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到手機?黃牛囤著呢:我有,加錢!
你現在用的是什麼手機?
不管是什麼
身邊肯定少不了華為、小米、魅族、OPPO…
現在的國產手機迎頭趕上
性能媲美知名品牌,市場份額節節攀升
但是……
有部分手機“想說愛你不容易”
為啥?
因為,買不到啊!
部分手機通過官方發售管道很難搶到,淘寶上倒是能買到,但動輒加價一兩千,甚至在實體店也要搭售產品才能買。
難道國產手機崛起,黃牛成了最大贏家?
吐槽!國產手機加價500元起步
“想買個國產手機,怎麼這麼難?”南京的林先生說,現在國產手機口碑不錯,自己最近也打算買部華為的新產品,但是網上一搜價格,比官方價居然貴了一千多。不甘心多花錢的他,請了幾個好友,一起在官網上“搶”手機,誰知道一連好幾次都是一秒內被搶光。
“去年底推出的手機,怎麼過了幾個月還這麼難買,全都便宜網上的黃牛了。”林先生說,雖然有心支持國產,但是這樣的“饑餓行銷”讓他感覺很不舒服。
市民黃女士告訴我們,自己是位“米粉”,家裡用了不少小米的產品,但還是忍不住要吐槽小米的行銷策略。“身邊朋友也有不少想買小米手機的,但就是買不到,不要說小米MIX(一款很火爆的無邊框手機)了,就連小米5到現在還是搶不到,但是黃牛那貨源就很充足,加價500元起步。現在連小米空氣淨化器都要加價800元了,有時候想想花那麼多錢,還不如買蘋果的產品呢。”
坑爹!最貴一款加價4000元
評測君瞭解到,目前華為品牌手機最熱銷的當屬Mate9 pro,官方給出的指導價格是4699元和5299元。不過在一些電商平臺上,這兩款手機普遍加價800元到1500元不等,手機顏色不同價格也不一樣,銀鑽灰比玫瑰金貴了約600元。而華為推出的奢華產品Mate9 pro保時捷款則售價12888元,比官方價貴了4000多元。
>> 官方管道的銷售是限量的,比如Mate9 pro,顯示在3月1日上午10:08開搶,雖然價格是原價,但一般消費者很難買到。
>> 另一款小米MIX手機,官方給出的指導價是3499元和3999元,但網上平均售價都要加1000元至1500元不等,而官網一直是“缺貨”狀態,需要註冊下單後,留意開售提醒。
無奈!實體店有貨亦要搭售
2月19日下午,評測君來到德基廣場負一樓的華為體驗店,詢問是否有64G的Mate9 pro手機,工作人員告訴評測君,手機有現貨,但需要再搭售一款799元的運動手環。對方表示,搭售手環是銷售政策,原價買手機現在非常難,一些人與其加價買,還不如花錢多買點東西。
國內一些華為實體店中,Mate9 pro這款手機搭售或加價的情況很常見。而小米手機也是如此,在珠江路等手機賣場同樣需要加價。
(圖源網路)
不服!“黃牛”手中為何有貨
靠軟體搶,再賣給零售商
評測君在珠江路一家手機市場看到,不少商鋪內國產手機銷售都頗為火爆,幾款熱門手機都在加價銷售。“其實現在加價的手機已經少一些了,前些年更多。”一位手機商鋪老闆告訴我們,這些手機也不是他們自己搶拍的,而是有供應商,或者從黃牛那裡收手機。“有專門的黃牛做這個,他們用搶拍軟體搶手機,一般使用者很難買到。”
我們輾轉聯繫上一位搶手機的“黃牛”易先生,他說,如今搶拍軟體很多,但是好一點的基本上都是付費的,也就是說搶手機本身就需要成本。“也有的黃牛本身是程式師,自己寫搶拍軟體,一些簡單的驗證碼環節都能繞過去。”
疑問!產能不足還是饑餓行銷
專家:產能確實不足,“預售”減壓力
“完全的饑餓行銷沒有一個商家會做,電子產品更迭瞬息萬變,大家都不敢壓貨,一旦賣不出去公司可能都會倒閉。現在之所以很難買,大部分原因是產能跟不上,當然也有一部分是為了讓銷售跟上產品週期、減少資金壓力等行銷策略。”東南大學通信工程研究院專家告訴評測君。
專家還分析,現在國內的手機生產商誰也不敢一下子生產幾百萬部,例如小米這種預售的策略,可以減少很多資金上的壓力。“小米手機每週二中午搶購,這樣每週生產出來的手機全部賣掉,資金壓力、生產壓力都要小很多,企業可以更加靈活從容。”
投訴!搭售侵犯消費者權益
南京玄武區消費者協會孫秘書長告訴評測君,如果手機授權店存在搭售或加價行為,就有可能侵犯消費者權益。“在消法中規定,消費者有知情權和自願原則,如果官方公佈的價格中不包含搭售的商品,就不應該強制進行銷售,作為代表手機品牌的實體店這是不應該的。”
而對於一些網上加價銷售的行為,孫秘書長則表示,不管第一手購買手機的人出於什麼目的,只要購買了就屬於消費者,而商品作為二手的再賣出,就沒法給予指導價格了,這個價格隨市場供需而定。
思考:為何蘋果三星不會產能不足
印象中,國產手機所謂的“饑餓行銷”,應該是源自小米。自從小米當年以“互聯網思維”和超高的性價比殺入手機市場,就一直被人詬病“搶不到”。後來,其他國產品牌也紛紛加入“饑餓行銷”大軍。
為何手機會成為稀缺品?我相信原因正如專家講的,受限於產能。如今國產手機勢頭很猛,華為等品牌在國內的銷量已經超越蘋果和三星。從表面上看,國產手機的性能和品牌號召力已經絲毫也不弱於國際品牌。
然而,我們應該看到,產能不足恰恰暴露出國產品牌還處在很弱勢的地位。手機產能取決於供應鏈,大家都知道,蘋果供應鏈管理能力全球第一,供應商的生產線首先會滿足蘋果產品,因為它資金充裕,銷量也有保障。滿足蘋果後,剩餘的生產能力才會“下放”到國產手機。晶片、螢幕……都“卡”在別人手裡,產能能跟上才奇怪。而三星更是一個“全供應鏈”企業,手機上的每一個零件,它自己都能生產。因此,我們幾乎不會看到蘋果和三星出現“饑餓行銷”的情況。
綜上,我們在肯定國產手機努力的同時,也應該認識到目前的差距。國貨當自強,相信總有一天,國產品牌能真正擁有核心技術,牢牢掌握供應鏈上的話語權。買國產手機靠“搶”的歷史終將過去,成為民族品牌奮進道路上的一個“小故事”。
來源 | TOP評測
編輯 | 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