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名茶之黃山毛峰綠茶
黃山毛峰,屬綠茶類的今古名茶。產於中國十大遊覽勝地之一——安徽省歙縣黃山境內。黃山產茶歷史悠久,據《徽州府志》記載:“黃山茶始產于宋之嘉祐(仁宗年號之一,1056-1063),興於明之隆慶(穆宗年號,1567-1572)。”《黃山志》載:“蓮花庵旁石隙養茶,多清香、冷韻,襲人斷齶,謂之黃山雲霧。”明代錢塘人許紓在《茶疏》(成書于萬曆二十五年,1957)中論述歷史名茶時寫道:“天下名山,必產靈草,江南地溫,故都宜茶⋯⋯唐人首推陽羨(今之宜興茶),宋人最重建州。”“近日所尚者,為長興之羅……吳之虎丘,錢塘之龍井,香氣濃郁,並可與雁行。次甫亟稱黃山,黃山亦在歙中。然去松羅遠甚。
又據陳椽教授在《安徽茶經》一書中考證認為,黃山毛峰的起源是在清光緒年間(1875-1908),先由該地謝裕大茶莊符帶收購的一小部分“毛峰”運銷關東;于1913年前後,華北、山東等地的茶商前來黃山一帶收購“烘青”。毛峰的生產隨之有了發展。1926-1937年間為旺盛時期,年產達100擔以上。後毛峰生產一度中斷,到1940年至1949年才恢復生產。新中國成立後黃山毛峰又得到很大發展。至1957年時生產一至三級毛峰已超過100擔,裕穀庵等出產的特級毛峰已超過二百斤。
黃山毛峰,產于素以奇峰、勁松、雲海、怪石四絕而聞名於世的黃山區的桃花庵、松穀庵、吊橋庵、雲穀寺、慈光閣與歙縣東鄉的汪滿田、木岑後、跳岑、岱岑等地。這裡的氣候溫和,年均氣溫為15-16℃;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高谷深,林木密佈,雲霧迷漫,濕度大。茶樹多生長在高山坡上、山塢深谷之中,海拔高度一般在700米以下,四周樹林遮陰,溪澗縱橫滋潤;土層深厚,質地疏鬆,透水性好,保水力強,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磷鉀肥,為烏沙士,呈酸性,適宜茶樹生長,芽葉肥厚,持嫩性強。
毛峰茶的製作工藝;黃山毛峰分為特級和一至三級。一般以特級為代表。三級以下便是歙縣烘青,歙縣烘青也比其他地區烘青品質好。清明至穀雨前採制特級名茶,以一芽一葉初展為標準,當地稱之為“麻雀嘴稍開”。鮮葉采回後即攤開,防止濕悶,並進行揀剔,一切操作輕巧,不傷芽葉,去除老葉、莖、雜,保持芽葉勻整、純淨。當天將鮮葉製成毛茶,做到現采現制,減少有效成分損失,以保持香高味厚。以晴天採制的毛峰品質特佳,陰天次之。
殺青用深底平鍋(俗稱桶鍋),下鍋溫度為150℃,火濕先高後低,每鍋投入鮮葉約半市斤,迅速用手翻炒,雙手交替進行。特點是“五要”:手勢要輕,翻得要快,揚得要高,撒得要開(葉子落下猶如天女散花平鋪鍋面,均勻著熱),撈得要淨(每次翻撈葉子不留余葉在鍋,避免留葉著熱過度,枯焦化)。
殺青至葉質柔軟,青氣消逝,熟香初現,這時降低鍋溫,在鍋壁上將葉子抓捏幾下,起輕揉和理條作用。而後要立即起鍋,借助竹制茶把,將殺青葉掃入蔑盤,抖散熱氣,進行下一道工序——烘焙。
殺青是制好黃山毛峰的關鍵工序,要求殺青手法熟練、準確無誤,做到殺勻、殺透、不焦、不生;保持殺青優質不僅有好的殺青師傅,還要有好的燒火師傅的配合,否則仍難制好黃山毛峰。烘焙用炭火、烘籠,分毛火和足火二道工序。
毛火配製四隻烘籠,依次翻烘,火溫由高逐只降低。第一烘籠溫度90℃(多度),以下三個烘籠逐次降低10℃。一烘籠葉量為一鍋殺青葉,攤葉要勻,翻烘要乾淨,不留余葉在烘頂;動作要輕快,不損傷芽葉,不落葉地灶內,烘至七、八成幹下烘,攤放數小時,然後集中八至十隻烘籠的毛火葉打足火。足火要文火漫烘,開始烘溫約60℃,一直烘到足幹為止。
毛茶要妥善保藏,出售前仍要經揀剔去雜質,再行複火,掌握適當火候,達到茶香透發,而後趁熱裝入鐵筒內,加蓋密封,存貯待運。
黃山毛峰的優異品質:特級黃山毛峰成茶條索細扁,形似“雀舌”,帶有金黃色魚葉(俗稱“茶筍”或“金片”,有別于其他毛峰特徵之一);芽肥壯、勻齊、多毫;色澤嫩綠微黃而油潤,俗稱“象牙色”(有別于其他毛峰特徵之二);
香氣清鮮高長;滋味鮮濃、醇厚,回味甘甜;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黃肥壯,勻亮成朵。黃山毛峰品質優異,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自然環境優越,培育出優質鮮葉;二是製作技術精湛,充分發揮鮮葉內含物質,恰當地轉化為優質成份,構成其香高、味醇、湯清、色潤的品質。
黃山毛峰,在建國初期,曾被列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於1982年6月、1986年5月,由商業部在湖南長沙、福建福州召開的全國名茶評比會上,連續兩屆被評為全國名茶;1987年2月被商業部授予部級名茶稱號;於1990年9月,商業部在河南信陽市召開的全國名茶評比會上,由歙縣茶業公司生產的迎客松牌黃山毛峰第三次被評為全國名茶。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合肥等大城市,並出口法國、英國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