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現代啟示錄》遊戲為何如此難產?Killspace公司揭秘

今年1月份,《現代啟示錄》眾籌項目登陸Kickstarter,觸樂在當時

對相關消息做了報導

。根據介紹,這款遊戲的主創曾參與《輻射:新維加斯》《巫師》《地下城與龍》《廢土2》《無冬之夜2》等大作的開發,不過鮮為人知的是早在幾年前,一間叫做Killspace的工作室就曾與導演法蘭西斯·福特·科波拉合作,計畫製作《現代啟示錄》的遊戲。

由於遭遇資金困難、與發行商關係斷裂、管理不善等問題,Killspace在成立短短三年後就走向消亡,《現代啟示錄》遊戲的開發也停留在了Demo階段。有趣的是,上個月《現代啟示錄》眾籌項目的發起者,恰恰是Killspace的兩位聯合創始人。在多年以後的今天,不想再依賴于發行商的他們能否避免重蹈覆轍?

國外科技媒體The Verge在前不久發佈了一篇報導,試圖通過對Killspace創始人和幾位前員工的採訪,揭秘Killspace當年陷入困境的原因。從幾位前員工的表態來看,他們對當年的工作環境和公司管理方式頗有怨言,對《現代啟示錄》遊戲的前景也提出了質疑。

觸樂對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了編譯,原文標題

《The long and troubled history of Apocalypse Now, the video game》

,作者Adi Robertson。

1月底,眾籌平臺Kickstarter上出現了一個讓人既興奮又感到意外的項目:某團隊希望籌資90萬美元,為電影《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製作一款遊戲。根據眾籌頁面的描述,它將是一款生存恐怖類冒險遊戲,擁有豐富的分支劇情,允許玩家為主角本傑明·威拉德(Benjamin Willard)自創劇情。

《現代啟示錄》導演法蘭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公開表達了對這個項目的支持。“我一直關注電子遊戲,看著它逐漸成長為一種敘述故事的載體。”科波拉在一份聲明中說,“很高興能探索《現代啟示錄》出現在一個新平臺,面向新一代人的可能性。”

專案發起幾個星期後,由於效果不太理想,開發商Erebus LLC決定取消。這間工作室將遊戲籌資的主要陣地轉移到了自家網站,設定的眾籌目標為500萬美元。Erebus稱希望工作室完全獨立于傳統的遊戲發行商,研發團隊主管認為,這將讓他們避免遇到近十年前那個叫做Killspace的小工作室曾經遭遇的問題。

但據幾位前Killspace員工說,事情遠遠比Erebus所講的更複雜。

Kickstarter上的專案已經取消

2009年,蒙哥馬利·馬克蘭(Montgomery Markland)和拉裡·裡貝蒂(Larry Liberty)聯合創辦了Killspace。這間位於洛杉磯的工作室大約有40人,從創辦到倒閉的三年間只推出過一款遊戲:《亞爾的復仇》(Yar’s Revenge, 2011),一部鮮為人知的雅達利遊戲重製版。馬克蘭稱Killspace是經濟大衰退的受害者,一家在經濟上嚴重依賴于雅達利等巨頭的小公司——雅達利在2013年申請破產。

不過幾個前Killspace員工透露,當時的實際情況遠比馬克蘭所描述的更複雜。《現代啟示錄》在Kickstarter發起眾籌後,我們跟6位前Killspace員工聊了聊,其中兩人自稱曾在Killspace直接參與《現代啟示錄》項目。某員工抱怨(因保密協議的限制,受訪者要求匿名)Killspace欠了數千美元的工資,管理不很混亂,而一些決策讓本來就已經很糟糕的公司情況持續惡化。某受訪者稱Killspace是“你想像中管理最糟糕的公司”,另外一個受訪者形容他在Killspace的工作就像“噩夢”。

所有受訪者都對遊戲《現代啟示錄》的前景表示懷疑。

蒙哥馬利·馬克蘭(Montgomery Markland)

