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洗盡鉛華屬巧匠,不奪茶香是紫砂

如今的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在各種新興的材料取代一些老古舊時,唯有茶器依然不緊不慢走在老時光裡,不僅不隨歲月流逝褪色,反而歷久彌新欲顯鮮亮。

茶之一道,對於普通人來說,一個玻璃水杯足矣,而對於真正懂茶的人,好茶若沒有好的紫砂壺相襯,難免牛嚼牡丹,焚琴煮鶴啊。

紫砂壺是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手工陶土工藝品,比起一般的用具,紫砂壺更因其收藏價值而聞名,為何如此,大概是因為每一把壺,都是由匠人精心和泥、捶打、制胚、雕琢而成,最後經過高溫的煆燒,外形古樸莊重,有種洗盡鉛華卻依然驚豔時光之美。

一、壺之匠心

在科技高速發展,大部分傳統手工業被流水線取代的同時,紫砂壺依然無法量產,每一把壺都需要一個匠人純手工精心打造,與其說是茶器,不如說是浸潤了匠心的藝術品。

一般製作紫砂壺從打泥片到最後的入窯煆燒,需要將近20個步驟,少則數十日,多則幾個月,不同的匠人能賦予茶壺不同的思想,哪怕是同樣的器型也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壺,紫砂壺的珍貴就在此了。

此壺由匠人朱甯精心製成,靈感來源於吳昌碩大師的三幅墨寶松竹梅,葫蘆形的杯身蘊含福祿之意,寓意美好,壺身上精緻的貼花無一不展現著匠心。

由國家工藝美術大師周曉明誠心打造的龜龍壺,壺型取自中國四大神獸之一的玄武,壺型線條順暢,渾然一體,老師摒棄了常規獨立壺嘴的制式,將壺嘴與壺身相輔相融,在傳承之上更具創新。

二、壺之器型

紫砂壺的名貴,就在於其豐富的造型,素有“方非一式,圓不一相”的美稱。古今的匠人將自己的審美情趣融入作品中,以花、果甚至井欄、僧帽等入型,將藝術性和實用性完美結合,才為紫砂增添了高貴不俗的氣質。

高工王品榮大師的六方井欄壺,非常經典的造型,大師深切的理解茶友對於傳統器型的喜愛與少許惋惜,因而結合數十年制壺經驗,反復修改不下十餘次,才造就此壺。

余立平老師的秋日苦禪壺,曾是工藝美術百花獎的金獎作品。余老師出生于紫砂壺世家,曾得顧老指點,此壺側身有著菩提樹和達摩塑身的設計,更是精巧工藝與禪文化的結合。

三、壺之特點

紫砂壺之所以受到茶人的喜愛,除了工藝之外,更在於其泡茶時的諸多優點。古人雲其“既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蘊。”說的就是泡茶不失原味,具有夏天越宿不餿的特點。

而且紫砂壺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用久了內裡會產生一層“茶銹”,即使在空壺裡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由青年陶藝家成佳雲老師全手工製作的荷趣石瓢壺,手工刻繪的荷花之趣,山水風景,刀工十分精湛,給人栩栩如生之感。

由工藝美術員李曉璐全手工製作而成的西施壺,採用百道工序,等候半月工時,用傳統古窯燒制48小時方成型,泡茶歷久彌香,才是品茗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