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投資人 | Fintech進入2.0時代,我們看好的是什麼?

雷鋒網AI金融評論按: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金沙江創投,作者Jefferson Chen。金沙江創投成立於2004年,專注于投資高新技術創業公司,投資項目有滴滴出行、去哪兒、大智慧、餓了麼、小紅書、映客、ofo、微播易、蘭亭集勢等。原標題為:

《Fintech這麼火,可我們為什麼這麼挑?》

金融的本質是什麼?是資源的優化配置。科技和互聯網的本質是什麼?是提高效率、連接萬物。過去的5年,是金融科技的1.0時代。現在,我們正步入2.0時代。

1.0時代的關鍵字是

“連接”(

Connectivity),用互聯網的方式連接資金、資產、人群,實現金融領域資源的對接,降低准入門檻,擴大服務人群。線上支付、P2P網貸、金融超市、理財平臺、股權眾籌等類型的創業都屬於此。 

而現在,我們進入2.0時代,Fintech的關鍵字轉變為

“定價”

(Pricing):在1.0時代耕耘起來的土地上“深耕細作”,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運用高效的大資料採擷,對資產進行科學定價,真正實現金融資源的最優化配置。線上消費信貸、征信與風險管理、智慧投顧、金融大資料服務等均在此範疇。

有人說,過去是“互聯網金融”,現在是“金融科技”,在我們看來,僅僅是反映了同一個生態體系在不同時期的進化階段。

2015年全球風投對各類Fintech初創公司總投資額為138億美元,共計投資653個專案,在中國這一數字為27億美元,覆蓋100多個項目。然而,即便市場如此火熱,我們對Fintech的投資卻仍然精挑細選。

為什麼?

因為我們不只看當下,我們看長期規律,我們看商業模式的高增長性和可持續性。我們相信互聯網的一些基本定律在金融這個特殊的生態環境裡依然適用。

資金端是個慢生意

常常有人問,資金端的生意有沒有價值,值不值得做?我們認為 

“It depends, but in most cases NO”。

無論做什麼生意,本質還是在“買賣”。做電商,是買賣商品;做O2O,是買賣服務;而做金融,是買賣資金。 

那麼問題就來了:買賣資金和商品有什麼區別?買賣資金和服務有什麼區別?買賣商品,用戶把商品用完就結束了。買賣服務,使用者把服務體驗完就結束了。可是買賣資金,用戶和賣方的關係是在完成交易後才剛剛開始,整個“回饋週期”非常長。用戶把錢投出去,那顆心要懸在那裡一直等到錢收回來才落地。也就是說,資金買賣獲得一個用戶並且留下一個用戶的成本相比其他生意都要高很多。

其次,在金融這個行業裡,永遠都會有“制度套利”、“牌照套利”、“品牌套利”,而所有這些都不是對創業公司有利的,因為時間是創業公司的敵人。把流量做到累死,可能還抵不上一個銀行支行的吸儲規模(資金成本另當別論)。銀行之外還有保險公司、社保基金、信託、資產管理公司。歸根到底,資金這個市場“做批發的也能做零售,可是做零售的卻做不了批發”。傳統金融機構在資金生意方面要進入互聯網領域就是“降維打擊”,遊刃有餘。

從市場現實來看,也是如此。從2012年開始,國內P2P網貸出現了爆發式增長,相關網站達數千家之多。然而,經過一大波P2P網貸平臺的壞賬曝光、公司倒閉、老闆跑路等,使“被教育”用戶對各類P2P借貸甚至互聯網理財投資更加謹慎。現在市場上同質化產品越來越多,流量成本也越來越貴,對於Fintech創業者而言,如何讓用戶“信任”互聯網平臺,如何保持低成本獲客和高用戶留存,如何保證盈利增長,是個難題。 

另外,資金端的生意盈利空間其實非常有限,毛利通常都不會超過資產規模的1%。只有將規模做到非常大,才有可能晉級獨角獸。支付寶、理財通這類平臺是在其它互聯網業務發展成功之後的“衍生品”,不獨立,不具備可比性。

“投資策略”不是商業模式

放眼全球,幾乎很難找到持續性年化收益超過10%的資產。即便過去幾年國內一些理財平臺收益率超過10%,也只是短期現象,而非長期所能維持。在與部分金融創業者交流時,他們會認為其目前所使用的投資策略表現很好很賺錢,但我們想說的是,

單一策略即便現在表現良好,也不足以支撐起整個平臺今後業務的持續性發展。

如果真的對某一個策略非常有信心,最好去融一個基金自己來做,沒有必要去做一個互聯網平臺。世界上投資最牛的人最終都去開了對沖基金(“2/20”)、或者就管自己的錢(“0/100”),沒有人會真正願意把好的投資機會放到互聯網上來。

智慧投顧水土不服

以Wealthfront、Betterment為代表的智慧投顧專案在中美兩地可謂激起千層浪。然而,對於國內創業者而言,智慧投顧市場看似美好無限,可能也只是鏡花水月。