Killspace工作室在創辦之初雄心勃勃,希望能打造覆蓋遊戲、電影和動漫的跨媒體品牌。馬克蘭和裡貝蒂都曾供職于黑曜石娛樂,馬克蘭在那裡參與過一款被取消的外星人題材RPG遊戲製作,裡貝蒂當時仍是《輻射:新維加斯》的一位資深製作人。他倆為Killspace招攬了一批行業新人和老手,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黑曜石和剛剛倒閉的Pandemic工作室。

Killspace很快就與雅達利簽約合作製作《亞爾的復仇》,另外還為育碧製作音樂節奏遊戲《搖滾史密斯》(Rocksmith)。他們説明Emergent公司將Gamebryo引擎移植到主機平臺,作為交換,Emergent讓Killspace共用辦公場所。

據Killspace幾位前員工所說,到2010年,育碧和雅達利提供的資金足以支撐這間工作室的日常運作,但馬克蘭希望製作更多遊戲原型,尋求與更多發行商合作,而這就需要規模更大、流動性更高的團隊。4個前員工稱為了實現這一目標,Killspace經常突然調換開發人員和其他資源,導致遊戲研發團隊人手不足。在當時,Killspace的項目包括恐怖遊戲《入睡》(Sleep),卡通風格的動作過關遊戲《MARM》,以及一款叫做《Out Here the Good Girls Die》的科幻遊戲。

“我們做了很多嘗試,提出過許多突發奇想的想法。”一位前員工說,Killspace願意考慮普通員工提出的遊戲創意,他認為這是值得讚賞的。“離開3A遊戲開發的環境後,這真的是一股新鮮空氣。”

在Killspace的所有項目中,《現代啟示錄》就像皇冠上的寶石。法蘭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兒子羅曼(Roman)和劇作家羅勃·奧登(Rob Auten)邀請Killspace到科波拉的工作室,隨後Killspace安排了一支小組為《現代啟示錄》的遊戲製作原型。

遺憾的是包括《現代啟示錄》在內,Killspace沒能找到發行商。這間工作室的跨媒體創作計畫似乎也毫無進展,他們只不過招攬了一群不直接參與遊戲製作的人。“(工作室)規模大得離譜,完全不合理。”一個Killspace前員工告訴我,“我記得編劇就有五六個。”

電影《現代啟示錄》,1979

 “我們成功地渡過了自大蕭條以來經濟最糟糕的一段時期,作為一間遊戲工作室,我們從未破產。”馬克蘭說,“我們的飛機輕輕落地。”

無論出於什麼原因,Killspace的資金越來越緊張,尤其是在育碧決定與Killspace終止合作,自研《搖滾史密斯》之後。前Killspace員工稱他們被欠薪長達數月,一個員工透露公司欠他3000美元工資,另一個員工則稱欠他的薪水高達9000美元——“有人不得不躺在沙發上過夜,因為他們身無分文。”他說。還有受訪者稱Killspace曾以公司設備代替薪水發放給他。

上校華特·寇茲在遊戲中的模型形象

資金問題(包括欠薪)在遊戲行業很常見,但Killspace管理團隊和前員工們對這些問題的解釋大相徑庭。例如,據3個前Killspace員工說,由於有員工對外透露工作室氛圍,導致Killspace與發行商之間的關係受損。一位受訪者稱Killspace曾十分接近與發行商505 Games簽約,但因為後者發現Killspace欠薪以及馬克蘭的“古怪”行為,那次合作泡湯了。

不過按照馬克蘭本人說法,Killspace與505 Games的合作之所以沒談攏,是因為505 Games負責與Killspace對接的一位關鍵連絡人離職。

與我對話的每一個前Killspace員工都指責公司管理層存在問題,其中有5個受訪者對馬克蘭的領導方式表示不滿,指責他粗暴、喜怒無常,無視員工的抱怨。

“有時我們會開大型會議,會議的核心就是蒙蒂對每個人做演講。有時他身邊的開發人員會說,‘我們不能像這樣製作遊戲,沒錢怎麼做遊戲?我們沒有授權。’”一位受訪者回憶說,“他告訴我們,我們的擔憂很荒謬——那就是賺更多錢的方式,他要求我們繼續像他說的那麼做……在那之後,大家都開始找新工作了。”

