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養不住會短命?中醫盤點十大傷陽惡習
得陽者生,失陽者亡。——《黃帝內經》
我們每天的生存,都需要陽氣,當陽氣受到影響,健康肯定也會受到影響。“人到四十,陽氣不足。損與日至”,就是說人到了40歲,身體開始走下坡路。其實現在很多人不用等到40歲,身體早已在走下坡路了。所以,養生非常重要。
陽氣的特性是“藏德不止”。就是說,陽氣應該封藏在體內,周流不息。陽氣不到的地方容易生病,但是陽氣需要藏的,外露了同樣容易致病。例如很多病人發生潰瘍,就是陽氣不歸位,火露於外了,這就是病。
現代人或因壓力、或為欲望、或隨波逐流,每天無意識的在不斷耗傷陽氣,甚至傷及根本,乃至疾病叢生時仍渾然不覺。我們不妨來看看,當今社會人們普遍存在著的“十大傷陽惡習”,你有沒有“躺槍”。
第一大“傷陽惡習”——熬夜
晚上太陽落山,人體的陽氣也需要收進體內去睡覺,如果陽氣得不到休息和補養,傷害是非常大的。
中醫認為,最佳的睡眠時間為“亥子醜”三個時辰(21~3點),這六個小時相當於一年中的冬季。冬主收藏,對常人來說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睡眠。
很多人在應該入睡的時間去卡拉OK、去工作、熬夜,“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肯定是非常錯誤的。
第二大“傷陽惡習”——嗜吃生冷寒涼食物
現代人受西方營養學的影響,認為所有生冷水果含有充足的維生素,而且冰凍食品、冷飲之風盛行,這些都會嚴重損害脾胃陽氣。
西方人吃生冷,但有牛油牛肉搭配,還喜歡日光浴,這或許是適合他們體質的補陽方式,所以傷害就不太明顯,但並不一定適合東方人。
此外,廣東的老百姓愛喝涼茶,絕大多數涼茶性能清熱解毒,日久服用,同樣會悄悄傷害我們的陽氣。
中醫認為,所有的營養消化吸收,是靠脾胃的運化。脾陽受損則運化不利,出現腹痛、腹瀉、乏力、消瘦等症。有人因脾虛而嗜甜,過量食用甜膩厚味,人體無法運化致痰濕內生,阻礙陽氣的運行,導致陽郁陽虛證;也有的因身體虛寒而嗜食辛辣,辛辣使人精神亢奮,陽氣過分耗散,也會導致陽氣虧虛,逐漸出現高脂血症、脂肪肝、動脈硬化等慢性疾病。
第三大“傷陽惡習”——貪涼吹風
空調是人造風,不是自然的。夏季陽氣外散毛孔開泄,無異於門戶大開,直接吹空調,風寒之邪就會直入肌膚、筋脈、骨節,若不及時排出寒氣,更會侵犯六腑五臟,甚至成為不治之症。
所以醫生常說的“冬天的感冒好治,夏天的感冒難醫”,就是這麼來的。
第四大“傷陽惡習”——生育延遲 產房受寒
根據中醫學理論,生育最佳年齡女子為“三七”至“四七”(21~28歲),男子為“三八”至“四八”(24~32歲)。
但現代生育年齡普遍延遲,且孕前沒有保養腎精的意識,父精母血虧虛,不孕不育幾率大大增加。即使可以受孕生產,孩子的先天陽虛體質很難改變。
此外,生產時產婦所在的產房或手術室冷氣充足,新生兒從溫暖的羊水中出來,若不及時採取保暖措施,容易感受寒邪,傷及嬰兒陽氣。
古時小孩的生存有自然淘汰的過程,生下來的小孩陽氣都比較充足,而現在通過促孕保胎出生的小孩,陽氣自然比較虧虛。
第五大“傷陽惡習”——運動不當
現代人崇尚“生命在於運動”的理念,但很多人並未因運動得益,反而引起關節炎、風濕、膝關節磨損甚至發生運動後猝死等問題,這都是不合理運動導致。
盧崇漢先生在《扶陽講記》中提到“動能生陽,也能耗陽”,運動的本質是加強氣血流通,適合於陽氣尚足但氣血不暢之人;但對於氣血大虧之人則有害無益,因為虛人陽氣固攝的功能不足,運動後虛上加虛。
運動會刺激陽氣升發,適合在春夏季節,白天進行。很多人早上匆忙起床不吃早餐去上班,久坐不動工作一整天,晚上健身,看似彌補白天活動不足,實則違反人體“生長收藏”的正常規律。
