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經普及了,快充還有什麼可值得憧憬?
快充可以說是指紋識別之後,再一個真正解決用戶體驗痛點的技術。在電池技術出現革命性突破之前,快充無疑會成為解決續航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正是如此,快充同指紋識別一樣,已經不再是旗艦機專屬。如今,即使是千元機,也已經開始普及快充功能。
很明顯,即使快充技術已經普及,其仍在高速發展。如同指紋識別技術將識別速度提升到一定程度後,便轉向研究光學指紋識別技術一樣,快充技術顯然還有極大的潛能等待挖掘。
在2017MWC展會上,魅族展示了驚人的55W快充技術,可以在20分鐘內充滿3000mAh電池,而且還能保證充電溫度處於極低的水準,一時間技驚四座。儘管其距離量產上市還有一段時間,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已經為快充技術指出了全新的發展方向。
和魅族一樣,華為也在快充技術的研發方面下了一番功夫,而且在榮耀Magic上帶來了40W的Magic Power快充技術。儘管Magic Power最高的充電功率略遜於魅族的55W快充,但優勢在於其已經量產出貨。對於現階段想要體驗高速快充技術的消費者而言,榮耀Magic提供了更快的充電體驗。
魅族和華為在快充技術上取得了重大成功,必將鼓舞更多的手機廠商投入到智慧機快充技術的研發中去。然而,有一個實質性的問題擺在了消費者與廠商面前。儘管快充技術本身有著極強的便捷性。但現階段部分廠商之間的快充技術並不相容。甚至於不使用特定的充電器與資料線都不能開啟快充。對於消費者而言,這著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當然,現階段快充技術的不相容,是很多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一來,諸如魅族的55W快充,不僅定制了專門的控制晶片,還對充電線以及電池等當面進行了較大的改進。可以說其使用的元器件“獨一無二”,市面上自然是找不到可以相容的設備。二來,廠商對於快充技術的研究自然是投入了大量的成本。通過獨家銷售配套線材,可以適當的收回成本。站在商業的角度看,無可厚非。
同大多數普及的技術一樣,快充技術也必將出現統一的標準。從快充技術的發展歷程就能看出,或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見到全新的統一標準。那麼,統一的標準會是什麼呢?
提起快充技術的發展歷程,就必定要提起OPPO。OPPO是最早推出獨家快充的廠商,因而推進智慧手機快充技術的發展。但是,OPPO的閃充技術是獨家技術,自然是不會同其他廠商共用。要知道,快充技術帶來的好處是實打實存在的。這也就導致諸如高通,聯發科等晶片廠商開始發力,紛紛推出獨家快充技術協議。如高通推出QC協議,聯發科Pump Express協議。通過使用晶片廠商提供的快充技術,廠商可以用最小的成本換來最大的效益。
正是高通以及聯發科等廠商的努力,使得快充技術開始大範圍普及,也使普通消費者也能享受到快充帶來的好處。然而,無論是高通還是聯發科,無論是QC協定還是Pump Express協定,均很難成為最後的快充標準。說到底,最有希望的,還是USB PD協議。
對於USB PD協議,可能很多人感到陌生。但事實上,USB PD協議已經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中。諸如全新的MacBook Pro,便支援USB PD協定。通過USB PD協定與Type-C介面的配合,未來無論是智慧機還是筆記型電腦,均可以使用同一充電器,同一資料線。而且,USB PD協定支援雙向供電,其最高支持100W的充電功率。相較於目前市面上其他快充協議,其優勢是巨大的。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未來USB PD協議被定為最終的快充標準。那一定會出現更多同魅族55W快充技術一樣逆天的快充技術。在技術突破這條路上,想來是不會有終點的。顯然,雖然現在快充已經普及,但其充電速度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此外,快充標準化也相當值得期待,這樣就算不同的快充充電器都可以相互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