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現實生活的唯一方法:把自然帶回家
工作日的狀態對我來說就像一條不帶轉折的下滑曲線,週一我還能鼓足勇氣擠進地鐵,到了週三我就開始雙眼無神,週五簡直變成一個漏氣的皮球。
前兩天朋友圈被春天的野花刷屏,但我心裡卻沒什麼好氣——如今看花兒都只能雲賞花了?但轉念一想,我怎麼沒發現北京的花都開了?
生活在這個都市叢林,我發現自己開始喪失審美。帝都的高樓大廈讓夜景繁華閃爍,但每天奔波在通勤路上沮喪的我,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被高跟鞋完虐的雙腳上。SKP的美好櫥窗和國貿三期的絢麗霓虹,我從來沒有抬頭欣賞過,更別提進去逛一逛了。
然而當我想要抬頭看看的時候,霧霾會橫插在我和風景之間。不論是我,還是在樓上看風景的人,都裝飾不了對方的夢。
這城市裡的美好和繁華,與我何干?
好不容易盼到週末,終於到了給自己充電的時候。我期待自己能待在一個安全感十足的空間裡,擦擦地板,澆澆綠植,然後穿上舒服的棉襪窩在沙發裡,喝著咖啡看一部緩慢的電影……
好吧,這個場景只是我的想像。現實是雖然我對空間的要求不高,但卻很難達到。散落一地的雜誌和髒衣服,總是找不到的眼鏡和充電器,熟悉而乏味的房間,這種又髒又亂的感覺總是敲碎我週末的夢。
所以我開始抽空研究那些家居雜誌,在朋友圈向有家居品位的朋友取經。我發現,所有的設計師朋友在處理空間這件事上都很有一套。他們往往在空間里加上少少的點綴,擺一盆綠植,加一盞檯燈,就有點石成金,讓房子煥然一新的功效。
我很喜歡他們po在朋友圈裡照片,那才是一個家該有的樣子,而且那些綠植和燈具營造的自然感我實在太喜歡了。但我不是設計師,既沒學過藝術,也不懂得裝潢,我該怎麼辦呢?
看高級建築怎麼玩兒轉自然風
對大部分沒學過藝術、不懂建築的人來說,建築就是房子,只是加上藝術點綴之後,變成了高級的房子。房子,就是我們每個人心裡那個“家”最具體的樣子,我們不關心這個“家”有多麼高端,只關心它溫不溫暖。為了打動有“家”這個夢想的人,高級建築已經開始把大自然搬進室內了。
隈研吾·竹屋
這是隈研吾在中國最經典的作品(就是那個設計了三裡屯SOHO的日本建築師),就建在長城腳下,選擇竹子作為最主要的建材。在設計的時候,隈研吾沒有破壞原來的土地,沒有重新打地基,而是在原本的山坡上蓋起了房子,隈研吾說:“與其說我這是在做一個建築,不如說我是在做一片竹林。”
隈研吾用這個竹屋把竹林搬進了屋裡。
隈研吾·阿鉑尼
這是隈研吾在溫哥華最新設計的項目,外觀看起來好像和自然沒什麼關係,甚至還有點擰巴,但走進去就會發現,大樓裡面別有洞天。
在這棟大樓裡,隱藏著隈研吾的設計“心機”,室內設計非常有自然的感覺。他說:“木質材料非常輕薄,但又能增加暖色調的感覺”,所以在這棟冷冰冰的建築裡,他用木質結構、苔蘚花園和木制手工鋼琴的自然元素,營造出了溫暖的感覺。
溫暖,才是一個“家”最不能少的東西。
看城市建築怎麼玩兒轉自然風
不過現實終歸是殘酷的,上面這種溫暖的“家”背後是一個房價的天文數字,一般人還是不要想了,畢竟北京七萬一平的房子都買不起,還談什麼高級建築。
於是城市建築們抬頭了,住不起高級建築,還能去看看城市建築都怎麼玩兒。
玩法一:
給建築外立面種綠植,讓建築活起來
給建築外牆種上植物,是近幾年在城市建築中比較流行的做法,一般來說,這些植物種植在牆體的土壤裡,建築本身會有一套垂直灌溉系統,利用雨水進行滴灌。
這樣一來,城市建築披上了自然的外衣,用綠植美化環境、淨化空氣,同時還能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但由於種植和維護成本太高,所以一直沒有得到普及。
★ 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
這是法國建築師讓·努維爾設計的作品,他把15000株植物種植在800平米的牆面上,在巴黎打造出了一面城市植物牆,讓建築在城市裡活了起來。
★北京華潤置地廣安門生態展廊
