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涼皮不透明、沒筋道又開裂?這幾招得看看

夏天還沒來,涼皮就提前火起來了。一想起那晶瑩透亮的涼皮那勁道的口感和香辣酸鹹的味道,就無法控制自己的哈喇子。很多人以為涼皮只能出去買來吃,自己製作的難度很大,就算使出渾身解數蒸出一張涼皮來,也難免會出現不透明、沒勁道又開裂的問題,其實關鍵還是沒有掌握做涼皮的技巧,只要找准要點,製作一碗色白薄軟、筋韌不斷、口感潤滑的涼皮這都不是事兒。

想知道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嗎?一起看看都需要掌握哪些要點吧~

1、要選高筋粉

如果想讓製作出來的涼皮口感筋道、麵筋多的話一定要首選高筋麵粉。因為一些低筋粉加工程式多、粉質較細,所以在製作過程中會導致涼皮的筋韌性不足,而且對麵筋的流失也會很大。

2、和麵要加鹽

為了確保洗出更多的面漿和麵筋,建議麵團不宜太小,而且麵團一定要和得硬一些,最好按照1份水,2份麵粉的比例來。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用溫水,這樣有利於生成麵筋。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和麵過程中一定要加鹽,比例為麵粉:鹽=100:1,這樣做能夠讓麵團更筋道,洗出更多的麵筋來。

3、洗面要充分

面盆中加水沒過麵團,靜置半小時後開始洗面。充分不間斷地揉搓麵團,使麵團中的粉質流入水中。當麵團中已經沒有粉質可以洗出,盆中的水逐漸呈乳白色面漿,而麵團也越來越小逐漸呈現出蜂窩狀結構時基本就算洗好了,所剩下的團塊兒就是最後洗出的麵筋。

4、面漿要沉澱。

沉澱面漿,是確保涼皮透明的關鍵。一定要將面漿沉澱一晚,然後完全析出上層的清水,然後借助濾網過濾掉面漿中的雜質,保證沉澱糊的純度,這樣做出來的涼皮自然透明度就高。

5、涼皮要刷油。

用盤子蒸涼皮的時候,一定要在盤底薄薄地刷上一層食用油,然後倒上適量的面漿,注意不宜太厚,隨機轉動圓盤使面漿大致呈圓形,然後蓋上鍋蓋,不蓋鍋蓋很容易導致涼皮幹硬,然後大火蒸制2-3分鐘即可。每蒸好一張涼皮就要刷一層食用油,並將濕布蓋在涼皮上,以防止涼皮失水乾裂或互相粘連。所以,在涼皮的蒸制過程中,一定要隨蒸、隨刷。另外,麵筋也要隨即蒸出來,以內部多孔、有彈性為最佳。

客官 你要的涼皮來了!

原料:涼皮2張,麵筋適量,黃瓜1/2根,豆芽300克,食用油適量,蒜泥少許,芝麻適量

『 蒜泥醬 』

古蜀家手工製作無添加,均採用天然地道食材,製作過程考究,好的蒜蓉一定是色澤金黃,油跟蒜蓉比例得當,這樣才能讓食材與調料完全融合。

做法:

1.將麵筋切成寬1cm、長3cm的長條備用。

2.蒸制好的涼皮放涼後,一張一張左右折疊好,切成長條後抖散備用。

3.黃瓜洗淨細絲,豆芽洗淨,用開水焯熟瀝幹,香菜洗淨切段備用。

4.用溫開水輕輕攪拌芝麻醬直至呈絲滑狀備用。

5.油潑辣子:將鍋中的油燒至9成熱(油煙濃烈),熄火放置1分鐘至稍涼,澆在碗中的辣椒粉上,用油的熱度將辣椒粉燙熟,逼出香味,還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加入芝麻和花生碎。

6.將所有材料放進大碗裡,攪拌均勻,最後可加入幾片香菜葉點綴即可。

『 秦聖手工涼皮 』

岐山人的擀面皮手法很非凡,別處的米麵皮和釀皮是把面調成糊狀,放在特製的鐵籠上蒸,蒸熟後再切成比涼皮稍寬的條狀,吃法和米麵皮基本一樣,不同于米麵皮的是,擀面皮口感較硬,韌度高,有筋性,寶雞一帶的人都喜歡吃。

『 光友紅油涼皮 』

涼皮還是比較勁道的,味道還不錯,特別是辣油更好,可能是我的口味比較重吧,加了點鹽和香油別提多棒了,吃完了覺得有點不夠,還想吃~

各位親,今天小饃的分享就到這裡啦,想知道更多有趣實用的美食資訊,點擊訂閱,繼續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