拋開資質要求和技術實現問題不說,單就市場情況和使用者認知就決定了相同模式下巨大的地域差異。

美國金融體系已成熟,資料的積累全面且持久,投資型產品可涵蓋全球資本市場眾多品類,能真正幫助用戶進行量化分析與分散投資,平衡市場風險。而在中國,投資的品類主要為固收類、債權類和股權類投資,資料並不完善,市場也不成熟,創業公司大多會選擇ETF及主動型管理基金進行資產配置。

其次,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美國並不存在剛性兌付,即便是進行債券投資也很可能虧本。使用者選擇智慧投顧產品的目的主要是節省時間精力,分散資產投資風險,而且可以避稅(資本利得稅)。但在國內,絕大多數用戶更偏愛主動型投資,習慣有剛性兌付保底,希望能搏得高收益,這就註定了智慧投顧業務在中國不容易獲客。

跨境投資“坑”太多

跨境理財投資雖能幫用戶實現海外分散投資,對沖國內風險,但在高收益上卻無法保證。

而對創業公司本身而言,一端需要在流量成本逐漸增高的情況下不斷獲客,另一端又需要花較大的精力和較高的資金成本在全球尋找高收益性的資產標的。除了需要較強的技術隨時分析市場行情打磨產品外,還需要較長時間對使用者進行市場教育,時間成本太高。這條路註定會走的艱難。

除了業務本身,跨境投資的外部環境也並非理想,會受到監管及政策的很多限制。比如首先遇到的門檻就是“外匯問題”。創業公司如果直接提供人民幣換匯業務投資海外市場政策風險太大,而如果要求用戶直接使用外幣,則資金出口通道的搭建需要保證合法與穩定,無論個人還是機構的資金規模也都會受到制約。因此,這個領域的“天花板”可能不是市場本身的需求空間,而是外匯管制的批文。

網路信貸是“自我革命”

近兩年,依託於互聯網的小額信貸業務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既有背靠不同管道的金融分期(電商、農業、教育),也有面向不同人群的小額信貸或消費信貸(白領、藍領、大學生)。對創業公司而言,除了要對接和保障較低成本的資金供給,建立可靠的風控模型,嚴控違約率,還需要依託(或自建)管道以促進“銷售”。

但無論是自建地推銷售團隊,還是依託別的平臺網站,都擺脫不了被管道“驅動”的事實。很多做分期的公司都是如此。一旦管道成本攀升,或管道維護出現問題,都將嚴重影響公司的業務發展。

我把此類業務稱之為“self-destruction”,意味著平臺發展越快,業務規模發展越大,則那個領域裡的套利空間越小,越難保證持續性高收益。

典型的例子是校園分期市場,短短三年時間,利率水準從過百降到不足20個點,套利空間完全蒸發殆盡。而這樣一種天生就“self- destruction”的模式就註定了持續轉移陣地、“打一槍就換個地”的命運。

什麼模式將勝出?

說了這麼多“批判”的話,那麼我們到底看好什麼樣的business? 

我們一如既往地偏愛有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的模式

,出行如此,外賣如此,電商如此,Fintech亦如此。

而在Fintech領域中有顯著網路效應的一是支付,二是資料。

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支付領域目前已被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佔據了半壁江山,對創業公司而言已不存在大的結構性機會。而基於大資料分析的Fintech業務,則還有機會尚待挖掘。

現在國內可獲得的資料來源越來越多,電腦技術尤其是深度學習的突破式發展也使大資料處理和模型訓練更為高效和精准,因此基於資料的金融服務,比如征信與風險管理、反欺詐、金融搜尋引擎、金融大資料眾包服務、AI與Fintech相結合的Chatbot服務等都有機會出現市場領導者。

這裡需要著重說明的是,如果用AI的方式做金融大資料服務,資料的產生、供給、流動如果能形成正向迴圈,則正迴圈本身就具有網路效應,能夠讓創業公司業務“越滾越大”,形成壁壘。

目前國內提供金融大資料服務的公司如集奧、百融、同盾都做的不錯,但真正能把AI在金融領域用的好的公司還不多(金融領域用人臉識別技術只是做反欺詐輔助,並沒有觸動金融核心)。在國外,有一些公司把大資料和AI應用在金融領域,做的挺有意思,比如 Premise、Kasisto、 Kensho等,值得參考。

最後一點:不要忽略經濟週期

相比於前幾年,現在的創業與投資可謂處於經濟週期的“下行”階段。雖然整個市場遭遇“寒冬”,但請不要忽視與經濟週期相伴而生的機會。

因為每次經濟週期的變化都會催生金融資產的重新配置,會將資源導向某個特定領域,而在這些特定領域,就會有大的市場機會或“風口”出現。

比如現在中國的不良資產市場,或者人民幣國際化所帶來的利好。當然,這樣的市場機會必須是能夠維持較長時期的結構性機會,否則對創業公司來說所擁有的發展時間和空間都遠遠不夠。

此外,長期性結構性的大機會,除了源自經濟週期的更迭,也會產生於新技術平臺的反覆運算。上一個平臺性的機會是智慧手機,下一個是什麼,現在沒有定論,還需要觀察。

Fintech創業前(錢)景美好,但真正做起來並不容易,看起來風光無限的公司,也有可能暗潮湧動,甚至很快遭遇滑鐵盧。當然,越難啃的骨頭,越期待強者的征服。我們希望與更多Fintech創業者交流,共同探討Fintech領域的機會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