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小饃美食 | 嘗一嘗山東大漢的花樣美食

中國菜肴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其中最具影響和代表性的也為社會所公認的是在清代分化形成的:魯、川、粵、閩、蘇、浙、湘、徽菜系,即被人們常說的中國“八大菜系”。

菜系,也稱“幫菜”,是指在選料、切配、烹飪等技藝方面,經長期演變而自成體系,具有鮮明的地方風味特色,並為社會所公認的中國飲食的菜肴流派。

一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到的烹飪特色是分不開的,同時也受到這個地區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資源特產、飲食習慣等的影響。

走進山東,看看大漢們的花樣美食。

山東菜系,簡稱“魯菜”,它是形成最早的菜系,對其他菜系的產生有重要影響,被稱為八大菜系之首。魯菜以選料精細、刀法細膩,注重實惠,花色多樣,善用蔥薑著稱。相傳齊桓公的寵臣——易牙,以烹飪調味之妙著稱於世,被稱為廚聖。今天讓我們走進這個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的美食大省--山東。

一、濟南油旋

濟南最著名的地方特色小吃,外酥裡嫩,蔥香撲鼻,因形似螺旋,表面油潤呈金黃色,故名。濟南人吃油旋多是趁熱吃,再配一碗“濟南名飲”——甜沫,可謂物美價廉,妙不可言。油旋有圓形和橢圓形兩種。

更有精細者,在油旋成熟後捅一空洞,磕入一個雞蛋,再入爐烘烤一會,雞蛋與油旋成為一體,食之更美。濟南的很多家酒店都製作油旋,但尤以位於市中區經四緯三路口的“油旋張”最為著名,牌匾“油旋張”三個字為季羨林老先生題的。

二、膠東大包

膠東大包是山東膠東一帶最受平民百姓歡迎的麵食,已有千餘年的歷史,可謂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遺產。大包用小麥麵粉發麵做皮,以大白菜、大蘿蔔、山野菜配五花肉為餡,包成麥穗狀,底部墊上玉米皮,上鍋蒸20分鐘即可。

皮薄餡大,味美好吃,被膠東人稱為“回家的味道”。山東沿海一帶的很多酒店都可以製作膠東大包。

三、周村燒餅

美名遠揚!雖名為燒餅,但形狀及口感與普通燒餅相差甚遠。周村燒餅外形圓而色黃,正面貼滿芝麻,背面酥孔羅列,薄似楊葉,酥脆異常,香滿口腹,具有“酥、香、薄、脆”四大特點。

它雖產自淄博周村,但因其酥脆味美,是更像零食的山東麵食,所以已然成為山東人家裡時常必備的零食小點。山東各地大型超市的山東特產專櫃均有售,有鹹甜兩種,喜歡什麼拿什麼。

四、棗莊菜煎餅

棗莊著名小吃原料採用小麥,用石磨或機器磨成全麥麵粉,攤薄烙制,然後折疊為兩層或兩塊煎餅放在一起。煎餅中央夾上各種菜丁,如白菜、薺菜、韭菜、胡蘿蔔絲、土豆絲、粉條、豆腐等,加油、鹽、辣椒面等作料,或放置雞蛋火腿腸,在鏊子上攤熟。

既有粗糧的纖維和全面營養又有蔬菜的維生素,以獨家專用神秘香料配製,口感酥鬆香嫩,獨樹一幟。在棗莊無論是街邊的小吃攤還是高中檔餐館均可品嘗到,山東的其它地區街邊小吃攤也常見它的身影。

五、利津水煎包

水煎包中的極品!始于清代,揚名於民國時期,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可謂是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包”,被列入東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是“山東名小吃”之一。其特色在於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澤金黃,一面焦脆,三面嫩軟,色味俱全,堪稱麵食之佳品。

在齊魯大地,利津水煎包的盛名不亞于“天津狗不理”,經營店鋪遍佈利津城鄉集市和黃河三角洲地區,成為人們最喜歡的大眾食品之一。

六、煙臺鮁魚水餃

去煙臺不得不吃的小吃,其威名不亞於煙臺大螃蟹!用5-6月的春鮁,配五花肉、韭菜及各色佐料調製成餡,餃子皮擀的薄薄的、大大的,滾水入鍋,煮出來的餃子,晶薄剔透的皮內,飽含著白綠相間的肉蛋,像裹著一層薄皮的大魚丸子。

