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轉型轉了許多年,英特爾的下一步將圍繞“資料洪流”展開

和微軟一樣,英特爾也是錯過移動互聯網的科技巨頭之一,雖然有過多次嘗試,但無奈未能在移動領域佔據較大的份額。所以這兩家公司都非常迫切的希望在下一波科技浪潮中占得先機,轉型成為時常掛在嘴上的話題。

那麼英特爾的下一步在押注什麼呢?這家公司專門開了一場發佈會來闡述。在 3 月 31 日舉行的英特爾 2017 媒體紛享會上,“The Next”(下一步)就是整場活動主題。

英特爾的下一步,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就是“資料”。本場活動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就是“資料”,無論押注哪個領域,“資料洪流”的概念都貫穿始終;而出現頻率第二高的詞,應該是“人工智慧”。

“資料洪流”其實是之前“資訊大爆炸”概念的延伸,兩者不在一個量級上。根據國家發改委的預測,2020 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資料資源大國,中國的資料總量有望達到 8000EB。這些資料不僅是人產生的,物也是一個重要主體。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在演講中將資料比作“新石油”,不過雷鋒網更想將它比作礦石——資料是礦石,本身的實用價值不大,而人工智慧就是從中提煉黃金的方法之一。

當然,“資料”和“人工智慧”都是非常大的詞,英特爾也有進一步的解釋。

英特爾的資料戰略

面對資料洪流,英特爾制定了資料戰略,分三個層次:

一、雲、網路、人工智慧

英特爾把雲打造成一個創新平臺,提供資料分析和處理的能力,為大資料、高性能計算、人工智慧提供資料處理支援。

英特爾通過Nervana平臺,打造Lake Crest深度學習晶片,探索全新的架構和演算法,整合全公司的相關資源,推動未來的人工智慧發展。

在局端資料中心之上,加速未來網路轉型,核心是網路功能虛擬化(NFV)和軟體定義網路(SDN),這也是英特爾進軍新的細分市場最重大機會之一。

二、物和設備

英特爾曾經的傳統業務主要在 PC 領域,而現在數以億萬計的智慧設備,帶動了物聯網發展。英特爾認為目前物聯網仍處於起步階段,智慧設備發展將深遠影響行業增值。

以無人駕駛為例,未來汽車也會變成車輪上的超級電腦。2017 年初,英特爾發佈了英特爾 Go 智能駕駛平臺;將來收購 Mobileye 後,它將為無人駕駛汽車提供“眼睛”,而英特爾則會提供“大腦”,兩者結合,來推動產業更快接近智慧無人駕駛的藍圖。

三、“加速技術”

在雲、物與設備兩者之間,“加速技術”也是巨大的推動力,包括存儲、FPGA、5G等。

存儲方面,英特爾剛剛推出了傲騰(Optane)產品系列,採用 3D XPoint 技術,打破了記憶體和快閃記憶體界限,

騰訊以及阿裡剛剛宣佈將在自家產品上使用 Optane SSD。

FPGA 也會起到“加速器”的作用,有媒體指出,在加速下一代深度學習方面,FPGA 將遠超 GPU、更具優勢。

5G 將會推動資訊技術(IT)和通信技術(CT)的融合,有些公司認為 5G 是通信技術的演進(evolution),而英特爾認為 5G 是一次革命(revolution),5G 不僅僅是移動寬頻,更要滿足更高頻寬、更低延遲和更大規模連接的智慧互聯未來需求,將會創造更為廣泛的業務應用。

押注四大領域

談到轉型,就不得不提到英特爾廣告語的變化。在 PC 時代大家對英特爾廣告最熟悉的就是“燈~等燈等燈~”的廣告曲,以及畫面上出現的“intel inside”標誌,意即這台產品(通常是電腦)裡面用了英特爾的晶片。

這兩年,轉型的英特爾提出了新的廣告口號“experience what's inside”,其實光看意思和之前沒差太多,換新口號更多在於改變用戶對英特爾的固有印象,告訴大家它不止是一家 PC 晶片廠商,新的英特爾將在你體驗的眾多服務中出現。

