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植保的精准導航——基於RTK技術的地理資訊採集 | 硬創公開課
雷鋒網新智造按:植保作業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掉高升高或者飛不直的現象,不管那種現象都會造成重噴或漏噴現象,很難做到所謂的精准作業,目前飛控高度測量主要以氣壓計為主(氣壓計受環境影響很大),即使有些飛控採用氣壓計和雷達,超聲波或鐳射的融合技術,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定高誤差,由於衛星軌道誤差,電離層,對流層對GPS定位影響很大,GPS定位精度也無法滿足精准作業的要求,而引入RTK(Real - time kinematic,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可以使飛行誤差控制在釐米級範圍內,則大大提高了飛行品質。
高精度的地理資訊,是精准農業的基礎。本期雷鋒網硬創公開課邀請到極飛地理負責人游春成,為我們詳細講解什麼是RTK技術,為什麼要在農業植保中使用 RTK 技術以及RTK 技術如何在農田勘測、無人機飛行中運用。以下為嘉賓分享內容實錄。相對視頻文中做了刪減,完整內容可觀看視頻。關注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旗下微信公眾號「新智造」,回復「PPT」可獲取嘉賓完整PPT。
大家好,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叫游春成,湖南人,在地理行業從業17年,從2001年開始一直做地理資訊,在國內兩家上市公司待過,曾供職於國內測繪領域著名上市企業中海達,任技術總監多年。我之前也做過其他項目,2012年,給百度街景做了一個360度的項目,後面還做了智慧城市。
站在農田裡,我一直想怎麼把高科技應用到農田裡,2016年,我加入極飛,組建了極飛地理團隊。我們在地理資訊上有一些積累,在極飛這裡,我們在思考怎麼讓地理資訊技術為農田勘測、無人機飛行和農村導航提供高精度的定位資訊,讓高精度地理資訊在農村創造更多的價值。2016年我們帶領團隊為超過15萬架次的植保無人機提供RTK精准導航服務;推出了XGeomatics™ C2000全自主智慧測繪無人機。
什麼是RTK?(叫獸版)
我準備了兩種解釋方法,第一種專業一點,我稱為“叫獸版”。我們都知道GPS的接收原理,載波信號通過衛星傳遞,通過時間差到了接收端,這個過程至少會與4顆衛星通訊。也就是說,你的接收模組至少會接到4顆衛星的信號,然後計算距離、取平均值、確定位置,這樣你就會大致知道你所在的座標、高度,得出自己所在的位置。
但是,由於大氣層的影響,如電離層、對流層等種種,非常複雜。所以在使用民用級GPS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誤差比較大,比如你要上立交橋,它會問你要去橋上還是橋下;去農村,沒有路的時候,你會發現導航的座標和你的實際位置差別是比較大的。
RTK技術是什麼?它運用一些相似性的原理來消除誤差,也就是說,它的載波信號,通過一個已知座標進行觀測,把RTCM數位和相鄰的進行解算,所以它有一個“地面基站”的概念。
什麼是RTK?(吃瓜群眾版)
下面是簡單版,我們同樣先來瞭解下GPS的工作原理,以及到底是什麼引起了誤差,即誰讓GPS跑偏了?
