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稍不注意就會撐死在臺灣!
在《鋒味全球美食地圖》
臺灣站的節目中,
謝大廚帶領我們品嘗了地道的臺灣早餐,
短短兩天時間,
又有近千萬吃貨被饞哭,
很多人機票都買好了,誓要撐死在臺灣!
眾所周知,
臺灣的美食遍地開花,包羅萬象,
融合了閩南、潮州、客家和日本美食文化。
絕對是美食愛好者的朝聖之地。
除了謝大廚吃過的早餐之外,
還有數不清的美味值得品嘗,
簡直可以從早上一直吃到深夜。
今天就帶著各位,
繼續品嘗地道的臺灣美食,走你!
大腸包小腸
聽到這個名字,大家的一反應一定是將小腸塞進大腸中製作的美食,其實不然。這種號稱在臺灣夜市排名第一的小吃,是用糯米製作的腸包裹香腸,並加入一些新鮮的蔬菜和店家秘制醬料的一種美食。老牌的小吃店一般都是自己灌制糯米腸,為了保證食材的新鮮,糯米腸必須是每日現做。此外,為了保證顆顆飽滿的米粒咬下去香糯十足,絕不使用碎米,臺灣香腸的肉餡也都是經過檢疫請專人製作,不添加防腐劑。如此新鮮的食材加上炭火烤制的酥脆,味道肯定差不了。
蚵仔煎
很多吃貨一定記得在臺灣偶像劇裡由蚵仔煎引發的美好愛情故事。除了讓人羡慕的愛情,大家也記住了那款讀音拗口的臺灣小吃,在此之前很多人點餐的時候大概說的都是Ke Zai Jian。民間傳聞,當年鄭成功大敗荷軍,荷軍在一怒之下,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鄭軍索性就地取材將臺灣特產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餅吃,想不到竟流傳後世,成了風靡全台的小吃。
蚵仔煎在當地是一道考驗婦女廚藝的必備菜之一。跟蛋炒飯、炒牛河一樣,這道菜雖然用料簡單,但是要做得好吃,是十分有難度的,每個人做出來的味道都不盡相同。而新娘子入門後,第一次給公婆做得家常菜中最好有這道菜,如果做得好,絕對會讓公婆另眼相看。
鼎邊銼
來到基隆的吃貨,一定都想嘗一口鼎邊銼的味道。日本NHK曾經特地來基隆為這款小吃拍攝美食特輯。鼎邊銼是福州小吃,在福州人家裡這算是家常小吃。主要材料有肉羹、蝦仁羹、香菇、木耳、魷魚、小魚幹、竹筍、高麗菜,內容豐富無比,絕對是一道誘人的湯菜。
然而這只是配料,主料還是白白嫩嫩的“鼎邊銼”。 “銼”是台語,是爬滾的意思。米經過漫長的過程磨成米漿,沿著大鍋鼎邊滾下,米漿滑滾的動作叫銼,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邊銼。
甜不辣
甜不辣其實是天婦羅的臺灣名字。但是,臺灣地區的甜不辣或天婦羅則和傳統的日本天婦羅還是有差異的。甜不辣的做法是直接熱油炸魚漿混合物,而不另外裹上澱粉漿。將這種油炸的混合物與蘿蔔、豬血糕等其他食材一起水煮的吃法稱為甜不辣,或稱為“關東煮”,而水煮甜不辣除了薄片外,尚有細條等樣式。
至於魚漿直接油炸後就淋上甜辣醬食用的則稱為天婦羅,只有薄片一種形式,又以基隆廟口夜市、臺北士林夜市、臺北萬年大樓等地的最有名。
刈包
刈(guà)包(bāo)發源自福州,有時也寫作割包。是將長橢圓扁形的麵團皮對折起來包覆餡料的小吃,有點像漢堡包。傳統的餡料通常是片狀的五花肉、酸菜、花生粉和香菜。現在也有為了健康以瘦肉代替五花肉的。因為其形狀及內餡,在臺灣亦被稱作「虎咬豬」,是臺灣尾牙應景的食物。
豬血糕
豬血糕也叫米血糕,做法是新鮮的豬血加入糯米、鹽及其它材料,然後蒸熟成為凝固的塊狀,所以能看到很多米粒。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種食物都會覺得很奇怪,很難下口。但是,其實食物本身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味道,蘸一點店家調製的秘密醬汁味道會更加誘人。
這種美食通常有三種吃法,一是蒸熟後沾醬油膏、辣椒醬、花生粉和香菜吃;二是油炸,許多鹽酥雞攤位將豬血糕直接丟入油鍋炸,吃之前切塊,然後撒上椒鹽粉和辣粉;三是關東煮,或者吃麻辣火鍋時當火鍋料煮。
說了這麼多,
感覺要絕食一個月才能去臺灣,
就算一樣小吃吃一口
都足夠把一個大胃王撐死。
各位吃貨,
你們所在的城市,
有什麼值得去吃的小吃呢?
快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 ● ●
快點擊右上角,
分享給其他小夥伴,
一起去臺灣吃個痛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