而且除了夏天適合流些汗,其他季節的運動都已微汗為宜,過量出汗傷及津液,也會耗傷陽氣。所以中醫更推薦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等運動方式。
第六大“傷陽惡習”——工作煩勞
說起來,現在整個社會都處在焦慮之中。很多人出現睡眠不熟、易醒、難入睡、夜尿等。因為很多人都有,漸漸被認為“很正常”,其實不然。
長期處於緊張的工作狀態,不知及時休息,一方面會導致陽氣的過度耗散虧虛,另一方面陽氣太疲勞導致無力入陰收藏,造成失眠甚至神經衰弱,形成惡性循環。
現在很多年輕人“猝死”都是這個原因。所以,再值得拼搏的事業,也需張弛有度,才能長久。
第七大“傷陽惡習”——物欲難止
現代社會物欲橫流,在中醫眼裡,欲望是精神之火,而且是邪火壯火,《內經》提到“壯火食氣”,即欲望也會消耗人體正氣。
現在國內外的很多人都開始反思這種過度追求物欲的錯誤方式,宣導“減法生活”。
減法生活,強調生態環保,也強調精神環保和心靈環保,並且提倡減排、減負、減汙、減欲、減速的“五減法則”。現在還流行“極簡主義生活”,即身邊只留幾件必須品。
第八大“傷陽惡習”——房事不節
過分追求商業價值,導致電視、網路、書籍、雜誌無處不在宣傳男女之事。女性流行露臍(神闕)、露腰(腎俞、命門)、低胸(膻中)……
中醫角度,露的人受寒,看的人躁動,都傷陽。這種惡習屬於“房事不節,腎陽虧損”。不懂得適度和節制,人的腎精就會虧虛,精虧則難於固攝陽氣,導致腎陽虧損。
最初的表現其實包括牙齦萎縮、牙縫變大、牙齒鬆動,因為牙齒的狀態跟腎陽息息相關。發展到後來可能導致乏力、畏寒、腰冷痛、五更瀉、雙目無神、男子陽痿早洩、女子宮寒不孕等。
第九大“傷陽惡習”——濫用抗生素
雖然不可否認抗生素在治病救命方面的巨大效果,但現在國內存在較嚴重的濫用。
抗生素性屬寒濕,口服主要損傷脾胃陽氣,會導致胃寒、納差、嘔吐、腹痛、腹瀉等症,而靜脈用藥直接進入血管,還會傷及心陽,引起水氣淩心證,甚至猝死。
所以抗生素一定要對症,而且中病即止,絕不能作為日常小病甚至保健預防的藥物濫用。
此外,激素類藥物也傷陽氣!激素使人的腎陽直接外越,看似效果明顯,其實是腎陽的透支,損害遠期健康。腎主骨,腎陽不足自然就骨質疏鬆了。
很多其他的化學藥物若去除糖衣或膠囊後都呈苦味,苦味傷脾胃陽氣,長期服用西藥必定脾胃陽虛。
西藥的治療作用不能否認,但保護身體健康的根本在於提高自身免疫力,即陽氣,而非依賴藥物。
第十大“傷陽惡習”——亂服藥物
很多疾病都是衛氣不足、寒氣入體、體內伏邪所致。
但以感冒為例,現有感冒中成藥80%都是“清熱解毒”,只適合治療熱感。而感冒初期絕大多數都是受寒,清熱藥物通常只能強行退燒或將排寒症狀強行壓制,不利身體恢復,長期使用必大傷陽氣。
當前濫用清熱藥的原因一方面是醫生的辨證不精,一方面則是認為用清熱藥比較“安全”,誤用清熱養陰藥產生的副作用具有隱秘性,短期不會被發現。
治病用藥是治果,養生防病是治因,治病者事倍功半,防病者才能長治久安,“扶陽”不是某個派別,而應該是一種養生的理念。
扶陽、護陽有三大法則:守陽、溫陽、通陽。
守陽,就是要守住陽氣,就是守住天命。有人說人一生陽氣是有定數的,亂消耗就會早死。早死說法不一定對,不能亂消耗是肯定的。
溫陽,就是要讓身體避寒就溫,給身體溫暖,讓陽氣得到良好的補充。
通陽,是讓陽氣流動起來。周流不息才是陽氣。不動了、堵住了,就會發生疾病。
不管什麼養生方法,或者醫生給你們開的方子,最終都要落到這三個大原則上來。
該清熱該邪火的不要避若蛇蠍,為了治病甚至救急救命,什麼方法都可以接受。但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補養扶助陽氣上去,這樣才是長久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