咬一口鮮嫩清新,香而不膩,仿佛有鮮湯香汁要從口角邊流出,回味無窮。雖然煙臺各酒店都能吃到鮁魚餃子,但最地道的味當屬“家裡的味道”。

七、濰坊肉火燒

曾經有一位司機對小饃說,以前常常跑車的時候,路過濰坊是一定要去市區一趟的,去幹啥?去買肉火燒!理由就這麼簡單,不需要多少語言去形容它有多好吃,僅此可以想像。

特點是皮酥、餡鮮香,外皮金黃色,咬一口外酥裡鮮嘴流油,滿屋飄香,再來一碗鹹粘粥或豆腐腦,邊吃邊喝,更有一番風味。最正宗的濰坊肉火燒是老城隍廟肉火燒,現在開有多家分店。此外,在濰坊多條美食街、高星級飯店也能品嘗到地道肉火燒。

八、濟寧甏肉乾飯

這是上過央視美食欄目的地方特色小吃,是成長在運河沿岸的一種速食小吃。用甏將肉、卷煎、麵筋、肉芯丸子和雞蛋等一系列菜品放在一起,加入老湯一起加熱,味道相輔相成,配米飯吃,口感別具一格。濟寧的大街小巷均有餐館經營。

九、泰山煎餅卷大蔥

山東煎餅卷大蔥的名號就不必說了吧,也是被央視美食欄目重點報導過。泰山煎餅是泰安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泰山煎餅的獨道之處,離不開泰山水的滋養,口感更好。走在泰安市的街巷裡,如果遇到有現做煎餅的,果斷買一張,配上大蔥,趁熱吃,絕對地道。

十、威海大餑餑

花樣最多、最美麗的一種山東麵食,流行於山東膠東一帶。膠東花餑餑距今有三百多年歷史,不僅外觀好看,而且是純天然手工製作,營養美味,健康環保,是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麵粉為原料,在膠東巧媳婦的手中,被捏塑成千姿百態的人物形象和活靈活現的各種動物、鮮豔美麗的花草樹木。

如今的膠東花餑餑不僅以食用為目的,而是多用於慶祝、祭祀和饋贈等民俗活動,逐漸滲透到某些飲食文化習俗並發展成為一種藝術形式,成為膠東民間老百姓絢爛質樸的鄉土文化。

十一、日照漁家餅餅樂

日照漁家餅餅樂起初起源於日照沿海地區,是漁民百姓的民間小吃,以鹹鮮微辣大眾口味為主,體現海鮮原料的味美肉鮮,在以巧婦自釀的玉米麵調糊,烙制的黃金餅。日照海邊的漁家吃,別有風味。

十二、萊蕪燒餅

萊蕪燒餅發源于泰安范縝的徐家燒餅,後來此技藝在泰萊交界處的范鎮、楊莊一帶廣為流傳。其中萊蕪籍燒餅師傅到濟南、淄博等地發展,多以“萊蕪燒餅”為招牌,遂聲名日隆,成為民眾餐桌美食。

幾乎所有小羊湯館都供應萊蕪燒餅,掛爐燒餅外焦裡嫩。萊蕪大街小巷的燒餅店、羊湯館都現做現賣,如果在山東某些地方看到“範鎮燒餅”,那就是萊蕪的。

十三、濱州鍋子餅

濱州傳統名吃,由清朝末年濱城西關邢業者初創,故又名“邢家鍋子餅”已有百餘年歷史傳至幾代人,近日被審定為“濱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鍋子餅呈長方形,以其做法精細,食之酥而不硬,香而不膩,味鮮可口,因老少皆宜而久負盛名,是最具特色的地方小吃。

鍋子餅先用軟面做兩個小餅,在熬子上烙黃備用,再用雞蛋、熟肉、豆腐、香菜制餡,捲入餅中,稍煎,切成塊食。

十四、聊城呱嗒

聊城沙鎮呱嗒,是一種煎烙的焰類小食品。製作技術特巧,味道鮮美。所制餡料有肉餡、雞蛋餡、肉蛋混合餡(又名“風攪雪”)等多種。食之香酥,味道適口。加之有餡有面,備受群眾歡迎。每逢城鎮鬧市、鄉間集日,多有設攤者供應。

十五、德州羊腸子

流通於德州街頭巷尾的一種地攤小吃。吃過德州羊腸子,才曉得,德州不只有扒雞!德州羊腸子只能在小販推著的小推車上才能買到,出攤前,攤主先將羊腸一節節地灌好,把湯燒得滾開,這樣一到街頭便可以叫賣了。那些小販選好一個地方停下車後,把鍋蓋子一掀,食客很快就會聞香而至,小車的周圍便很快熱鬧起來。

十六、臨沂糝

其實糝這種小吃,看名字像是特別複雜。用羊骨、牛骨燒制一鍋羊湯、牛湯,將肉切碎備用,碗裡磕一個雞蛋打散,滾開的羊湯、牛湯往裡一澆,再撒上相應的肉末,這就是“糝”。在山東臨沂一帶糝湯盛行,百姓都愛喝。

各位親,今天小饃的分享就到這裡啦,想知道更多有趣實用的美食資訊,點擊訂閱,繼續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