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技藝傳承,製成國禮送給外賓
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就開始使用劍了。春秋時期鑄劍大師歐冶子作劍三枚,曰:“龍淵”、”泰阿“、“工布”。
龍淵名氣太大,成為了寶劍的代名詞,一直到了唐朝,為了避諱“李淵”而改名為龍泉,就是我們今天聽到的龍泉寶劍。
龍泉是個地名,位於浙江省,這座小城因為寶劍和青瓷而聞名於世,至今仍然保留著手工製作寶劍的技藝。
2006年5月20日,龍泉寶劍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秋戰國時期,戰爭主要是車戰,以長兵器和弓箭為主,劍的用處本來不大,但是吳越之地水網交錯,車戰難以展開,步戰更多,所以對於劍的需求更大。
在龍泉市的寶劍廠裡,這一項傳承2000多年的技藝成了對外開放的遊覽項目,寶劍製作的各個環節都一覽無餘。
今天的寶劍不再作為兵器使用,但仍然是我國的傳統工藝品,深受國家領導人喜愛,經常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領導人。
在龍泉寶劍廠的展覽館裡,就有毛主席,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訂製作為國禮的寶劍。
武俠電影中的許多道具也出自這座工廠,拍攝《龍門飛甲》時,徐克就讓負責道具的人來找龍泉寶劍廠專門製作寶劍。
寶劍廠的展示銷售區就像是個兵器鋪,挑選一把自己喜歡的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