那麼英特爾想讓用戶 experience 是都有哪些領域呢?會上該公司介紹了四個領域,分別是人工智慧、智慧駕駛、5G 和虛擬實境。

一、人工智慧

英特爾希望提供端到端的人工智慧技術和產品組合。在人工智慧領域,英特爾收購了深度學習和神經網路晶片與軟體領域的廠商 Nervana、電腦視覺公司 Movidius和人工智慧服務提供者 Saffron等。

通過把這些投資和英特爾至強、至強融核產品、實感技術和 FPGA 相結合,英特爾提供全棧實力處理端到端資料,並於今年3月宣佈整合全公司相關產品資源成立人工智慧產品事業部和人工智慧應用實驗室。

英特爾在這塊的一些實際案例包括:

投資2500萬美元推動高性能基因分析計算研究;

聯合創辦Hack Harassment致力於減少網路騷擾的氾濫和影響,並成為美國國家失蹤與受虐兒童援助中心(NEMEC)的主要合作夥伴;

與京東合作,對非法圖像識別的線上性能提升4倍以上,圖像版權保護線上性能提升近2.3倍;

3月29日,英特爾與阿裡雲、零氪科技聯合宣佈啟動天池醫療AI大賽,大賽第一季將向早期肺癌診斷發起挑戰。

二、無人駕駛

英特爾希望提供提供從汽車、網路到雲的端到端無人駕駛解決方案。英特爾為無人駕駛協作提供的資源包括:

車內計算;

強大的雲和一套機器學習解決方案;

高頻寬、低延遲的 5G 連接系統;強大的記憶體和 FPGA 技術;

人機介面以及安全技術。

英特爾在今年 1 月推出橫跨汽車、連接和雲的全新汽車解決方案品牌——英特爾GO。英特爾GO 品牌推出多個開發套件,支援從下一代英特爾淩動處理器到英特爾至強處理器等不同計算性能,以及業內首個5G就緒的無人駕駛開發平臺。

更重磅的動作在今年 3 月,

英特爾宣佈將以 153 億美元收購 Mobileye

,以推動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技術佈局。此外,英特爾還收購了電腦視覺公司 Itseez、半導體功能安全服務商 Yogitech 以及數位地圖公司HERE 15%的股權來完善無人駕駛的技術組合。

三、5G

英特爾認為,海量設備的相互連接、設備與雲端的互聯互通,以及從海量資料中提取有價值內容資訊的能力這三大因素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觸發創新和商機,並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全新的體驗,而 5G 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石。5G 的到來將實現更高的資料頻寬、更快的傳送速率和更低的延遲。

英特爾的規劃是將自身產品和架構融入到“雲到物”大格局的每一個細分領域,提供從設備、網路到雲的5G端到端解決方案。

5G 方面英特爾的動作包括:

在 CES 2017 上,英特爾推出了 5G 數據機,是首個全球通用的 5G 數據機,能同時支援 6GHz 以下和毫米波頻段,提供針對不同使用場景的連接;

英特爾GO 智慧駕駛 5G 車載通信平臺,這是業內第一個面向無人駕駛的5G平臺和完整的可擴展端到端系統,讓汽車製造商能夠開發並測試各種使用場景;

在 MWC 2017 上,英特爾發佈了 XMM 7560 數據機,能夠實現全球覆蓋,並且能在單一的 SKU 內提供千兆級 LTE 速度;

英特爾推出的第三代 5G 移動試驗平臺為更快地集成和測試 5G 設備和無線接入點提供了一個高性能開發平臺,英特爾目前正與全球運營商合作,利用這個新的試驗平臺進行 5G 開發、原型設計和測試,並進一步升級該平臺。

四、虛擬實境

在 2016 年 8 月的英特爾資訊技術峰會(IDF)上,英特爾發佈 Project Alloy,並首次闡述了融合現實(Merged Reality)的願景,並將其視作虛擬實境的終極目標。