1. 大氣層影響
大氣層中的電離層和對流層對電磁波的折射效應,使得GPS 信號的傳播速度發生變化,從而讓GPS 信號產生延遲。
2. 衛星星曆誤差
由於衛星運行中受到複雜的外力作用,而地面控制站和接收終端無法測定和掌握其規律,從而無法消除產生的誤差。這裡面,其實它的星曆的固定軌跡也有一定的公差。
3. 衛星鐘差
指GPS 衛星時鐘與GPS標準時間的差別。衛星上使用銫原子鐘,所以兩者的時間也許不同步,就像你的手錶跟你家客廳掛鐘的時間不同步一樣。
4. 多路徑效應。
多路徑效應可能大家聽得比較多了,GPS信號也有可能是在不同障礙物間反射後才被接收到,由此產生誤差。
這些因素疊加之後,它會變得很複雜,使得GPS在民用級別都是5-10米的誤差,在農村,可能是幾十米的誤差,甚至更多。那怎麼把誤差消除呢?這就是RTK技術(RTK,Real-time Kinematic,載波相位差分)。
RTK不是新技術,它在傳統測繪行業已經用了10幾年,已經很成熟了。它的定位精度能到釐米級,甚至在傳統的橋樑測繪領域,精度可以達到毫米級。它的原理主要是進行聯合解算,由衛星和參考的地面站,再加上移動採集資料,進行共同修正差分,所以RTK就代表了實時差分技術。
那什麼是“差分”? 差分就是把GPS 的誤差想方設法分離出去。具體做法是,在已知位置的參考點上裝上基準站——參考點通常使用國家的基準點,它是一個釐米級甚至毫米級的位置點——通過RTCM資料就能知道它的定位。也就是說,這個基準站會說明兩件事:告訴我所在的精准位置在哪裡;我接到資料時的精準時間。然後把這個資料發送給想要獲取高精度定位資訊的移動站,後者就可以通過它獲取的這個資訊,修正或消除:大氣層鐘的傳播誤差、衛星星曆誤差和衛星鐘差,把精准度做到釐米級。
當然,這個基站不能離你的移動站太遠,參考位置是80公里以內,但是由於每個地方不一樣,所在區域的地形不一樣,如山地、丘陵等(實際距離還要是視情況而定)。在新疆,70公里的距離,也能達到釐米級的精准度,而在湖北、河南,可能就要距離40到50公里。
極飛怎麼用RTK技術?
極飛在哪裡使用了RTK技術?一個是在傳統的移動基站、手持測繪器和固定基站上,一個是在P20無人機上。我們的固定基站會架到一個已知點上,在田間作業時,移動基站就可以固定基站連接,獲取到一個絕對座標,這個座標會給到P20無人機或手持測繪器使用。
2014—2016年間,我們都在用這種傳統的方式來測繪農田。先拿著測繪的杆子,根據田邊的不同的形狀進行打點,獲取一個釐米級的田邊塊,飛機根據這個邊塊和站務生成航線,所以P20才能做到自動飛行,大大降低了人為的誤差和勞動強度,甚至晚上也可以作業,大大提高了植保效率。
隨著RTK技術的增強及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上的應用,RTK的應用一定是農業的未來,它代表的是對農業的精細化管理。只有RTK技術才能保證自動化機械按照精准的航線,精確施藥、耕地、收割等,所以我們非常期待在北斗的應用更加深化。北斗正在加速發展,到2020年將基本覆蓋全球,現在,它在東南亞已經很好用了。
原來我們用GPS手飛無人機的時候,經常把農田打成了足球場,為什麼說是足球場?你看下面的圖片,有一塊是綠色的,有一塊已經被打成黃黃的了,這就說明有的地方打到了,有些地方沒打到,還有的地方打多了,這就是噴藥遇到的最大問題:噴灑不均勻、重噴、漏噴,使得效果很不好,所以現在很多地方手飛無人機遭到了農戶的抵觸,他們會認為無人機不如傳統的背著噴霧器去灑藥。
怎樣樣讓效果好?首先要保證飛行精准,在這個前提下噴得均勻,效果就非常棒了。
第二個應用,精准不僅是讓機械自動化更精准,同時可以對農田的資訊化進行一個精細管理。過去,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地大約是多少,10畝、50畝。但是,五十幾畝,甚至精確到小數點後兩個數字是不知道的。因為目前農戶關注的主要是產量,所以在用藥時,一般會多打一點,保證害蟲被殺死。
如果我們精准地知道地有多大,它的配藥、施肥、用藥才能得到控制,這樣才能讓土地和農作物健康地成長。
另外,過去拖拉機在農田作業的時候,還有一個非常麻煩的問題,作業完成不知道該收多少錢,農戶說20畝,那就是20畝,存在很大的計量問題。