但馬克蘭自稱他很照顧Killspace的員工。“我和拉裡自掏腰包,為了幫助我們的員工,拉裡甚至抵押了他的房子。我們之所以這樣做,並不是因為我們覺得公司還能繼續生存下去,而是因為我們認為這是正確的做法。”馬克蘭說。如何解釋工作室的緊張關係?“我猜,與那些沒有任何事先通知就破產的公司相比,我們公司的工作氛圍讓人愉快得多。”

遊戲《現代啟示錄》的概念圖

2010年秋季,Killspace最高管理層發生變動:馬克蘭卸任CEO,裡貝蒂接替了他的職位。對於那次事件的起因,馬克蘭和前Killspace員工也給出了不同解釋。

“我們的計畫一直是在《輻射:新維加斯》製作完成後,裡貝蒂成為公司CEO,而我擔任公司總裁兼首席創意官。”馬克蘭說,“事實也是這樣的。”不過有跡象表明,Killspace的最高層權力過渡並不順利。有4個受訪者說,馬克蘭因為Killspace所遭遇的種種問題被迫卸任,兩位受訪者告訴我們,Killspace的保安甚至一度禁止馬克蘭進入辦公室——馬克蘭證實確有其事,不過據他說,那是因為“公司的某個人採取了一些不明智的做法”,“在那之後不久就被解雇了。”

接受採訪的幾位前Killspace員工對裡貝蒂的評價還好,但他們認為,工作室是沒救了。“我們已經失去了《搖滾史密斯》的合作,我們也不再開發《現代啟示錄》或者其他遊戲當中的任何一款。”一位受訪者說,“公司裡幾乎每個開發者都只參與了《亞爾的復仇》的製作,而沒有製作遊戲的人都離開了。”

《亞爾的復仇》於2011年初發售。馬克蘭稱在那之後Killspace沒有正式關閉,不過到2012年初已經不再“持續運營”。

《亞爾的復仇》(Yar’s Revenge, 2011)

從某種意義上講,Erebus為《現代啟示錄》發起眾籌似乎是為了避免Killspace曾經遇到的問題:Erebus被描述成隻做單個項目的工作室,而不再同時進行多個項目;這間工作室也不想再依賴於除了與American Zoetrope合作之外的任何外部關係。

“我認為對遊戲行業的任何一個創意工作者來說,最重要的功課是……如果你不能控制收入,那麼你就是打工的。”馬克蘭說,“我寧願讓人當老闆,而不是讓企業成為老闆。”馬克蘭還指出,對包括遊戲業在內的所有行業來說,經濟大衰退都是一個獨特時期。“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事情發生了,我們無能為力。”

在Killspace工作室關閉後,裡貝蒂擔任過《DC漫畫英雄OL》(DC Universe Online)的執行製作人,馬克蘭則為《廢土2》(Wasteland 2)和尚未發售的《折磨:扭蒙拉之潮》(Torment: Tides of Numenera)擔任製作人——兩款遊戲都在Kickstarter成功籌集到研發資金。

《現代啟示錄》的遊戲截圖

不過馬克蘭和裡貝蒂都再也沒有管理過獨立工作室,幾位前Killspace員工因此對《現代啟示錄》遊戲的前景感到擔憂。“人們花錢買東西、玩遊戲,因為他們喜歡某個品牌(《現代啟示錄》)。”一個受訪者說,“但我覺得玩家很可能會失望。”

馬克蘭對《現代啟示錄》籌資500萬美元的目標很有信心。“我非常相信在遊戲推出前,我們會達到那個數字,我對此沒有任何懷疑。”他說。但在Erebus工作室取消《現代啟示錄》在Kickstarter的眾籌項目前,他們只籌到了172,503美元。

馬克蘭稱無論發生些什麼,無論籌資是否順利,他都會努力製作和發佈一款最好的《現代啟示錄》遊戲。

《現代啟示錄》電影的拍攝也曾遭遇許多困難,包括毒☆禁☆品問題、墓地搶劫、高達數百萬美元的意外成本以及一次颱風等。“我知道這樣一件事——”馬克蘭說,“法蘭西斯·福特·科波拉走進叢林,他計畫在那裡拍攝14周,但他直到500天后才走出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