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以人民的名義:共用單車不能垮

對於社會來說,共用單車已經是一個極不健康的產業:現在的共用單車,像極了之前每一個爆紅又爆死的新風口們。

清明節期間,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又對共用單車“痛下殺手”,數萬輛單車因為擠佔公共資源、影響公共秩序,管理方下令禁止進入深圳灣公園,人民喜聞樂見轉瞬成了人民的包袱。

然而,共用單車又與那些為資本狂歡的風口們不同,正在逐漸以人民的名義在市場中艱難地站穩腳跟。

人民會把名義託付給誰?

“人民”這個詞語在現代漢語的語境裡有特殊的含義,不僅指代社會中的所有成員,還有著浪漫主義的情懷:甘願為理想奮鬥,並願意為之放棄一己私利,服務大眾的人,才會被冠以“人民”的稱謂。

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承載著人民名義的產品有著三個相似的特性:

1、用戶有權重極高的參與度。

使用者幾乎可以在沒有協力廠商介入的情況下完成使用流程,在使用者體驗的主觀上形成“自己為主導”的感受。

2、用戶得到了有顛覆意義的讓利。

一些“人民的產品”的的確確是打破了過往所在行業一貫以來的“昂貴”印象,將打車、購物、旅行酒店的成本迅速平民化,人們也很耐用這種直觀、不必支付過多思考成本的運營方式。

3、帶動了次生產業的發展。

一個可以完美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使用場景不受年齡、行業、性別、地域區分限制的產品,更能全角度的承載人民的名義,只不過他們也有新的麻煩。

共用單車怎樣接過人民的名義?

共用單車們所遇到的挑戰,顯然比Uber們要嚴峻的多。最起碼與開車相比,騎車的行為顯得有點太過隨意和廉價,缺乏儀式感的行為就會暴露很多問題,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人性是個好東西,你利用人性,人性就會任性”。

就如現在很多人下的結論是“共用單車正成為公共交通的定時炸彈”,論據是“缺乏約束手段,盲目投放,免費大戰……

在街上亂停放佔用車道,節假日必然導致共用單車的高度集中,成為引爆公共交通混亂的定時炸彈。”

甚至當人們發現共用單車其實並不“共用”,而是單純的單車租賃業務,在微信公眾號上瞬間出現了大量關於共用單車是“押金換現金流、沒有牌照的攬儲金融公司”的傳言,引起了網友們恐慌性的信任危機……

這些問題的暴露顯然是因為共用單車的天生屬性放大了人性當中的弱點,但這種放大也是雙向的。

過低的門檻雖然會造成使用者的不規範使用,但是能夠方便地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最低成本的完成用戶教育過程;快速的單車增量雖然會出現產品品質的參差不齊,但會最大程度的增加使用場景的出現可能,用高頻的出現率做線下的病毒傳播;押金雖然會引起人們的猜疑,但是免費騎行、紅包補貼的策略又讓用戶得到了最直觀的受益。

於是所謂的缺點和負面也在這樣的運營下,不再稱之為缺點。

再加上用戶高權重參與、顛覆意義的讓利、帶動次生產業的發展(修車、短途騎行)等特點,共用單車也就成功地造出了個“人民的名義”。

共用單車已經大到不能垮

現在的共用單車是個框,什麼都可以往裡面裝。“人民“現在已經離不開這個框。畢竟商業的本質是逐利,從經營模式上來看共用單車顯然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曾經以一句「現在不去想如何盈利」委婉的道破個中玄機。

共用單車的盈利模式,是通過分時租賃來部分變現,通過收取押金來回收資金,實現現金流並進行擴張。

單車租賃業務發展到現在這樣大的規模,已經到了不能停止的地步。

當騎行的背後帶動了次生行業的發展,當騎行的規模影響了市政建設的規劃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當騎行的意義被媒體放大到了社會問題的思考層面,共用單車這門生意的主動權已經不在這些入場者們的手上。

這就是每個“以人民的名義”創業的故事:你可以給人們造出一個鳥籠,但終究這個鳥籠也會被人們所異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