過去,我們使用RTK技術,是圍著田塊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對於一般人來說,一天能夠走300-500畝已經很不錯了,我們的小夥子最高的時候能走到2000多畝。在洪湖,水有時會沒到胸口;在水田,走完會渾身泥土。他們在用這樣的方式實現精准的時候,我們就在想,我們是一家科技公司,能不能有更高效的方式來做測繪工作。
所以在3月20日,我們推出了一個測繪無人機極飛地理 XGeomatics C2000 ,它可以全自動地測繪,幫助大家解決地有多大、多精准的問題。為什麼叫C2000?因為C代表測繪,2000就是飛一次可以測繪2000畝,就是這麼簡單直接。
解決“找不到路”
RTK技術還可用於農田導航。我們在城市都是用高德導航、百度導航,但是,在農村怎樣導航?這需要兩種資料:一是路網資料,二是農田的基準座標資料,這就需要RTK的技術支援。
利用RTK的技術,可以把路網資料搞得很清楚。在農田導航中,比如你要去某個田塊,使用RTK技術可以精准地把你帶過去。當然,導航還離不開移動端的支援,在鎮上,你可以使用高德導航,當你去到田邊的時候,就可以使用我們的導航技術。
資料服務,改變農業本質
農村的改變,需要基本的資料化,資料服務才是改變農業的本質。有了RTK的技術,基於RTK的無人機測繪,無人機植保加上雲計算,能夠構成高精准的農田基本資料,這樣,不僅可以做到農田歸屬,精細化管理才是它更重要的應用。
以精准的地理資訊為核心,大家能對農田的所屬,以及用藥、施肥或者是播種、收割的時候才會比較精准。為什麼要把RTK技術放到傳統的機械裡來?第一個,就是為了讓農業機械走直,使每一粒種子播種得都非常均勻,每一次灑藥的時候利用率也能最大,收割的時候不會浪費。如果播種的時候彎彎曲曲,就會影響植保、收割。去年我們在新疆就遇到這樣的事情,新疆的棉花是機械化收割,但是每次收完後還會有10%的棉花在地裡,仍然需要人工去撿起來。這首先是因為前面機械播種的時候,種的不好,其次是對機械的控制不精准。
第二個,對高精准資料的應用,可以提高對農田的科學管理。未來,資料加上遙感,我們就能知道蟲害是不是快到了,這樣就能把現在事後做的事情提前到事情來做。比如在蟲卵期,我們就可以提前殺掉害蟲,更加節省用藥。
農業的發展是以機器代替人工,以更智慧的機器代替傳統的機器,而更智慧的機器需要精准資料做支撐,比如,未來你向作業隊說出你的精准位置,收割機、施藥作業隊就可以上門服務,你只要支付費用就可以了。
所以,RTK技術不只是應用在飛機上,傳統的耕、種、管、收都可以應用。例如,土地的利用率怎麼達到最大化?到底是種兩年,還是三年?現在基本是3年一輪種,有時候這片土地已經更適合小麥了,但農戶是不知道的,他可能今年還在種玉米。原來我們都是靠天吃飯,今年種什麼,怎麼種,用什麼肥料,都是根據經驗,如果我們能利用數位化,告訴他這塊土地適合種什麼,到底是缺氮,還是缺鉀,用藥的時候就會非常精准。現在沒有這種技術是怎麼辦的?農戶看到玉米黃黃的,就多補一點肥,補多少?不知道。
我們說要控制食品,其實就要在種植階段控制,讓它的生長符合規律,能夠用最小的施藥來控制蟲害。當然,純綠色更好,不過這還需要我們用生態的方法來改變。
RTK技術是一個很成熟的技術,可以幫助到農業精細化管理、精細化播種、精細化施肥,這樣的話,農業的收益才能最大化。我們還發現,對產量的預測、農資的歷史消費資料還比較缺失,也就是說,農戶是很缺少金融的支持的,收割前的耕地、播種、施肥,所有的錢都要自己付。農民想承包1000畝的土地,每畝可能要投入500-800元,一共就需要80萬元,這對農戶的壓力是非常大的。能不能倒過來,耕種的時候有金融支持,收割的時候再以果實來償還?這樣,他就能儘快把規模擴大。
所以我們覺得未來的農業一定是精准化、資料化為核心,這樣,整個農業的智慧化、智慧化就很快到來了。
現在,農村基本上都以小孩、老人,以及照顧小孩的婦女為主,農田裡年輕人越來越少,所以農村裡需要科學技術,來讓年輕人覺得從事農業生產能掙錢,還能過得很體面。比如用無人機可以在農村掙8萬塊錢,在城市也是掙8萬,他就願意回到農村來,因為能夠照顧自己的父母、小孩,生活品質還不降低。
所以我們希望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瞭解、利用RTK技術,有更多的機械把農戶從繁重的勞動中釋放出來,為我們的食品安全、農作物做一些貢獻。
新智造Q1:如何解決多路徑效應?
