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長隊也要喝的喜茶 詮釋了什麼叫網紅經濟!?
網紅經濟可以說是互聯網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並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網紅經濟都會持續下去並給諸多行業帶來積極推進作用,網紅的主體也會從“人”擴展到“物”,其典型例子我想就是最近大熱的奶茶店“喜茶”了,在它的身上我們不單是看到了其獨創的一些新飲品,還有它取得成功的方式方法。
沒有一點點防備 喜茶就溜進了朋友圈
從今年 2 月開始,許多人的朋友圈都開始冒出“喜茶”身影,位於上海人民廣場來福士商場,這是喜茶在上海的首家門店,新店開張便立刻排起了上百人的長隊,一直綿延至商場外。還未品茶,朋友圈先行,不少排隊的顧客先是發了排長隊的圖片到朋友圈,隨後再補充品茶感受。
很快,喜茶在不同城市的朋友圈、公眾號、微博中廣泛鋪開,就算你每天都宅在家裡,朋友也不多,喜茶仍舊能夠走進你的視線,給人的感覺就像是突然冒了出來並且一下子就火爆的不行。毫無疑問,喜茶已經成為了我們口中常提到的“網紅”,一家奶茶店究竟有何魔力讓如此多的人趨之若鶩?
有細心的小夥伴發現,喜茶實際上就是“皇茶royaltea”,早在 2012 年于廣東江門九中街開了第一家店,到了 2016 年初才更名為喜茶,因此嚴格來說喜茶並不算是一個新鮮事物,新鮮的是它的發展策略和推廣方式。對於不少餐飲企業來說,都希望把打響品牌的第一站放在一線城市,然而喜茶則是從江門等二三線城市開始進行拓展,最後逐漸延伸至一線,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這顯然是一種“反其道而行”的做法。
根據喜茶創始人兼CEO 聶雲宸的說法,之所以選擇從二三線城市開始,主要還是因為公司可以在這些相對一線來說競爭不太激烈的二三線城市中積累經驗,及時調整發展策略,為日後進軍一線城市打下基礎。聶雲宸還強調,喜茶並不考慮靠加盟模式來發展,因此網路上所謂的“喜茶加盟”廣告都是虛假的。
至於為什麼從皇茶更名為喜茶,其實就算聶雲宸不說,喝過皇茶的人應該也清楚,這兩年各種山寨皇茶層出不窮,而皇茶當時並未意識到商標註冊的重要性,所以為了將來的發展只能選擇更名。不過有些皇茶老顧客表示,要不是啟用喜茶這個新名字,或許大家對喜茶的認識還停留在皇茶上,可能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新鮮感十足了,說是喜茶因禍得福應該也沒錯。
新媒體推廣是重中之重
要想在硝煙彌漫的飲食圈裡打響名號,除了起一個好名字,關鍵還是看宣傳推廣工作是否做的到位。說到推廣問題,那麼首先還是要和錢扯上關係,與其他品牌的奶茶店不同的是,喜茶目前已經獲得了來自 IDG 資本和投資人何伯權總計超過 1 億元的投資,對於一家奶茶店來說能夠獲得 1 億元的投資實屬難得,或者應該說,巨額融資出現在具備休閒屬性和快速消費的奶茶店身上是需要膽量的。
不過從喜茶不走加盟模式這一點來看,依靠融資來促發展又是必須的,否則無法短時間內解決資金需求。1 億元的融資已經可以讓喜茶把步子邁的足夠大,畢竟奶茶以及其他飲品的製作都算是程式化操作,而新品研發、材料採購等方面並不需要持續投入龐大的資金,省下來的錢可以讓喜茶更好地擁抱新媒體為其造勢。
網紅之所以成為網紅,離不開一個“網”字,其實在喜茶之前,鮑師傅、光之乳酪等網紅食品就已經給後來者好好地上了一節行銷課,因此喜茶在拓展新門店的同時也積極佈局新媒體推廣。知名公眾號、微博名人、甚至是人氣網站的美食頻道、時尚頻道都有喜茶的身影。當人們的朋友圈裡出現喜茶的分享資訊時,說明喜茶已經很好地滲透到了年輕人群,這與喜茶本身“針對年輕白領、時尚群體製作獨特的飲品”這一理念相契合。
一旦成功滲透到朋友圈,那麼毫無疑問就會獲得滾雪球式的傳播效應,所以我們會看到喜茶門口的排隊長度越來越長,朋友圈的分享次數越來越多。有意思的是,不少喜茶門店前還出現了黃牛黨,甚至喜茶還發出公告稱要實行實名限購,每人限購兩杯。從黃牛黨再到限購舉措,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喜茶的社會影響,至於這是官方自導自演還是事物發展的必然我想就無需爭辯太多了,反正宣傳的目的已經達到甚至超出了預期。
未來還會湧現幾個“喜茶”?
從吃的再到喝的,飲食行業已經打響了網紅經濟的搶灘戰,相比傳統的硬廣告,將互聯網社交平臺以及線上新媒體作為主要的宣傳途徑毫無疑問會帶來更加顯著的效果。而喜茶目前所經歷的一切也是在告訴我們,在人們原以為已經飽和的某個飲食細分市場中,借助新的宣傳方式以及一系列發展組合拳(比如更名、店面裝修風格、盈利模式)仍然可以找到一座“金礦”。
不過成功也不是說複製就複製的,誰也不能保證網紅效應可以幫助任何一家餐飲企業登上成功之巔,在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喜茶”之後,如果還是使用同樣的推廣方式無異於自取滅亡。就目前來說,喜茶、鮑師傅等網紅食品已經在快速消耗消費者對某一種推廣模式的接受度,因此後來者要想達到現有網紅食品的成功標準,那麼付出的成本就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