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安全、更好用 新思發佈FS4600感測器
【IT168 資訊】北京時間2017年3月30日下午,Synaptisc在北京舉行媒體溝通會,由Synaptics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盧兵向在場媒體介紹了新思科技公司的概況以及分享了當前新思在生物識別方面的成果。並且發佈了全新的Natural ID Synaptics FS4600指紋感測器系列,面向主流和入門類機型,提供便捷、安全的高性能生物識別方案。
首先,盧兵先生簡要地紹了Synaptics目前的情況。Synaptics創立於1986年,2002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目前有1700多人,在中國有15%的員工,並且目前每年以巨大的速度在增長。Synaptics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嵌入式人機界面領域,一年出貨大約12億顆晶片,80%都應用在智慧手機上。也就是說市場上絕大部分你能見到的手機,都有Synaptics的技術在內。
Synaptics的產品主要分為觸控控制器、顯示驅動器、觸控和顯示集成、TouchPad以及生物識別特徵五項業務,比如三星絕大部分的手機顯示驅動、全部OPPO手機的觸控IC都是由Synaptics所提供,顯示出Synaptics在業內領導地位。
隨著今年LG G6、三星S8這樣採用高屏占比智慧手機的出現,對於指紋識別的要求也變得越發重要。由於S8採用18.5:9的螢幕,導致指紋識別只能安放在機身背部,也受到了一些爭議的聲音。而對於手機廠商,想要改變一款手機的螢幕,需要Synaptics提供驅動、觸控、指紋,也需要做攝像頭、顯示幕等多個公司全力配合。而在這其中,最複雜也是最明顯的,則是指紋識別模組。為此,Synaptics花了五年時間,在指紋識別的in-display以及Underglass技術上有所突破。
對於指紋識別的安全性,許多用戶越發重視,而Synaptics也推出自己的生物識別方案,主要包括:1、在感測器上對比指紋資訊,指紋資訊是保留在晶片上,在整個驗證的過程中傳輸得越少,安全性的保護越好。2、Synaptics獨家的Quantum Matcher演算法和PurePrint防偽,對假手指的識別。
而發佈會上,Synaptics發佈的Natural ID Synaptics FS4600指紋感測器系列,則集成這樣的技術。 FS4600產品可以支援方形、圓形、橢圓形和細長矩形指紋模組,集成在智慧手機的正面、背面或側面,OEM也可以根據自己ID設計,選擇各種噴塗工藝。並且還可以對兩顆0D虛擬按鍵、壓力感應以及滑動手勢支持。預計將於2017年二季度出樣,2017年三季度實現大規模量產。
另外,在發佈會上,盧兵先生還為媒體在指紋識別的相關部分進行了精彩的解答環節,我們也摘選出一些乾貨供大家參考:
問:Synaptics開發的識別假手指演算法,辨別假手指的準確度大概是多少?未來光學指紋辨別假手指有什麼優勢?
答:第一個問題是如何辨別假手指。首先,假手指有幾種,第一種假手指是比如說我們拍一張照,這是2D的。識別2D的圖像相對來說容易一些。從概念上將,無論是用電容式還是光學,都有3D成像的可能,也就是會獲取到一定量的的手指三維特性,所以我們對2D的假手指的辨別是比較准的,應該說是都能辨別出真假。
第二種就是用塑膠做的,完全跟手指一模一樣的,這種相對來說比較難。業界有很多種做法,有一種做法是把手指裡面的血液的資訊也放進來。還有一種方法是從演算法裡來做對比,畢竟假手指還是不能做成100%的和真手指一樣,所以可以通過特徵值比對來完成辨別。
第二個問題辨別假手指的準確度到底是多少。,在指紋識別中有兩個悖論,一個是成功解鎖率,一個是成功防偽率,這兩個是相對的指標。就是說當你要防止假手指卡得很嚴的時候,這時候成功解鎖率就會降低。當需要成功解鎖率增高的時候,防偽率就要降低,這是指紋辨別中的特性。指紋本身在安全性上面有一個臨界點,達到這個界點再往上提升就比較難了。
具體的解鎖率和防偽率是基於一個資料庫來的。比如說選這1萬個人,和選另外1萬個人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因為有的人的手指是非常清楚的,有的是非常模糊的,比如有的小孩的手指指紋是非常淺非常密的。所以真正的解鎖率和防偽率是和資料庫相關的。我們客戶中量產的手機產品,整體的表現還是相當好的。
問:對於當前大熱的虹膜識別等功能,您認為在安全性等各方面,相交指紋識別有怎樣的不同?
