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嘴消毒不當會得鵝口瘡!
鵝口瘡,又俗稱“雪口病”,在兩歲以內的寶貝當中很常見,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這種白色念珠菌我們每個人身體裡都會有,但是過度生長時就會產生疾病。
以前的觀點認為,新生兒口腔中的念珠菌主要來自母親陰☆禁☆道,因為一些新生兒在出生當天,即可發現口腔內有念珠菌。雖然鵝口瘡可在寶寶出生時經產道感染,但近年來的醫學發展證實,該病更多的是由於奶嘴消毒不徹底、孩子愛咬手指、母乳餵養時媽媽的乳☆禁☆頭不清潔,以及寶寶餐具沒清潔乾淨所致。特別是在安慰奶嘴的使用上,幾乎所有的研究都認為其與嬰幼兒鵝口瘡的發生高度相關。
此外,寶寶營養不良,身體免疫力降低;或者寶寶由於其他疾病服用抗生素,造成寶寶體內菌群失調;又或者母乳餵養的媽媽服用了抗生素,都有可能引起鵝口瘡。
輕度的鵝口瘡有時候不容易辨認出來,對於嬰兒來說,就像寶寶剛喝完奶後奶渣還停留在嘴巴裡一樣。如果寶寶嘴巴裡除了舌頭以外還有其他幾個部分也出現“奶渣”,而且幾小時以後都不消失,就有可能得上了鵝口瘡。
比如下麵這幅圖就不太好確認究竟是奶液還是得了鵝口瘡?如果只在舌頭上出現,比較薄,容易擦掉,就只是寶寶喝奶後留下的奶渣;但是如果白色不消失,變厚,向周圍蔓延,也擦不掉(如果確診的話不要去擦),就應該懷疑為鵝口瘡。
嚴重的鵝口瘡則很容易辨認,此時檢查寶寶的口腔,往往可以發現舌頭或頰部有成片的雪白色乳凝狀的斑片,也擦不掉,常常會不明原因的哭鬧、拒食。
輕微症狀不需要進行藥物治療,多數情況下數天內會自行痊癒,或者在家進行局部治療即可。但是如果像上面那個寶寶那樣的嚴重程度,就必須接受醫生的治療,一般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抗真菌的藥物進行綜合治療。
當寶寶發生鵝口瘡時,第一時間內要將所有餵養用具徹底煮沸消毒,寶寶的衣物最好是開水燙過後暴曬(因為衣物如果殘留真菌將成為感染源)。之後奶瓶、奶嘴均需煮沸消毒,配奶時應先洗手,奶嘴不要碰到其他任何地方以免受污染。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潔,奶瓶、碗勺等應專人專用,使用後用堿水清洗,煮沸消毒。
母乳餵養的媽媽,每次餵奶前用溫毛巾將乳☆禁☆房擦洗乾淨並洗手。同時寶寶的手也要多用清水洗,同時每次餵奶之後應用棉簽清潔寶寶口腔。
除此之外,可用1.4%的碳酸氫鈉液洗口腔後用制黴素片塗口腔,每天2-3次,最好選擇兩次餵奶之間進行。在口腔白膜狀物消失後還需治療2-3天,以免反復。
★★ 什麼時候要帶寶寶去醫院?★★
寶寶有鵝口瘡後,應密切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出現以下情況要及時到醫院就醫:
●數天后沒有自行好轉;
●寶寶不願意進食。有輕度發熱,煩躁不安,應去醫院;
●若發現口腔粘膜上的乳凝塊樣物向咽部以下蔓延,應送醫院治療,以防止發生呼吸困難等嚴重併發症;
●治療5~7天后仍未改善,或鵝口瘡情況越來越嚴重。
此外母乳餵養的媽媽也要注意,如果寶寶有鵝口瘡,這時自己的乳☆禁☆房或者乳☆禁☆頭感到疼痛,意味著自己可能也被感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