這是一個懸浮在北京廣安門的特殊建築,由於建造初衷是為了一個地產項目的生態展示,所以從2014年建成算起,這個建築只計畫保留三年時間(算起來差不多就是到今年5月,想看可得抓緊了)。建築師用綠植給這個長廊穿了一層外衣,在那些冰冷的鋼筋水泥建築裡,多了一道不一樣的風景。
玩法二:
把屋頂變成花園
你一定聽說過有人在自家屋頂圈地種菜的事情,其實在屋頂建花園這事兒,蘇美爾人在4000年前就開始做了,歷史上最著名的屋頂花園要數巴比倫空中花園,仔細想想,空中花園和現在的屋頂花園一樣,都是在建築上種綠植,把花園搬進城市。
★ 法蘭克福國際機場屋頂花園
屋頂花園存在的意義,並不只是美觀這麼簡單。由於植物可以減少噪音,法蘭克福機場的屋頂就建了一座花園,用來吸收機場噪音。從1990年建造至今,機場屋頂已經堆積了差不多50萬平方英尺的綠植,在它們的保護下,法蘭克福機場的建築壽命也得到了延長。
★ 曼哈頓屋頂花園
早在2008年,紐約州政府就出臺了減稅措施,鼓勵居民在屋頂建造花園,只要綠化面積達到屋頂的50%,就能減免地產稅,最高可以減免10萬美元,紐約的屋頂花園也因此變得越來越多。真的很想知道,站在曼哈頓的屋頂花園俯瞰紐約,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自然風不難,你也能玩兒
城市建築跟自然的結合,就算再好看,也是家門外的景色,如果一心想要追求自然,不如把它們都帶回家。“家”並不一定得是一套完全屬於自己的房子,只要能帶來安全感和溫暖,不管這房子是不是買的,都是我們心裡的“家”。
對自然風格的追求,是近幾年的一種流行趨勢,畢竟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我們越來越需用純粹的自然元素來緩解心裡的緊張和焦慮。
帶回自然從軟裝開始
其實想要在家營造出自然風格,最簡單的就是從軟裝入手,具體來說,可以從牆紙、布藝和燈具開始。
★ 牆紙
選擇牆紙的時候,可以考慮以素色為主,色彩要偏重於原木色,以及竹、藤、麻和其他天然材料顏色,形成樸素的自然風格。
如果你的傢俱大多是輕柔的純色,那你還可以試著搭配明亮的檸檬黃,這樣就能達到點亮空間的效果。
★ 布藝
從家裡的窗簾、沙發到客廳裡的桌布、臥室裡的床上用品,布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室內風格。如果喜歡自然風,可以選擇素色布藝,甚至可以帶一點碎花,打造田園風。
★ 燈具
燈具是軟裝裡最不能缺少的部分,燈具最能製造氣氛。在家打造自然感,可以選擇這種藤質編制燈罩,從材質和造型上就跟自然主題完美契合。到了晚上打開這盞燈,讓燈光從縫隙裡投射出來,就能找到那種溫暖的感覺。
帶回自然從風格開始
要實現自然的效果,就一定得在風格上保持統一,當然這並不是說要把所有房間的所有物品都保持高度的一致,而是在細節上讓各種元素之間形成呼應,比如統一沙發套和窗簾的布料,比如根據客廳整體色調選靠墊,這些細節都能保證整體的和諧。
帶回自然從DIY開始
如果你是怕麻煩星人,既不想浪費時間金錢“大動干戈”,但又想為自己的生活做點兒改變,你可以選擇手動做點小物件。
去網上買一些DIY材料包,或者乾脆找一些廢舊的小玩意,動手賦予它們新的生命,在這個過程裡既打發了時間,又提高了生活的樂趣,下回有朋友來家裡玩兒,你還能在他們面前好好嘚瑟一下自己的成果。
不管房子是不是買的,生活終歸是自己的。就算是住在地下室,只要你願意用心生活,去感受生活裡的細枝末節,那麼出門抬頭見到的第一縷陽光,還有院子裡剛剛抽芽的樹枝,都能讓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和你一起研究如何把錢花得漂亮”
我們的微信號:caixin-enjoy
我們的網站:www.whyenjoy.com
我們的Mr.Why:mister-why
“會花錢的人都在這裡”
我們的APP:
雅趣(點此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