答:由於指紋的安全性還不能達到非常非常好的情況,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三星這次手機上放了人臉識別和虹膜。如果你問我這三種技術的安全性的排序,虹膜的安全性最高。首先,人跟人的虹膜相類似的可能性很小。第二,假虹膜的製作是很難的,也就是說假眼睛的製作很難。
所以,安全性的排序虹膜最高,指紋第二,人臉最弱。因為人臉的特徵值,比如說鼻子、眼睛,或者眼睛的間距,它們的撞車率是比較高的。
問:光學指紋和傳統的電容式指紋,在使用體驗上有何不同?
答:現在指紋的解鎖其實分三步,
第一步按上去的時候,指紋晶片是不工作的,工作的是觸控控制器或者是壓力感應器。比如說,如果Home鍵是普通開全孔的手機,在指紋識別部分是有一個觸控控制器在上面。
第二部,當你將手指放在Home鍵上的時候,指紋晶片是不工作的,可是觸控鍵中的壓力鍵會把指紋晶片喚醒,指紋晶片馬上檢測你的手指。
第三步,指紋晶片再去喚醒AP(應用處理器)做比對,確認是不是應該解鎖。
光學指紋也是三步,只不過是隱藏在屏裡面了,手機待機的時候,在手機屏上面是看不到指紋在哪裡的,所以必須先按螢幕,即仍然用觸控的方式先把屏喚醒。螢幕的觸控在待機的時候是處於待命狀態的,在你按一下螢幕之後,指紋區就顯示出來了,但並沒有顯示整個螢幕;之後你再把手指按在指紋區上面,這時候指紋感測器再來判斷要不要解鎖。
問:阻礙光學指紋量產的原因在哪裡?
答:光學指紋傳感技術的推廣遇到了很多的挑戰,但這些挑戰主要不在我們這裡,而是在手機廠商這裡。不要看螢幕比例從16:9到18:9,屏占比大了一點,但對於手機廠商的設計來講是推倒重來。
隨著手機設計越來越薄,大家希望把裡面的器件放得越緊湊越好,留的空閒的空間越小越好,也就是堆疊優化。5寸、5.5寸、5.7寸在市場上已經經過了5到6年的時間了,我們中國廠商的堆疊都已經固定。新機器的設計對堆疊的改動非常小,因為全新的堆疊設計要經過5000到1萬個小時去測試。屏占比改變了,堆疊是要重來的,內部設計的尺寸都發生了改變。比如說指紋感測器放到螢幕裡面去了、HOME鍵下面很多的器件和PCB板都嵌到裡面去了。另外,屏占比變大的同時,大家希望電池容量也要大,所以第一個最大的挑戰是堆疊。手機廠商的堆疊不經過長時間的測試是不敢推出的。所以手機廠商看到這個方案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堆疊怎麼改,因為畢竟占了很多的空間。這是第一。
第二是UI。UI不僅涉及到手機廠商,也涉及到Google。比如Android O到底有沒有對UI有好的支持?以及廠商的自己的UI有沒有準備好?整體的設計很重要。
第三個挑戰就是,指紋是在顯示區。那就是說,當我要用指紋的時候,這個指紋區千萬不要蓋住其他重要資訊的顯示。所以應用設計要有相容性,所有設計都必須要考慮一遍,這個指紋設計跟其他的設計之間有沒有干擾。
當然,我剛剛講的是手機廠商面臨的挑戰。但對我們而言,挑戰也是非常大的。因為這個方案是光電結合的方案。我的職業生涯中第一個設計是我在德州儀器的時候設計光電結合的MEMs Optical Sensor。我們在MEMs上面,每一個小格放一個鏡頭,我們花了7年的時間將良率從0提高到50%。因為光電是用半導體制程做的,所以挑戰非常大。Synaptics的光學指紋我們已經研發超過3年了,現在還在不斷地成熟和完善這個技術。
所以挑戰並不小。現在的手機廠商最大的挑戰就是屏占比(也包括了指紋),你可以問所有的廠商今年設計手機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就是屏占比。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和IT168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