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耳屎為什麼不要掏?你真的知道嗎!
導讀:寶寶耳朵有“耳屎”想給孩子掏,又不敢掏怕把孩子傷著,可不給孩子掏著,又怕孩子耳朵堵住不舒服。那麼,到底寶寶耳屎多能不能掏耳朵?寶寶耳屎多該怎麼辦?
許多父母看到寶寶抓耳朵,首先想到的就是寶寶耳朵裡面是不是有耳屎,覺得這東西要及時的掏出來,認為寶寶的耳屎對寶寶有害無益,所以經常動用諸如牙籤、棉簽、耳勺等器具去掏寶寶的耳屎,而且一定要掏乾淨為止。
你可能覺得這並沒什麼不對。但你是否知道,經常給寶寶掏耳屎,對於寶寶的健康可是有害的哦!其實,耳屎作用很大,大家不要隨便給孩子掏耳朵。
耳屎,學名為耵聹,是外耳道分泌的一種淡黃色黏稠液體,可以起到保護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膚乾裂的作用,防止外耳道皮膚、吸附灰塵或異物、阻擋小昆蟲鑽進外耳道深處。若不慎有少量水進入外耳道,乾燥的耵聹能吸幹水分。
小寶寶的外耳道還遠沒有發育成熟,而且外耳道由於大多呈扁平縫隙狀,不容易操作,加上耳內皮膚很嬌嫩,經常掏耳屎很容易造成一些不良後果:輕者掏傷耳內皮膚而引起炎症,生癤長瘡,嚴重的可能會把鼓膜捅破,導致寶寶聽力損傷。
一般而言,孩子的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會在孩子說話、吃飯、打呵欠時,隨著下頜運動,借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自動被排出,沒有必要特意掏出來。
小兒耳屎多的家庭護理要點 :
1、洗澡後如果發現其耳道口附近潮濕,媽媽可用嬰兒棉簽輕微擦拭,但千萬不可將棉簽深入寶寶的耳朵內部。
2、游泳之前最好由醫生檢查一下,先把耳屎屑取出,以防進水後形成栓塞。
3、如果孩子的耳屎形成硬塊,或誤進雜物,要及時去醫院請醫生取出,家長不要擅自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