com網站評選為全球最美的20家書店之一。這家書店的品牌設計正是由原研哉操刀!

logo型式由TUTAYA更新為蔦屋書店是專案的特徵。該logo易讀、且形式簡潔。VI(視覺識別)利用粒子化將LOGO處理為點陣的集合,由此創生出眾多風格各異的組合形式。

考慮將穿孔金屬板進行衝壓後,製作成半透明且極薄的結構體。將大號文字擺放在便於識別的位置。這種結構具有薄輕性和穿透性,而且表裡均可識讀。

廣告系列命名為”讀書的人”,試圖以正在看書的人身上散發出的那種特殊的美來表現對堅持自己人生信條的人們從心底的尊嚴。廣告文案是“歡迎回到書的世界”。

原研哉堅持認為“無論有多少別的媒介可以代替紙質書,書仍舊為人所需。作為材料實體,書的尊嚴不可能被削弱。

----------END----------

本文由阿裡旅行簽約自媒體 Feekr旅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