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攝影師依然選擇膠片攝影的12個理由

世上第一部數碼相機誕生於1975年,今年剛好40周年,所謂“菲林已死”年年都聽聞,但為什麼還未死?攝影師Sam Cornwell撰文分享,談論攝影師依然選擇菲林的12個原因,部份原因相信大家都聽過不少,而有些亦頗具爭議,大家不妨先看看這裡的概括原因。

1.菲林攝影本身已經完美

我們在90年代已經有非常多的舊照片、舊相簿,很多人生的重要的時刻都有照片紀錄,而它們都是用菲林拍的。我們今天拍了更多的照片,卻只有更少的相簿。但在過往我們並不擔心,菲林拍的照片已經夠完美了。(編注:這話說了感覺沒說。)

2.更高動態範圍

菲林有更高寬容度,尤其是黑白菲林,甚至多達上下限各六級的程度,即使是彩色菲林,兩級的曝光失誤依然可以救回來,如果懂暗房技術,要把照片製造到接近視覺也是可能的。(編注:負片隨便玩,正片你試試?)

3.它讓你慢下來

只不過是簡單的限制,就可驅使你拍攝前多思考兩次、在相機完成,而不是簡單掃射100張數碼照片,然後返去PS修理,也節省了從幾百張照片中挑選的時間。

4.照片是永久的

你最舊的數位相片在哪裡?還存在嗎?除非你有非常好的整理,否則應該已經遺失了。數碼技術不斷演化,卻不可靠,資訊很容易就消失、被遺忘,無法存到永遠。(編注:作者的意思應該是紙質照片保存時間相對較長)

5.化學劑的氣味很好

顯影和定影劑會令人上癮!?更重要是,在暗房處理照片的過程中,讓你遠離噪音與光線,是一個讓人享受的靜修時刻,它在數碼世界消失了。(編注:味道的事情真是越說越玄。)

6.毋須用電

由拍攝到沖曬,整個過程你可以完全用不到電力,在數碼攝影是不可能的,即使電力消失,菲林攝影依然生存,也讓你發揮不用依賴科技的創意。(編注:並不是所有膠片機都不用電。)

7.菲林照片就是好看

無數Lightroom presets就是讓你得到菲林拍出來的效果色調,因為菲林照片就是好看。(編注:我竟無法反駁。)

8.數碼照片只是圖元排列

數碼照片放大後就是一格格的圖元,但負片放大後,就是一些隨機排列的結晶,也因此照片更自然。(編注:看完這條小編想獻上膝蓋。)

9.菲林相機並不昂貴

對比起最新推出動不動過萬的相機鏡頭,很多優秀的菲林相機便宜得多了,而且因為數碼年代來臨,一些Bronica、哈蘇等中幅機亦大幅降價。(編注:相機不貴但膠片貴。)

10.與別不同,有話題性

當每個月都有數以十億計的照片上載到 Facebook,要與別不同很困難。但你拿著菲林相機來拍攝,就已經可以帶來不同的話題了。

11.因為不完美

Lomo的增長,就是因為人們享受當中的“不完美”、漏光、Lo-fi 等給人的夢幻效果。

12.意外性

把照片從沖曬店取回來的興奮、那種期待驚喜的心情,在講求即食的數碼年代是沒有的,不停看LCD屏或用手機拍,得不到那種攝影的喜悅。(編注:這是小編最喜歡膠片攝影的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