遊: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讓地面基站分佈更密集,有更多共同的路徑的衛星信號源,這樣可以減少或者消除誤差。一般來說,在農業,大部分障礙來源於防風林,還有一些杆塔、信號塔、供電房等等。這種情況,採用就近架設移動基站的方式來解決,採用雙路徑來保障信號的到達,其中雙路徑是電臺和無線網路。
新智造Q2:RTK擺站後再調高調低基站會怎樣影響資料?
遊:看來這位朋友已經在應用RTK了。調高調低有影響的,主要影響是高程資料,如果高度跟實際差別大,可能導致無法固定解。我建議兩種方式:第一種:調整之後再獲取一次靜態,第二種:採用增高杆,增高杆是固定的,直接在原來的值上增加這個杆的值。
新智造Q3:RTK技術對基站的依賴大嗎?如果當地基站數量少,RTK技術能多大程度上提高飛行精度?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遊:RTK技術對基站的依賴大嗎? 可以說很依賴。目前無線網路情況穩定性還是有一定局限性,在農村,很多地方沒有網路信號,甚至打電話都很困難,這個時候沒有移動基站,無人機難以獲取差分數據。如果當地基站數量少,RTK技術能採用相對精度來解決,比如說,打一個水泥樁,用RTK採集資料,下次在此區域作業的時候,把移動基站放在此水泥樁上,輸入上次一樣的座標,一樣飛的釐米級精度。如果只用RTK擺靜態,則誤差在1米左右,單點靜態主要看採用的RTK主機板參數。基站少,可以多使用移動基站,一般來說,一個固定站可以覆蓋30~80公里的位置。也就是說:採用RTK技術,一定是需要依賴基站的,目前主要是三種方式:國家CORS、或千尋帳號、或基站。
新智造Q4:有沒很好的方式解決橋樑下面或港口弱GPS環境下如何定位和避障的方式?
遊:這位朋友問的就很專業了。在弱GPS和橋樑下,換句話來說就是非常容易丟星,RTK難以達到固定解,一般目前的做法都是綜合應用RTK+慣導,或者綜合應用RTK+慣導+視覺,綜合根據環境,來設置占比,要經過大量的實際資料,才能獲取比較好的效果,比如視覺的雙目避障。
新智造Q5:使用RTK技術的植保無人機,成本要高出多少?目前它是一種必要的技術嗎?哪些農田作業要用到這麼高精度的定位?
遊:目前隨著RTK的技術成熟,成本已經大幅度下降,隨著在各個行業的規模應用,還會有繼續下降的空間。就單從設備的費用來說,是增加了RTK設備的成本,但實際上一套RTK設備可以共用,比如用在10套作業設備上,目前RTK設備目前的成本從5千到幾萬不等,主要看主機板,是國產的還是國外的,是多星還是單星的。目前它是一種必要的技術,在無人機植保領域中,從今年我們看到很多植保公司都說標配或選配RTK技術了,那麼不僅僅是無人機植保,還有耕地、種、收割,隨著土地流轉,小田變成大田,大田採用規模化機器説明農業,國家宣導的精准農業,這是一個趨勢。
新智造Q6:RTK對農村土地確權測量可以嗎?
遊:當然可以,而且很多地方都在應用RTK做土地確權。有個合作夥伴有一百多套RTK設備,主要就用在土地確權,目前就開始希望用上我們的C2000來做土地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