英特爾面向虛擬實境和融合現實提供了一整套的技術、平臺和解決方案。

首先,處理器,英特爾在桌面 CPU 的領先地位毋庸置疑。雖然對於 VR 體驗更強調圖形性能,也就是 GPU,但

英特爾表示在 VR 遊戲應用中,CPU 的重要性應該比在傳統遊戲中大。

當然,雖然沒有其它公司出名,但英特爾也為 VR 提供圖形和平臺支援。這方面的產品包括:英特爾高清顯卡、英特爾銳炬和銳炬Pro 顯卡、傲騰記憶體、Thunderbolt和5G網路。

此外,英特爾提供了一體化虛擬實境解決方案——Alloy。借助針對 VR 使用模式而進行優化的英特爾實感技術(RealSense)實現虛擬實境和融合現實,它通過視覺、聽覺、觸覺、語音,甚至感情、情境等多重感官方式,賦予計算設備“類似人的感知”,讓人與設備之間的交互變得更加自然,同時整合了“真實”和“虛擬”的世界。

VR 領域的應用方面,英特爾把著力點放在了體育內容上。去年,英特爾專門成立了體育事業部,開發出基於英特爾平臺優化的 360 度重播技術,能夠從任意可以想像的角度來重播體育比賽精彩瞬間,這項技術在多項比賽中得到應用。

此外,英特爾收購了 VR 創業公司 VOKE,並推出了 True VR 技術。目前,該技術已被應用于NCAA美國大學籃球錦標賽上,提供了沉浸式虛擬實境直播。

對於虛擬實境產業的發展,英特爾一方面提供領先的技術與平臺支援,另一方面期待與更多生態合作夥伴攜手加速行業發展。據悉採用 Alloy 方案的 VR 一體機將於今年第四季度上市,售價近 1000 美元。

一些具體問題

英特爾在發佈會所講的都是大方向的,在技術和產品細節上沒有提供很多細節,但在會後的群訪環節,有一些不錯的問答,雷鋒網進行了整理。

群訪物件分別是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英特爾中國區通信技術政策和標準總監鄒甯和英特爾無人駕駛事業部中國區市場總監徐偉傑。

問:現在國內的無人駕駛處於什麼發展階段,從概念到落地還需要邁幾道坎兒?

徐偉傑:現在普遍來講,國內和國外這方面都比較火,也是在一個初始階段,因為這中間技術要涉及到資料的搜集、分析,包括大資料分析、人工智慧,雖然現在很火,但剛才宋院長也講到需要一個過程,產品要落地有一個過程,包括基礎設施的一些建立,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國內這些法規,還有比如保險相關的生態的一些建立,其實這些都需要時間。

現在很難講多長時間能落地,現在會一步一步,從 L2、L3 慢慢做。我們現在也看到很多廠家在談 L3 的產品,我們看到很多在 2019 到 2021 年之間,L4、L5 可能更晚一些。

問:FPGA 和 Nervana 這種新的架構與咱們傳統晶片的結合,在 AI 方面有什麼意義呢?

宋繼強:剛才也講到 Nervana 實際上是一種最快速的加速方案,同時它的功耗也最低,但它很專,優化好了演算法加速就是用來專門加速比如針對於人臉識別的應用,或者是訓練好的網路做什麼應用,是一個硬優化。

FPGA 的好處其實就是我還可以去在現場切換上面的硬體的執行代碼,還可以換。比如我需要加速人臉識別,那個時候我需要加速語音辨識,可能還需要加速通訊的負載,這我可以切換,一塊硬體可以切換上面做不同的事。現在來講對於複雜的場景其實是希望通過像使用一個通用的 CPU,看你的負載要求可以使用酷睿系列的CPU,也可以用至強系列CPU去搭配硬體加速的模組,硬體加速模組可以選擇 FPGA 還是Nervana,這是看具體的應用具體分析。加速一定是首選,無人駕駛、機器人也是。

問:今後三年是 5G 標準關鍵之期,英特爾在 5G 標準化有什麼相應的準備和努力?

