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19名專家齊聚 為“沙磁文化”的傳承建言獻策

“為國為民、崇文尚教、求同合和、生生不息。”在昨日(30日)由沙坪壩區委宣傳部、沙坪壩區文化委、磁器口古鎮管委會、磁器口街道聯合主辦的第十個“沙磁文化日”紀念活動暨沙磁文化內涵研討會上,重慶市地方史學會會長周勇這樣提煉“沙磁文化”。

“所謂‘沙磁’,就是以沙坪壩和磁器口兩個地名的首字相結合而命名。而‘沙磁文化’是在抗戰時期形成的民族救亡文化和民族精英文化,是現代教育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重慶及至整個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1938年,重慶沙磁文化區成立,並正式對外辦公。這是我國抗戰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標誌著“沙磁文化”的概念已經成為共識並深入人心。抗戰期間,大批的國民政府機關、學校、醫院、科研機構等設置在這裡,大批在中國享有盛譽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等彙聚到這裡,共同演繹出許多改變或推動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誕生了許多在學術上、藝術上影響深遠的重要成果。“沙磁文化”成為了抗戰時期的一面文化大旗,鼓舞人們的抗戰鬥志,激勵人們砥礪前行。本次研討會,有來自重慶市地方史學會會長周勇、重慶歷史文化名城學術委員會主任何智亞、重慶市文聯副主席王超等19名長期研究沙磁文化的專家學者出席,共同探討沙磁文化的內涵和定義,為沙磁文化的傳承建言獻策,提出自己的建議。

在研討會上,重慶市地方史學會會長周勇提出:“沙磁地區是抗戰時期的一個符號,是大後方文化的代表性區域。所以我們要從實事求是的態度出發,以科學的方法研究,在正確文化理論的指導下,穩紮穩打的建設‘沙磁文化’。”同時,他還用“為國為民、崇文尚教、求同合和、生生不息”16字對“沙磁文化”進行提煉。

“目前,磁器口景區旅遊已飽和,需要擴展,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大磁器口時代’。在未來,我們可以通過建設沙磁文化博物館、沙磁文化藝術中心、沙磁文化研究中心、以及沙磁文化雕塑牆等多種形式來更好地傳承弘揚沙磁文化,延續沙磁文脈,真正融入沙磁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實現沙磁文化產業園的發展。”重慶歷史文化名城學術委員會主任何智亞在會上這樣建議說。

“‘沙磁文化’最核心的是愛國主義,我們需要振奮民族的精神,來激勵我們向上。因為抗戰時期的歷史背景,這使得‘沙磁文化’與其他文化不同,更有時代的意義,需要對內涵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時,‘沙磁文化’也需要創新,可以發動徵文形式等,讓更多人參與到‘沙磁文化’建設中。”重慶市文聯副主席王超在研討會上談到。

周勇還建議到:“我們可以通過拍攝一部以沙磁地區故事為背景的電視文化劇來傳播‘沙磁文化’,讓‘沙磁文化’的歷史人文內涵更深入人心。”

自2008年的3月30日,沙坪壩區委區政府設立“沙磁文化日”以來,沙坪壩區不斷豐富“沙磁文化”的內涵和形式。

一是在史料的挖掘整理上下功夫。先後出版了《磁器口抗戰歷史名人》、《磁器口歷代文化名人》系列書籍;整理發佈了《重慶沙磁文化區創建史》、《抗戰時期重慶沙磁文化區教育專輯》等研究成果。

二是在文化與產業融合發展上下功夫。把文化與旅遊產業發展結合起來,重點打造沙磁文化產業園。目前已經建成國際創客港、磁器口古鎮民俗館等項目;2.5萬余平方米的沙磁文化廣場即將於今年底試營業;同時還在積極推動特鋼工業老廠轉型建設文創項目,鴿牌電線電纜廠打造綜藝節目製作基地。

三是在文化活動的策劃實施上下功夫。開展古鎮書場議家風、古禮躬行傳家禮、書法家寫家風、古鎮商家夢想匯、百姓舞臺等活動,營造傳統節日熱鬧祥和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