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北斗!聯發科、展訊等多家晶片商聯合發佈高精度車用北斗晶片,兩彈元勳孫家棟出席
GPS似乎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一種習慣,但它的名字不叫中國。所以有一天,當伴隨我們左右的手機、移動終端,甚至出行工具都用上了支援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服務,那依然值得所有人期待。
這一天,很快會到來。雷鋒網消息,2月28日,由中國汽車聯網產品認證聯盟主辦的“米級快速定位北斗晶片聯合發佈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中科微、全志、瑞芯微、展訊、聯發科技等重點晶片企業與千尋位置網路有限公司合作組建的“網聯通訊聯合實驗室”,聯合發佈了內置地基增強和快速定位功能的相容型北斗車用晶片、處理器套片和4G套片產品。北斗米級快速定位終端的普及應用將點燃千萬級市場,並助力中國汽車產業邁向精准服務時代。
*發佈現場圓桌討論環節(左起:中科微總經理殷明,千尋CEO陳金培,展訊市場總監張晨光,中汽協葉盛基,瑞芯微車載事業部負責人楊 宇坦,全志科技車聯網總監龍超峰)
據雷鋒網瞭解,目前,自主的北斗、通信和處理器晶片技術,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準,但存在著技術融合度低、產業協同性差的問題,這也是中國車聯網產品認證聯盟協同各主流晶片廠商和位置服務商佈局技術融合的原因。在GPS已佔據了先發優勢、形成了市場壁壘的情況下,這樣的合作能夠説明北斗更好地形成產品和服務優勢。
此次發佈會上發佈的產品包括:中科微的“55納米快速定位+地基增強北斗相容型晶片”、全志科技的“T2、T3、T7處理器+米級快速定位北斗晶片”套片、瑞芯微的“PX2、PX3、PX5處理器+米級快速定位北斗晶片”套片、展訊的“4G+米級快速定位北斗晶片” 、聯發科技的“40納米快速定位+地基增強北斗相容型車規級晶片”等,均能達到米級定位精度、能實現3秒鐘快速定位。
未來幾個月,應用米級快速定位晶片和套片的記錄儀、後視鏡、導航儀、車用閘道等聯網智慧終端機產品將相繼面世,按標準接入互聯網、位置網和視頻網。
值得一提的是,剛剛榮獲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兩彈一星元勳孫家棟院士出席了本次發佈會,並激動陳詞。他強調了國家北斗戰略的必要性和深遠影響,並指出,米級快速定位北斗晶片的推出,對發展汽車聯網服務意義重大,十三五期間,在汽車領域推動“北斗+4G”的普及應用,實現大部分汽車接入北斗位置網、接入移動互聯網,是完全有可能的。
據網聯通訊聯合實驗室產品發佈人栗雪利介紹,這次推出米級快速定位北斗晶片產品,能滿足各種車用聯網智慧終端機的需要。例如全志科技推出的T系列車載晶片,可被應用于智慧車機、智慧後視鏡、行車記錄儀等車用電子產品。全志晶片搭載的人工智慧(AI)模組結合網聯通訊實驗室的米級快速定位北斗晶片,可解決複雜路況下的精確導航,還能為交通執法和地圖測繪提供準確資料。
會後,雷鋒網與千尋位置進行了簡要交流。千尋位置的亞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與各大主流廠商的晶片形成了整合。
千尋位置CEO陳金培告訴雷鋒網,千尋要解決的問題很簡單,那就是賦予晶片廠商、硬體廠商以基於北斗的高精度定位能力。
當被問及千尋在自動駕駛市場的佈局和角色時,陳金培告訴雷鋒網,目前千尋正與20多家車企廠商在對接有關自動駕駛的合作。
自動駕駛正處於下一代的技術方案博弈中,是雷達,感測器,還是視覺演算法?如今眾多廠商各顯其招,但這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陳金培說,可以肯定的是,廠商都在尋找簡單可依賴的基礎服務,而千尋提供的,正是分米級甚至釐米級的基礎定位服務。但由於自動駕駛面臨的複雜場景問題,車廠不會用單一的手段實現自動駕駛,所以目前對接的廠商,主要是希望將千尋提供從雲端發出的定位服務,與車輛本身的感測器能力融合。陳金培認為,千尋會成為自動駕駛時代最基礎的定位服務之一。
總而言之,
在消費電子市場逐漸趨於飽和的當下,汽車電子已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2016年,高通斥資470億美元收購NXP,三星買下高端音響製造商哈曼國際,軟銀投入320億美元收購晶片IP設計公司ARM,都是面向汽車電子領域的佈局。而晶片、高精度定位的底層技術,也為自動駕駛更加複雜的解決方案的實現提供了依託。正如全志科技車聯網事業部人員對雷鋒網所說,“我們的工作,是在底層説明他們實現造夢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