鄒寧:現在是標準化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英特爾一直是積極參與國際的 5G 標準化組織,比如3GPP國際標準化的工作,英特爾堅決支持5G全球統一標準。

目前為止英特爾持有三個工作組的主席或者副主席的位置,在相關的標準的專案彙報人持有 28 個,英特爾在這方面有非常強的實力。整體來看,5G 是一個通信的標準,不是一家公司能夠完成的,英特爾是跟業界密切的合作,來推動標準的制定,同時我們也在全球跟運營商和廠商合作來進行 5G 技術的驗證,加速 5G 的商用進程。

雷鋒網:之前英特爾展示過很多次 Alloy,但並沒有公佈晶片的性能、功耗,請問 Project Alloy 的性能和功耗怎麼平衡?英特爾一直強調 CPU 對提升 VR 體驗的幫助,請問 CPU 對提升 VR 體驗的幫助怎麼做,能夠提供多大幫助?另外英特爾還強調 6 個自由度的體驗,這種體驗還存在光線的干擾等問題,這些問題怎麼解決?

宋繼強:Project Alloy 是英特爾對外推出的用於支持 Merged Reality 的試驗平臺。目前來講,裡面計算的平臺到底是什麼還沒有公佈,沒有具體資訊可以回答。之前給過一個公開的 PPT 裡有過,應該都是講的PC級處理器,具體是哪一款確實沒有公佈。

講到計算對於 VR 提升體驗有什麼幫助,提升會很大。現在如果頭動一下,為什麼會覺得暈,就是刷新沒有跟上,不是因為顯示幕沒有跟上,是計算來不及,來不及把頭部迅速的動作反映到把內容,其實有的是從另外一端,從 PC 端或者是雲端抓過來做重新繪製,來不及。來不及在本地有一些加速的辦法,比如時間或者是空間扭曲的辦法,都是只通過計算或者是傳輸的時候預先多傳一些資訊,你動的時候我就用多傳的資訊去做差值,迅速補充邊緣部分,但是中心部分還是用原來的。因為你移動時,邊緣是要漏出來,這就是用計算補足傳輸時的一些問題。人眼可能感覺不出來,這樣可以保證他仍然達到 75 幀以上的刷新率,這樣人就覺得我動的時候他隨著我動,人就不會覺得我在看一個虛假的東西,或者是我醉酒了,頭動了,結果場景沒有動,人就覺得暈。這就是計算可以帶來的好處。

6 自由度的這個問題,目前來講英特爾的方案是用魚眼鏡頭來配合。魚眼鏡頭實際上是一個在空間裡面特定點的參照,可以持續追蹤它的路徑,如果一堵白牆,前面有歷史資料追隨過來,運動感測器仍然可以提供一個路徑。如果剛開機的時候就對著一堵白牆,那確實是不知道你在哪,但是如果移動起來就知道了。

雷鋒網:VR 這一塊強調的是圖形計算的性能,英特爾強調的是 CPU 運算對性能也會有很大的提升和體驗,CPU 這塊能對 GPU 做多大的彌補呢?

宋繼強:Project Alloy也會有其他的晶片,但是還不能公佈。

提問:首先和 Mobileye 的收購,Mobileye 今年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Mapping”,一個是演算法決策。“Mapping”用了自己的 REM 技術,其實在用視覺演算法把地圖資料小型化,這和之前英特爾提的傳輸量很大,有點相悖,對這個二位怎麼看。演算法上 AlphaGo 和駕駛環境中演算法有什麼區別,收購 Mobileye 上演算法有什麼考量。之前說端到端,在汽車行業中製造行業如何定義,是有做“Tier-1”的想法嗎?

徐偉傑:Mobileye 因為收購的項目正在進行中,很多方面不方便講,也不好評判你剛才提到的,可能過幾個月再聊這個問題。英特爾是一個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我們不會自己去做Ti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